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都护
都护府
官署名。汉朝有西域都护府,详“西域都护”。唐朝分置于边境地区,有大都护府、上都护府之别,设大都护、副大都护或都护、副都护等官,管辖区境内军政及民族事务。属官有长史、司马、录事及功、仓、户、兵、法诸曹参军事等。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于湟州置陇右都护府,以熙河
都护大将军
官名。西晋置。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二品,位在镇军大将军上,禄与特进同。置长史、司马、主簿等僚属。如开府,则位从公,进为一品,俸禄及置僚属皆从诸公。武官名。晋代设置,为优礼大臣的虚号,开府者为位从公,见《晋书职官志》。
都护
官名。汉朝有“西域都护”。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年间孙权曾以其侄孙皎为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镇守夏口。三国吴又别置左、右都护,蜀分置中、左、右,皆掌军事。唐朝于边境地区置大都护府与上都护府,长官分别为大都护,从二品; 都护,正三品。另有副大都护、副都护等。管
都护
官名。意即总监。西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为驻在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其后废置不常。东汉、魏、晋时又有都护、都护将军,为统率诸将之官。唐代自太宗至武则天时,先后设置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等六个大都护府。每府有大都护、副大都护(或副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
燕然都护府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铁勒回纥诸部内附,设瀚海等十三羁縻都督府州,旋置燕然都护府以统之。治故单于台(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乌加河北岸)。辖境相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龙朔三年(663)移治漠北回纥本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
安北都护府
①唐六都护府之一。总章二年(669),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回纥部落(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北)。管辖漠北铁勒、回纥等族各羁縻府州,相当今蒙古国和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贝加尔湖、安加拉河周围地区。垂拱三年(687)平碛北同罗、仆骨,移治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内蒙古额
安东都护府
唐六都护府之一。总章元年(668)九月平高丽,十二月分其地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于平壤城(今朝鲜平壤)置。用其渠帅为都督、刺史、县令。辖境约当今辽宁辽河以东、吉林松花江和头道江西南,以及朝鲜北部和西部地区。圣历初渤海兴起后,辖境东部、北部缩小,东至今吉林白
云中都护府
唐都护府之一。龙朔三年(663)以瀚海都护府改名。治云中古城(北魏云中郡治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统辖漠南东突厥各部诸羁縻府州,相当今内蒙古阴山以南、黄河以北、西拉木伦河源以西地区。麟德元年(664)改为单于都护府。
左都护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拜诸葛恪为大将军兼此,领豫州牧,权任极重。蜀亦置,地位稍低。
大都护
官名。(1)临时设置的地方长官职称。东晋时,南蛮长史陶侃曾为大都护。(2)都护府长官。唐永徽中置,亲王遥领都护,曰大都护,以副大都护兼王府长史主大都护府事。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仅置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四大都护。宋代渐废。元至元十一年(1274)复置,从二品,掌畏
亦都护
一作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突厥语音译。初见于鄂尔浑突厥碑铭。七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之拔悉蜜部首领及十二、十三世纪高昌回鹘首领皆曾用此号。高昌回鹘亦称其首领所居之城为亦都护城。此号含义一说为“幸福之主”或“圣主”,一说系借用汉语“都护”一词
大都护府
官署名。唐高宗永徽中,始于边地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后又加单于、北庭等府,统该地区少数民族,行慰抚、征讨、安辑、叙功、罚过之职。有大都护、副大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录事参军、录事,功、仓、户、兵、法诸曹参军、参军事等官。五代后唐长兴三年(
濛池都护府
唐羁縻都护府名。显庆二年(657)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分其西部地区置。领五弩失毕部落,辖境相当今中亚楚河以西至咸海(一说里海)一带地区。初属安西都护府,长安二年(702)改属北庭都护府。垂拱以后弩失毕部落多为东突厥侵掠,散亡殆尽,天授元年(690)都护率残部徙居内地,故土
保宁都护府
唐天宝八载(749)以剑南之索磨川(今四川梭磨河)置。治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领吐蕃、牂柯等部族。安史之乱后废。
单于都护府
唐都护府之一。麟德元年(664)以云中都护府改名。治云中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统领碛南突厥诸部、狼山、云中、定襄三羁縻府和苏农等二十四羁縻州。垂拱二年(686)改为镇守使。圣历元年(698)移安北都护府治此,景龙二年(708)安北府移治西受降城,开元二年(714)移治中受
四大都护
官名合称。即唐代所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都护。五代后唐以此为定额,仍以安东大都护为首,其安南、安西、安北三大都护次之。
西域都护
官名。或称都护西域、使西域都护。西汉置。汉武帝时置使者、校尉领护西域。宣帝神爵二年(前60,一说三年),以郑吉并护鄯善以西南道、车师以西北道,称都护西域骑都尉,于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小野云沟附近)设都护府,监护西域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余国),遂为常制。秩比二千石。
上都护府
官署名。唐宋皆置,掌抚慰周边,缉宁外寇。唐置都护一员、副都护二员,另有长史一员、司马一员以及录事一员,功、仓、户、兵曹参军事各一员,参军事三员。北宋有安东上都护府,领幽、易、涿、檀等十四州,上都护缺而不除。
右都护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兼此,权任极重。是年孙权东巡建业,使陆逊任此职辅太子,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总督国政。蜀亦置,地位稍低。
中都护
官名。三国蜀置,统内外军事,权任甚重。北宋初亦置,位五大都督府长史下,少卿监上,后不常置。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