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沧海拾贝:宰相送礼等
宰相送礼 唐朝的时候,有一年,唐玄宗过生日,文武百官绞尽脑汁给皇上送生日礼物,有的送了山珍海味,有的送了奇珍异宝。等人们争先恐后地各自送上礼物之后,宰相张九龄才不紧不慢地将自己的礼物呈上。 众人瞪大了眼睛,所有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了张九龄的礼物上,都想看看宰相给
沧海拾贝:皇帝发出的纸条等
皇帝发出的纸条 宋仁宗闲暇时,喜欢悄悄在皇宫里面四处溜达。 一次,当他走到便殿时,忽然听到有争吵的声音。他躲在柱子后面一看,是自己的两名侍卫在辩论。侍卫甲认为,人的命运不是命中注定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侍卫乙却认为,他们都是伺候皇帝的人,命运自然是由皇帝决
沧海拾贝:金蝉脱壳戏敌军等
金蝉脱壳戏敌军 南宋名将毕再遇曾与金军对垒,双方相持不下,但宋军因粮草不足而劣势渐显。 一天晚上,毕再遇偷偷率军扬长而去,但把旗帜和战鼓留在营地,又把几只羊拴在战鼓上,发出断断续续的击鼓声。金军并未发觉对面已成空营,又白耗了几天,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宋军早已走远
沧海拾贝:汉武帝好推理等
汉武帝好推理 公元前106年的一天,汉武帝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派小黄门常融去召太子。一直和太子不和的常融回来对汉武帝说:“太子面带喜色。” 汉武帝非常受伤,默然无语。 等到太子来了,汉武帝仔细观察,见他果然有说有笑。常融在一旁窃喜。没过多久,汉武帝下令要将常融处
沧海拾贝:苏轼“骗”砚等
苏轼“骗”砚 元人陈秀民的《东坡诗话录》收录了一篇苏轼与米芾交往的故事,我把它命名为《苏轼“骗”砚》,为何称为“骗”砚?一是二人关系不错,彼此很随便,文人之间的一次互动、斗智而已,没有贬义;二是米芾此人有非常严重的洁癖,苏轼有机可乘,故此骗得到。 先从米芾说
沧海拾贝:拍马屁等
拍马屁 清末,日本有一种保健品传到国内,大家争相购买,一时之间成了爆款,城中的达官显贵无不交口称赞。一位大臣了解行情后,便购买了许多打算进献给慈禧。当他带着这些东西面呈给老佛爷时,老佛爷问这是什么,该大臣立马答道:“这是从东洋国传过来的保健品,称作‘清快丸
沧海拾贝:节俭我是认真的等
节俭我是认真的 道光还是皇子时,跟嘉庆去了一趟沈阳,主要目的是缅怀英雄前辈努尔哈赤,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看到努尔哈赤生前的住所、用具都简陋无比,道光很是感动,回京后将艰苦朴素的作风发扬到极致,把除了床、桌、椅之外的家具全部搬出去。他不再吃御膳,而是让太监出宫
沧海拾贝:修己不责人等
修己不责人 明朝杨守陈担任洗马时,一天,他请假回家探亲,路过一家驿站的时候,天色已晚,他准备到驿站里过夜。驿臣不知道洗马是一个什么官,就坐到他的对面,轻蔑地问他:“洗马,你一天能洗几匹马?”杨守陈认真地说:“如果勤快的话,可以多洗几匹;如果懒惰的话,就少洗
沧海拾贝:考生的待遇等
考生的待遇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后,也效仿中原王朝实行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为朝廷出力。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保证公平竞争,朝廷明文规定考生进考场时一律要脱光了衣服接受检查。这样做,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考生夹带作弊材料,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考生们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沧海拾贝(民间故事选刊2022年7期)
武则天妙解恩怨 唐朝。不过狄仁杰可不知道这些,所以他依旧与娄师德针锋相对。 武则天对他们的恩怨也有所耳闻,就有心要调解两人的关系,她想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让娄师德自己去把实情告诉狄仁杰,但这样做会使娄师德有邀功之嫌,狄仁杰未必会接受娄师德的好意;第二个方
沧海拾贝:农夫改诗
农夫改诗 有个花花公子把祖业败光了,只得做了乞丐沿街乞讨。一天,乞丐碰到一位农夫,农夫对他说:“你也是七尺男子汉,不缺胳膊不缺腿,为何不自己劳动养活自己?” 这个乞丐听了,一点儿不感到羞耻,他拾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四句诗:“朝吃千家饭,夜宿万户亭。未犯朝廷法
沧海拾贝:量体裁衣
量体裁衣 明朝嘉靖年间,京师有个姓周的裁缝,技艺娴熟,颇有声名。凡是经他手裁制的衣物,穿在身上,无论长短、宽窄,均不差分毫。 有个御史慕名前来,让他做一件圆角领(明代官员的一种礼服)。周裁缝跪在地上,问御史的任职年限。御史不解,问:“做衣服为何要问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