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衙门
当官要为民做主:铜牛大闹狗衙门
王家庄到九九县城五十里路,庄前那条百尺河,就是从县城那面流过来的,发大水的时候,浪滚翻天的,哗哗地非常惊人,如果不是庄前那神牛石挡住,大水早就冲了庄子了。 嗬,那块神牛石也真是古怪,又不连山,却独独地凸出那么块黄澄澄的石头来,它多像一只牛的样子呀,头
李方希妙对进衙门的故事
清朝初年,陕西凤翔迎来了一位新知府。 他到任不久,就发现府内不少官吏是酒囊饭袋,不学无术。他们有的结党营私,作威作福;有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有的吃喝玩乐,赌博嫖娼,府内一片乌烟瘴气。凤翔一带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新知府决心尽除贪官,重振凤翔府,为
“部费”:清朝衙门潜规则
要报军费?先缴小费! 清同治七年(1868),湘军和淮军合力镇压了捻军,绵延十几年的战乱终于平息。然而,曾国藩和李鸿章顾不上庆功,便又为另一件棘手的事伤透了脑筋。 这件事,就是报销军费。 按照朝廷的规矩,报销军费需要户部审核,皇帝签批。不过,如果户部认为,申请报
衙门的“爷们”
权力排名学 古时候“衙门”就是由一大帮“爷们”构成的。以县衙门为例:正印官知县,一县最高行政首长,被老百姓尊称为“太爷”;朝廷还给州县配备了若干佐贰官,作为县太爷副手的县丞,秩八品,是第二把手;分管粮马或治安的主簿是第三把手;分管一县治安的典史是第四把手。
天津都统衙门
见“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亦称天津都统衙门。为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1900年7月14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7月30日(七月五日)由俄、英、日三国指定具有同等权利的三人组成“临时政府”。初以俄国沃加克上校、英国鲍尔中校和日本青木中佐组成三人委员会,三人均称
十三衙门
即内十三衙门。又称内十三道。清初宦官衙门之统称。顺治十年 (1653) 六月,以内务府事繁,依明内监二十四衙门例加以精简设立,即乾清宫执事官、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 (后改宣徽院)、司设监、尚膳监、尚衣监、尚宝监 (后改尚宝司)、御马监、惜薪司、钟鼓司 (后改礼仪监、礼仪
稽察宗人府衙门
即“稽察宗室御史处”。
东陵陵寝礼部衙门
官署名。清朝管理东陵陵寝三衙门之一。设于河北遵化地方。包括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裕陵、定陵、定东陵及惠陵等八处,设掌关防郎中一人,郎中五人,员外郎十六人及读祝官、赞礼官、笔帖式等员。掌东陵之判署文案及监视礼仪、岁供物品之事。
织造衙门
官署名。明清负责江南织造之衙门。明朝于南京、杭州、苏州各置一衙门,由宦官掌管,负责织造御用龙衣。清朝于江宁、苏州、杭州各置一衙门,隶内务府。掌织造御用、内廷所用及官用绸缎布匹及其制品等事务。内设织造监督一人,由内务府司员内选充,下设司库一人,笔帖式二人,库
多里吉衙门
满语官署名。汉译为“内阁”。又作“多尔吉衙门”。
多尔吉衙门
清朝“内阁”之满语音译名。
打牲乌拉衙门
官署名。又称“打牲乌拉处”。满语称“布特哈衙门”。清朝内务府兼领之机构。顺治十四年(1657)设于东北吉林松花江边乌拉地方,负责采捕宫廷所需之东珠、蜂蜜、松子、鲟鳇鱼等东北特产,并管理屯庄事物。设三品总管一人,总领事务; 下设翼长、委署翼长、骁骑校、委署骁骑校、委
仓场衙门
官署名。清朝户部所属掌管仓储之机构。详“仓场”② 。官署名。清朝有仓场衙门,属户部,其长官为仓场侍郎,掌管京仓、通仓的政令等。
总理衙门章京
官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职官。咸丰十一年(1861)设。分为四种:总办章京,满、汉各二人,掌承发庶务、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掌赞佐总办之职。章京,满、汉各七人; 额外章京,满、汉各八人; 掌各股之事,并分班轮流值宿。章京的品级与升补,按原衙门官职办理。光绪二十
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
总理衙门大臣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总理衙门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官署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设,管理海军军政。二十一年撤。参见“海军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
官名。又名“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之一种。同治四年(1865)始设。由内阁、各部院满汉堂官内特简,依原职品级入值办事。无定额。光绪二十七年(1901)省。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