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节度使
凶悍的节度使在宋代如何被削成虚职
安禄山不仅将大唐盛世拦腰截断,更让“节度使”与“藩镇”这两个“高冷”词汇走入人们的视野。正因为身兼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得以有足够的实力发动摇撼大唐江山的“安史之乱”。在三百多年后,先后两次担任节度使的李玮却是另一番模样。李玮是宋仁宗的表弟,同时也是他的乘龙快
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于大州设节度使,统领军政、民政,称某州某军节度使司。时共有节度使州四十余处。、官署名。辽置,属南面方州官。以节度使为主官,称某州某军节度使,掌节度州军民之务,其下有某州某军节度副使、同知节度使事、行军司马、军事判官、掌书记、衙官等员。
节度使
官名。唐高祖武德六年 (623) 诸州总管加号使持节,高宗永徽 (650—655) 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即为其任,不带节者不是。睿宗景云二年(711)贺拔延嗣除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此号。玄宗天宝 (742—756) 初,沿边有九节度使。受职时双旌双节,总领军旅民政,专诛杀,外任之重
节度使判官
官名。辽朝节度使司官员,协助节度使处理日常事务。统和元年 (983),圣宗下诏,谕“诸道节度使判官……当执公方,勿得阿顺。”
节度使留后
官名。唐朝节度使入朝或宰相遥领节度使不临镇则置。玄宗开元十六年 (728) 萧嵩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节度河西如故,则以牛仙客为留后,主持军政大事。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遥领陇右、剑南,分别以杜希望、崔圆为留后。代宗广德元年(763),以梁崇义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留后。其后,
遥辇帐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遥辇帐所属军民之政。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诸帐官,掌遥辇帐所属部族之政。设节度使、节度副使为正副主官。
五国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督察越棘等五国部族,设契丹节度使一员。始置于兴宗重熙六年(1037)。
遥辇帐节度使
官名。辽置,为遥辇帐节度使司的主官。见“遥辇帐节度使司”。
同知节度使
官名。金代诸节镇设此官,品位在节度使下,副节度使上,正五品,掌通判节度使事,兼州事者仍带同知管内观察使。见《金史百官三诸节镇》。
神策军节度使
官名。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以北衙军使卫伯玉充任,击史朝义于陕州。又以陕州节度使郭英兼任。代宗宝应元年(762)郭英入朝,神策军遂统于观军容使,不再置节度使。参见“节度使”。
著帐郎君节度使
官名。辽朝北面官,著帐郎君院长官。官名。辽置,见“著帐郎君院”。
著帐节度使
官名。辽朝北面官,著帐户司长官。下设殿中等职。官名。辽置,见“著帐户司”。
属国节度使
官名。辽属国之小者置节度使以为主官,称某国某部节度使;其副职为副使,称某国某部节度副使,均属北面属国官。
部族节度使
官名。辽、金朝皆置。辽掌契丹及其他部族军政、民政等事,并负责督察诸部动静,有平乱招抚之责。天赞元年(922),太祖下诏,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使以统之,为辽置部族节度使之始。统和十四年(996),圣宗改各部(五院、六院、乙室、奚六部除外)令稳为节度使。契丹之外各部
同知节度使事
官名。辽朝节度使司官员,在节度副使下。官名。辽置,为节度使的副贰长官,位在使下,为地方军的副长官。见《辽史百官志四南面方州官节度使职名总目》。
塌西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督察党项别部。以契丹人充任。始置于圣宗太平六年(1026)。
倒塌岭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督察达里底、谟葛夫等部,始置于道宗清宁九年 (1063)。
大同节度使
见“大同军(2)”。
安西节度使
唐方镇名。亦名碛西、四镇、安西四镇节度使。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开元六年(718),升安西都护兼四镇经略大使置,用以控制西域,治龟兹(今新疆库车)。领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另说碎叶)四镇及诸军、守捉等。兵数二万四千,马匹二千七百。贞元六年(790)后,地入吐蕃,遂废。
夏州节度使
见“定难军”。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