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给事中
掌印给事中
官名。清代六科主管。康熙五年(1666)改都给事中设。每科满、汉各一人。掌发科抄,稽庶政,注销各衙门文卷及发给敕书、赴任文凭,察核奏销册、文武生童学册等事。初制,满员四品,汉员七品,康熙九年,俱定七品。雍正七年(1729)升正五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正四品。
北部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北部曹之官员,负责监察北部曹事务以及巡视北边州郡。从三品上。地位较北部给事为高。《魏书杨播传》:“(播)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戒以军略。”太和中改制时废。
给事中
官名。秦始置。西汉因之,为加官,位次中常侍,无定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亦有加者。加此号得给事宫禁中,常侍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每日上朝谒见,分平尚书奏事,负责实际政务,为中朝要职,多以名儒国亲充任。东汉省。魏、晋或为加官,
南部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尚书省南部曹监察政务的官员。地位较南部给事为高。《魏书李冲传》:“(冲)迁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迁中书令,加散骑常侍,给事中如故。寻转南部尚书。”太和改制时废。
中给事中
官名。北魏太和末改中给事置,从五品。北齐沿置,掌后宫事,并负责与外朝的联系,员四人,从五品,由宦官充任,隶中侍中省。
六科掌印给事中
官名。明洪武六年(1373)置六科给事中,每科二人,并铸各科给事中印,推各科年长者掌管,遂有此称。二十四年,设六科都给事中,遂罢。清康熙五年(1666)复置,每科满、汉员各一人,掌科务。参见“六科”。
六科汉给事中题名录
书名。清戴璐等编。一卷。为清初至光绪朝吏、户、礼、兵、刑、工各科汉掌印给事中、给事中姓名录。戴氏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初编,道光四年(1824)王家相重辑,光绪三年(1877)佚名续辑,十二年刘恩溥等复为补订付梓。惟仅录年份不注月日。
六科都给事中
官名。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员六人,分掌吏、户、礼、兵、刑、工六科事务。初秩正八品,建文中升为正七品。除侍从、规谏等外,分科监察各部,权任颇重。
左给事中士
官名。北周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佐给事上士掌理六经及诸文志,给事于皇帝左右。正二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右给事中
见“左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
官名。明洪武六年(1373)置,每科员二人,共十二人,秩正七品。十年,隶承敕司。十二年,改隶通政司。二十四年,置六科都给事中后降为属官,定员四十人,各科员额不等,秩正九品。建文中升秩为从七品。永乐中六科自为一署。洪熙元年(1425),南京六科亦设员七人。后各科员额多有
掌印给事中
掌印给事中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yn j sh zhng拼音字母zhang yin ji shi zhong拼音首字母zyjsz 掌印给事中的百科含义 官名。清康熙五年(1666),由六科都给事中改置。
给事中
给事中的词语属性 拼音j sh zhng拼音字母ji shi zhong拼音首字母jsz 给事中的词语解释给事中[ j sh zhng ] 官名。秦汉为加官,晋以后为正官。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给事中的详细含义 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
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k j sh zhng拼音字母liu ke ji shi zhong拼音首字母lkjsz 六科给事中的百科含义 六科给事中,明清“谏言、监察”官职名。源于给事中。
哭李给事中敏
哭李给事中敏的词语属性 拼音k l j sh zhng mn拼音字母ku li ji shi zhong min拼音首字母kljszm 哭李给事中敏的百科含义 《哭李给事中敏》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都给事中
都给事中的词语属性 拼音du j sh zhng拼音字母dou ji shi zhong拼音首字母djsz 都给事中的词语解释都给事中[ du j sh zhng ] 官名。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