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织造
康熙如何处理江宁织造的巨额亏空
江宁织造官曹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二十三日病逝,他身后留下了巨额亏欠,其同时负责的江宁织造衙门亏空9万余两白银,兼任的两淮巡盐御史任上亏空23万多两白银,合计白银32万余两。据他的大舅子苏州织造李煦向康熙皇帝汇报,曹寅临死前跟他说:“无资可赔,无产可变,
织造衙门
官署名。明清负责江南织造之衙门。明朝于南京、杭州、苏州各置一衙门,由宦官掌管,负责织造御用龙衣。清朝于江宁、苏州、杭州各置一衙门,隶内务府。掌织造御用、内廷所用及官用绸缎布匹及其制品等事务。内设织造监督一人,由内务府司员内选充,下设司库一人,笔帖式二人,库
管理江宁织造
官名。清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江宁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光绪三十年(1904)裁。
织造监督
官名。见“织造”。官名。清沿明制,设织造监督(也称织造),派驻江宁(南京)、苏州、杭州等地,明代由宦官充任,清代从内务府官员中选派,在驻地为钦差官,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掌供应宫廷及公用丝织物,对内廷任务有专奏权。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织造》、《历代职官简释
织造
官名。明清负责江南织造衙门之长官。明朝于南京、杭州、苏州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均由宦官充任。掌织造御用龙衣。清朝沿置,江宁、杭州、苏州三处各设织造监督一人。简称“织造”。例以内务府司员简派,一年更代。光绪三十年(1904),省江宁一人。清制,织造官为钦差,与地方
管理杭州织造
官名。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杭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管理苏州织造
官名。清朝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苏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杭州织造
见“织造”。
提督织造太监
官名。明朝设提督织造太监南京一员、苏州一员、杭州一员,掌织造御用衣服等事。
苏杭织造太监
宦官职名。明置,为司礼监外差,员额一人,掌织造宫中所用织物。
提督织造太监
官名。明代设提督织造太监,南京、苏州、杭州各一员,掌织造御用衣服等事。
苏州织造局志
书名。清孙佩撰。佩,江苏吴县人。是书十二卷。约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书。较全面地记载了自元至清(主要是明、清)苏州织造局的规模及其发展。包括沿革、职员、官署、机张、工料、口粮、段匹、宦绩、人役、祠庙和杂记。反映了该局机张、机匠人数的增加,供应范围的扩大,织物
织造衙门
官署名。又作三织造处。详“织造”。
织造局
①织造管理机构、织造衙门及官营织造作坊之总称。起自宋、明。清承明制,于江宁(南京)、苏州、杭州三处分别建置。织造内用缎匹及祭祀制帛、诰敕等。②清代官营织造作坊之专称。内又以“堂”和“号”分为若干生产单位,并设有所官和总高手、高手、管工等技术管理人员。其经费由
织造
官名。明清负责江南织造衙门之长官。明代于南京、杭州、苏州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均由宦官充任。掌织造御用龙衣。清代沿置,江宁、杭州、苏州三处各设织造监督一人。简称织造。不用宦官,例以内务府司员简派。所属有司库一人,笔帖式二人,库使二人。光绪三十年(1904),省江
管理杭州织造
官名。清代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杭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管理苏州织造
官名。清代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苏州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
管理江宁织造
官名。清代内务府广储司所辖负责江宁织造官员,由司员内奏简。光绪三十年(1904)裁。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书名。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全一册。所辑清康熙十六年(1677)至雍正十三年(1735)的二百件档案史料,全部选自故宫明清档案部(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内阁、宫中及内务府等机构的题、奏本章以及奏折、进贡单等档案文件,其中有满译汉文件六十一件
江南三织造
江南三织造的词语属性 拼音jing nn sn zh zo拼音字母jiang nan san zhi zao拼音首字母jnszz 江南三织造的百科含义 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并称“江南三织造”。清代在江宁(今南京)、苏州和杭州三处设立的、专办宫廷御用和官用各类纺织品的皇商。三织造是为宫廷供应织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