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祭酒
郡东閤祭酒
郡散吏名。汉代置,《后汉书周盘传》记蔡顺以至孝称,“太守韩崇召为东閤祭酒。”无具体职务,为郡府中的高级散吏。
郡门下祭酒
郡散吏名。汉代郡府属吏掾、史中的最尊长者,或称郡掾祭酒,见《汉书鲍宣传》。参见“散吏”。
郡议曹祭酒
郡散吏名。汉代置,无实际职掌,考见“议曹掾吏”。
郡学祭酒
学官名。晋置,见《晋书虞溥传》,选学师中年高有德者充任。
州军府东西閤祭酒
官名。汉代公府置东西閤祭酒,主閤内事。《南齐书百官志》记诸公督府置吏,有东西閤祭酒各一人。是南朝州都督府中亦必有此职。较小军府则不置。
文学祭酒
官名。东汉末置,郡府属官,掌教授生徒,不常设。三国魏郡府、东晋大将军府曾置。南朝宋豫章王立左学,设此职位比州西曹。南齐王国学馆亦置。皆由文学之士充任。官名,东汉末置,为郡守属官,不常设,掌教授诸生。其后,三国魏郡府、东晋大将军府也曾置,南朝宋、齐王府也有置
门下掾祭酒
意为门下掾首领。《后汉书卓茂传》:“迁(卓)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及莽居摄,以病免归郡,常为门下掾祭酒,不肯作职吏。”古代重礼,饮酒必祭,以酒沃地示有先。祭时推长而有德者为之,称为祭酒。故祭酒有领袖、首领、尊者、长者之意。
师友祭酒
官名。①新莽置。《汉书 王莽传》:“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② 东汉末、三国蜀郡县长官幕僚,以有道艺者担任。官名,王莽置,为师友之尊者,掌辅佐劝导。古时饮酒必祭,以示有先,故称祭酒;祭时唯长者以酒沃酹。见《汉书王莽传》,
南阁祭酒
官名,汉置。挑选声望高的人担任,为三公属吏。《汉官旧仪》:“丞相设四科之辟,第一科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补西曹南阁祭酒。”此祭酒,与只称祭酒者不同。
南閤祭酒
官名。汉朝置为三公府僚属,或说以声望辈行较高者充任。东汉许慎曾任太尉京閤祭酒。其子许冲上《说文解字》书: “臣父故太尉南閤祭酒慎”。段玉裁注:“閤各本讹作阁,今正”,“太尉南閤祭酒,谓太尉府掾曹出入南閤者之首领也”,“陈元为司空南閤祭酒,见《经典释文》”。
祭酒从事史
见“祭酒从事。官名,又名从事祭酒,简称祭酒。汉朝州置从事祭酒,为敬老礼贤之散官,无固定职事。两晋和南朝置祭酒从事史,为职事官。《宋书百官志下》:“祭酒从事史……祭酒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属。扬州无祭酒,则主簿治事。”南朝齐、梁置,以儒士担任;北朝和隋也置。
祭酒从事
官名。亦称 “祭酒从事史”。州府主要僚属之一。晋朝始置,掌州所置兵、贼、仓、史户、水、铠诸曹事,不设之州则以主簿治事。南朝沿之,无定员,梁自一班至流外四班,陈九品。北齐、隋诸州亦置,视九品,隋炀帝罢州置郡后废州分职吏名。汉末幽、益、荆诸州牧均置从事祭酒,三
祭酒
官名。①古代贵族大夫飨宴,以长者酹酒祭神,称祭酒,后渐演为官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司马贞《索隐》: “礼食必祭先,饮酒亦然,必以席中之尊者一人当祭耳,后因以为官名,故吴王濞
太子师友祭酒
官名,王莽置,为辅佐太子之官。《汉书王莽传》:“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
经学祭酒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勒赵王元年 (319)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署从事中郎裴宪,参军傅畅,杜嘏并领经学祭酒。”
东观祭酒
官名。即南朝宋所置“总明观祭酒”。《南齐书 王谌传》:“寻以本官领东观祭酒,即明帝所置总明观也。”官名。东观是汉代宫中著述及藏书的地方。《后汉书安帝纪》:“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纪、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李贤注:“《洛阳宫殿
西閤祭酒
官名。晋初设置,是与东閤祭酒相对应的官,见“东閤祭酒”。
东閤祭酒
官名。晋初凡位从公以上,其府各置西閤、东閤祭酒。《宋书百官志上》说:“主簿、祭酒、舍人主閤内事”。东西閤祭酒,当是分主东西閤内众事之官。南齐、北齐公府亦置东西閤祭酒。北周大丞相府亦置东閤祭酒。《周书李昶传》记其“累迁丞相府东閤祭酒”。其西閤祭酒未见记载,恐
主簿祭酒
官名。三国魏丞相属官有主簿祭酒一人,以久任主簿者充任,秩第七品,省录相府众事。下辖主簿四人,品秩与主簿祭酒相同。蜀吴无。
东阁祭酒
官名。①汉朝郡府属吏,地位较尊,不领具体职掌。《后汉书周磐传》:“太守韩崇召(蔡顺)为东阁祭酒。”②王府、公府、丞相府、将军府僚属。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为司空时置,《三国志邴原传》引《原别传》:“魏太祖为司空,辟原为东阁祭酒。”晋朝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各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