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流民督护
官名。东晋末交州置,以统流民,并可统兵出征。杜慧度父子先后由此迁太守。见《宋书良吏传》。
六州流民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掌管迁至内地的北部边镇流民。《北齐书孙腾传》:“除侍中,寻加使持节、六州流民大都督,北道大行台。”
荆襄流民起义
明代湖广、陕西、河南、四川边境地区的农民起义。明代中叶,户口减少,流民众多,而湖广、陕西、河南、四川交界之处的荆襄地区聚集了大批流民。这里山深地广,土地荒闲,宜于开垦,明廷为防变乱,特设湖广布政司参议加以控制。成化元年(1465),刘通(刘千斤)、石龙(石和尚)等在
流民都督
官名。一作流人都督。十六国时后赵所置。后赵主石虎。以苻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使居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东晋末交州亦置,统流民,并可统兵出征。
流民
因战乱、灾荒或不堪赋役而流亡的民户。自秦汉至明清历代均有,而程度不同。秦末,由于战乱造成大量民户流亡,西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流民归乡,户口繁息。武帝以后,民户流亡现象重趋严重。元封四年(前107),关东流民多达二百万,无名数者四十万。成帝时,因饥馑而死于道路
六州流民大都督
官名。又称六州大都督、六州领民大都督。北魏后废帝中兴元年(531)始置,领恒(治今山西大同东北)、云(治今山西祁县西)、燕(治今河北涿鹿)、朔(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显(治今山西孝义西)、蔚(治今山西平遥西北)等六州,均为流民聚居之地,属民构成高欢军事力量主体,故权颇重
六郡流民
一作六郡流人。西晋元康六年(296)至九年,关中连年荒旱,饥疫交迫。氐人齐万年起兵反晋,战乱频起。秦、雍二州之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汉、賨、氐等族百姓十万余口,由大姓率领流徙入巴蜀觅食。李特兄弟率流民攻灭益州刺史赵廞,又于绵竹(今四川德阳北)大败
流民图
流民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mn t拼音字母liu min tu拼音首字母lmt 流民图的词语解释流民图[ li mn t ] 宋 熙宁 六年,郑侠 见岁歉而赋急,流民相携塞道,因命画工悉绘所见而成《流民图》,奏献 宋神宗,并上疏极言新政之失。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五:“熙寧 六七年,河东、河北
流民
流民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mn拼音字母liu min拼音首字母lm 流民的词语解释流民[ li mn ] 指因遭受灾害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流民的百科含义 流民是指受灾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人,出自《管子四时》。 流民的详细含义 流亡外地的人。《管子四时》:“禁迁徙,止流民
《图绘流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流民图”。指绘制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赵式铭《忆昔行戊午长至前夜作》诗:“簿堆点鬼案凌乱,图绘流民壁高张。”
《流民图》来历意思解释
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五:“熙宁六七年,河东、河北、陕西大饥,百姓流移于京师就食者,无虑数万……选人郑侠监安上门,遂画《流民图》。”又《宋史.郑侠传》载:宋神宗看后,下“责躬诏”,罢保甲、青苗法等。后遂以“流民图”借指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清 纳兰性德《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