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明太祖
即朱元璋。明王朝创建者。公元1368—1398年在位。幼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少时为人佣耕放牧。元至正四年(1344),因旱灾瘟疫,父母、长兄皆死,入皇觉寺为僧,云游淮西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十二年,投红巾军郭子兴部下,积功为军官,娶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朱元璋语录汇编。胡广等编纂。永乐十六年(1418)成书,与《太祖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六卷。凡五十一子目。参见“皇明宝训”。明太祖实录 书名。明官修。二百五十七卷。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迄洪武三十一年(1398),首尾四十八年。
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实录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ti z sh l拼音字母ming tai zu shi lu拼音首字母mtzsl 明太祖实录的百科含义 《明太祖实录》,记录中国明朝明太祖、建文帝两朝皇帝事迹的史籍。其年份起元至正辛卯(1351),讫洪武三十一年戊(1398),首尾四十八年。根据《明史艺文志》的记载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ti z zh yun zhng拼音字母ming tai zu zhu yuan zhang拼音首字母mtzzyz 明太祖朱元璋的百科含义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
明太祖
明太祖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ti z拼音字母ming tai zu拼音首字母mtz 明太祖的百科含义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朱元
明太祖郭宁妃
濠(今安徽凤阳境内)人。父山甫。太祖身微时路过其家,山甫大惊道:“公相贵不可言”。并令妃嫁太祖。后封宁妃。李淑妃死,她掌六宫事。
明太祖李淑妃
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父杰,北征,阵亡。1384年,封为淑妃,掌六宫事。不久,死。
明太祖孙贵妃
【生卒】:1342——1374 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元末,随从仲兄避乱扬州。起义军占领扬州,义军元帅马世熊收养为义女,年十八,朱元璋纳为妾。元璋即帝位,她被封为贵妃,位在众妃之上。年三十二,死。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
【生卒】:1331——1382 宿州(今属安徽)人。母早死,父马公,素与郭子兴友好,把后托付子兴抚养。年长嫁朱元璋。后好谈书史,有智鉴,为元璋掌管劄记。子兴曾听信谗言,疑心元璋,后殷勤恭敬对待子兴妻,嫌隙遂得消除。曾与朱元璋讲平定天下要以不杀人为本,又曾亲自为将士做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
明太祖郭宁妃
濠(今安徽凤阳境内)人。父山甫。太祖身微时路过其家,山甫大惊道:“公相贵不可言”。并令妃嫁太祖。后封宁妃。李淑妃死,她掌六宫事。
明太祖李淑妃
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父杰,北征,阵亡。1384年,封为淑妃,掌六宫事。不久,死。
明太祖孙贵妃
【生卒】:1342——1374 陈州(今河南淮阳)人。元末,随从仲兄避乱扬州。起义军占领扬州,义军元帅马世熊收养为义女,年十八,朱元璋纳为妾。元璋即帝位,她被封为贵妃,位在众妃之上。年三十二,死。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
【生卒】:1331——1382 宿州(今属安徽)人。母早死,父马公,素与郭子兴友好,把后托付子兴抚养。年长嫁朱元璋。后好谈书史,有智鉴,为元璋掌管劄记。子兴曾听信谗言,疑心元璋,后殷勤恭敬对待子兴妻,嫌隙遂得消除。曾与朱元璋讲平定天下要以不杀人为本,又曾亲自为将士做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