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文化
千年中华文化 你我传承
疑问诸生,汝之学,所为何?此问可先不答,望自问于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修身是一个人将来于家、于国、于天下有所作为的基础。然反观今日中国,又有多少国人认识到这个问题? 随着外来文化的深入,大多数国人被其所蛊惑,只知道一味的去追从,不管其利弊
牡丹文化
牡丹使者 牡丹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牡丹也伴随中国文化早在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到了18世纪传入英国,种在邱园,以后又从上海引去30多个品种。以后,法国传教士把野生在我国云南的黄牡丹、紫牡丹先后引去法国。到了1936年,英国又引
扇子的文化意蕴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后妃及达官贵人出行时,多以成双的仪仗扇来表示高贵的社会地位。古代文人墨客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手握一把扇子,显示自己高雅、有品位。 因“扇”与“善”谐音,故古人常用扇子象征善行。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手执鹅毛扇,运筹帷幄。纪晓
古代香囊里的文化
香囊,又称为“佩香”“ 佩帏” 或“容臭”,亦即今日人们常说的“香包”“ 香袋” 等,它与琼瑶、玉环、香帕等都是古人重要的佩饰之一。 追溯香囊的起源,恐怕要把历史翻回先秦时代。《尔雅释器》上说:“妇人之纬,谓之缡。”所谓“缡”, 又称“香缨”, 实际上是用五彩丝
古代清官钟情的鹤文化
在我国古代,鹤被看成一种高尚的飞禽,无论是庙堂还是民间都很欣赏它、喜爱它,鹤通常被视作德才兼备、清正廉洁的象征。 首先,鹤的外形和特性受人们喜爱。《左传》中记载卫懿公极其爱鹤,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2600多年前,鹤就被人们尤其是统治阶级贵
兔子官文化
假如兔子当了官,从古到今对兔子的一切思想评说,都将彻底颠覆! 1、摒弃“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陈腐观点。破旧立新、与时俱进,鼓吹以食为天、讲究实惠的法则,哪里有草哪里吃,跑到哪里吃到哪里,不管是野地草还是窝边草。所谓“狡兔三窟”的典故,是对芸芸众生的友谊
民间故事《牡丹文化》
牡丹使者 牡丹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牡丹也伴随中国文化早在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到了18世纪传入英国,种在邱园,以后又从上海引去30多个品种。以后,法国传教士把野生在我国云南的黄牡丹、紫牡丹先后引去法国。到了1936年,英国又引
寓言故事《兔子官文化》
假如兔子当了官,从古到今对兔子的一切思想评说,都将彻底颠覆! 1、摒弃“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陈腐观点。破旧立新、与时俱进,鼓吹以食为天、讲究实惠的法则,哪里有草哪里吃,跑到哪里吃到哪里,不管是野地草还是窝边草。所谓“狡兔三窟”的典故,是对芸芸众生的友谊
文化股主任
乡、镇公职人员。国民党政府设于乡、镇公所,掌理文化事项。下设干事。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参见“磁山一裴李岗文化”。
湖北龙山文化
即“青龙泉三期文化”。
大坌坑文化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64年发现于台湾台北八里乡大坌坑贝丘遗址而得名。距今约五千多年,以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两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诸海岸最集中。主要遗址有台北八里乡大坌坑下层、台北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归仁乡八甲村、高雄林园乡凤鼻头等。出土有磨制的石斧、石
峙峪文化
距今约二万八千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1963年在山西朔县(今朔州)峙峪村发现而得名。化石为人枕骨一块,属现代人类型,但尚带有原始性。石制品一万五千余件,石器多用砸击法打制而成,也掌握较进步的技术;石器较细小多样,主要类型有小型砍砸器、尖状器、石镞、刮削器等,
诺木洪文化
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现于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而得名。其年代约当西周到战国、秦、汉间。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一带。早期出土陶罐,多篮纹,彩陶酷似卡约文化同类器物;晚期出土陶罐、陶缸等,多椭圆点纹、曲折纹、斜直线纹而无彩陶。还发
洱海地区新石器文化
分布在云南洱海周围及剑川、鹤庆、祥云、宾川诸县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著名遗址有1939至1941年吴金鼎等人发掘的洱海西岸的佛顶、马龙、龙泉、白云,以及1973至1974年发掘的宾川白羊村。其特征是分布在山的缓坡或小山上。佛顶、马龙遗址有居住遗迹,显示出当时人们住在半穴居
齐家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年代距今约四千年。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二省东部和宁夏南部等地区。早期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还当更晚。石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常见有斧、刀、镰、、铲、带手窝的大
滇池地区新石器文化
分布在云南滇池及抚仙湖周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经过调查和试掘的遗址有昆明官渡、石寨山、乌龙铺、石子村、团山村、河泊所、渠西里、白塔村、后村、兴旺村、江川头咀山、螺蛳山、光山等。这一文化特点是多分布在距水不远的小山上,出土石器有斧、肩石斧、砺石、石镞等。有肩石
红山文化
东北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时属热河省)红山发现,1954年定名为红山文化。距今约六千年。主要分布于西辽河流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平原的过渡地带。陶器主要有两种,一是火候较高的泥质红陶,多彩绘;一是火候较低,质地粗松的夹沙褐陶,多篦
观音洞文化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64年发现于贵州黔西沙井观音洞而得名。共发现石器三千多件,多数经第二步加工,器形不规整但多样化,有砍砸器、尖状器、端利器、刮削器。其中刮削器最多,占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观音洞遗址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水洞沟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1923年发现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水洞沟而得名。遗址经多次发掘,所得石器甚多。石片多用间接打制法制成,石器类型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器形规整,加工精致。刮削器数量多,器形亦复杂,如有直刃、圆刃、凹刃、双刃等,大多经过第二步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