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薛绍与太平公主
薛绍和太平公主是近亲姑表兄妹。尽管过程有点曲折,但薛绍和太平公主的爱情还是光明的。开耀元年(公元681年)七月,太平公主出嫁薛绍,结婚大典举办得相当豪华。 半路断肠 天人永隔 结婚后,两人恩恩爱爱,先后生下薛崇胤、薛崇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可惜,宫廷政治的风云很
“太平” 轮沉船为报国
1937年8月,日军的铁蹄长驱直入,侵犯到南京、上海一带,并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在这紧要关口,南京最高国防会议决定:为阻止日军沿着长江进犯,封锁长江航路。8月12日,一艘吨位达3360吨的“源长”轮以及其他20多艘轮船作为军事防御工事自沉于江底,在长江上构筑了一条
太平神饮
南宋末年,蒙古元戎大军加快征并中国南方步伐,铁蹄所过之处,鸡犬不留,一片荒芜。 蒙古大军兵分三路,破襄阳、屠扬州、直逼临安,形势危急。朝廷下诏,全国紧急动员,招募军队,抗击蒙古贼寇。可很多臣僚推三阻四,不愿响应。国破家亡的危急时刻,不甘屈服的爱国大臣李纲、
太平年
小福海今年刚满十二,跟着师父马二爷在大明府一顶一的饭庄子红星楼后厨当学徒。来了三年,眼见饭庄子过的都是太平日子,挣的安稳钱。掌柜的说,这都是财神爷慈悲,想着红星楼呢。因此,四时八节,总短不了财神供奉,下来什么时令鲜果,也必得先敬过了他老人家。 可今年,不成
太平将军
官名。西晋赵王司马伦建始元年(301)置,以道士胡沃为之,以招福祐。见《晋书赵王伦传》。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书名。北宋太医令裴宗元等奉诏编,系对元丰初年《太医局方》校订后编成。成书于大观年间。五卷。二十一门,载方二百九十七首。为官药局的制剂规范。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许洪校订后定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分为诸风、伤寒、一切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
盛世新声太平乐府
见“太平乐府”。
陈圣刘太平皇帝
见“汉哀帝”。
太平寨
①北宋太平兴国中置。在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归邕州节制。元至元中改置太平、思明二路。②即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太平寨。明嘉靖十年(1531)三卫部长导北部入犯太平寨,明军拒却之,即此。
太平驿
唐置。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宋史李筠传》:周显德初,北汉入侵,筠遣护军穆令均“营于太平驿,东南距潞(今长治市)八十里”。
太平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治今甘肃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太平策
书名。元郑介夫撰。介夫,开化(今属浙江)人,字以吾,号铁柯,大德中宿卫禁中,疏此策一纲二十目以上。特命为雷阳教授,终金溪县丞。所论包括任官、选法、钞法、盐法、定律、给俸、户计、怯薛、僧道、限田、马政等事,可供研究元代各种制度参考。未见传本,明永乐年间杨士奇等
太平道
道教创始时期的东方一派。东汉顺帝时,已流传于山东等地。灵帝时,张角正式创道,自称“大贤良师”,以“极大公平”相号召,故名。与五斗米道并为中国原始道教之东西二支。其教仪略有异同。以符水咒语疗病,教人思过,以《太平清领书》(《太平经》)为经典。信奉者众。角乃遣弟
太平经
道教经籍名。西汉成帝时甘忠可曾撰《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伪托真人赤精子所授,当时被朝廷目为“假鬼神罔上惑众”的“谶书”。后辗转流传于民间,对原始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至东汉后期,道教传道多以“太平”为号召,经籍以“太平”为名的有干吉的《太平清领书》
太平关
①南北朝时置。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②明成化四年(1468)置。在今广西横县南。③明置,在今贵州思南县东。
太平州
①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升南平军置。取年号首两字为名。治当涂县(今属安徽),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安徽当涂县、繁昌县、芜湖市和芜湖县部分地区。元升为路。②宋置。属邕州羁縻。元属太平路。治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太平。辖境相当今大新县西南部分地区。明属太平府。清因之。
太平府
①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改太平路为府。属江南行中书省,后直隶南京。治所、辖境同*太平州①。清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1912年废。②明洪武二年(1369)改太平路置。治崇善县(今崇左县北太平)。辖境相当今广西崇左、大新和天等、扶绥等县部分地区。属
太平救世歌
太平天国印书。清咸丰三年(1853)刊行。次年改名为《太平救世诰》,以杨秀清名义颁布。收杨秀清序及歌三首,自述奉上帝命下凡扶天王起义救世经过,并劝人敬拜上帝修身行善之道。
太平寰宇记
书名。北宋地理总志。乐史撰。二百卷,目录二卷。约以太平兴国五年(980)至端拱二年(989)间政区为断限,取太平兴国年号首二字为书名。杂取山经地志,纂成此书,始于东京,终于“四夷”。府、州、县排列,以当时所分十三道为准。五代晋割让契丹的幽、蓟十六州,虽非宋疆,仍列其
太平惠民局
为宋官府设立专营药物的机构。熙宁九年(1076)始设卖药所(亦名熟药所),出售药物,隶属太医局管辖。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所官办药局。起初卖药所仅在汴京(一名东京,今河南开封)开设一处。崇宁二年(1103),已增至五处卖药所和二处“修合药所”,改称太平惠民局。政和四年(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