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王府库大使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库大使一人,掌王府库藏。下设副使一人,后裁革。
王府仓大使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仓大使一人,掌王府仓储。下设副使一人,后裁革。
南窑场大使
官名。元置,为南窑场的主官。见“大都四窑场提领”。
器物局大使
官名。元置,为器物局的主官,见“器物局”。
犀象牙局大使
官名。元大都留守使所属有犀象牙局,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置,掌两都宫殿营缮犀象龙床桌器系腰等事,以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直长司吏各一人;领雕木局与牙局。
修内司大使
官名。元置,为修内司的主官,见“修内司”。
茶引批验所大使
官名。明朝始设于各府州县,为茶引批验所之主官,掌批验茶引事。下设副使一人。清沿置,仅于江苏江宁府设茶引批验所,置大使一员,例以吏员除授,品秩未入流。
宣课司大使
官名。明置,掌收宣课司的税。明制,以在京所设官店为宣课司,以大使掌其税收,称宣课司大使,从九品。见《历代职官简释宣课司大使》。官名。明初改在京官店为宣课使,于正阳门外、正阳门、张家湾、卢沟桥设宣课司各一,掌商税之事。分别设大使一人主管,秩从九品。
税课司大使
官名。明清负责地方税收事务之官员。明朝为从九品,清朝隶道、府者从九品,隶州、县者未入流。官名。明清皆置,掌税收及税契等,为税课司长官。明代各府皆置,清代只广州等地置。参看“税课司”条。
宝泉局四厂大使
官名。清朝户部宝泉局所属四厂之主官。东、西、南、北四厂设满洲大使四人,掌理各厂鼓铸事宜。
宝泉局大使
官名。明清宝泉局之职官。明朝于各布政司宝泉局设,一人,从九品。掌各地铸造货币事。清朝于户部宝泉局设,一人,由满员充任。掌理库藏。官名,清朝置。宝泉局是清朝的铸钱官署,掌铸铜钱。户部掌铸钱的官称“鼓铸”,户部右侍郎兼任,下设局大使和厂大使。局大使掌东、西、南
内府库大使
官名。明置,为内府库的掌库官员。见《明史职官三》。
盐课司大使
官名。明清盐课司之主官。掌盐场、盐井产盐事务。明洪武十五年(1368) 改司令设,司各一人,凡一百五十九人,未入流。隶盐运使司。清初沿设,司各一人,凡一百一十四人,为正八品。隶盐运使司或盐法道。官名。明代在各盐场、盐井设盐课司,其长官称盐课司大使,掌征收盐税等;
大使厅
官署名。清朝户部三库库大使办事处所。参见“三库库大使”。
大使
官名。①代表帝王的特派使臣。《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魏书世宗纪》正始二年六月甲子,“诏尚书李崇、太府卿于忠、散骑常侍游肇、谏议大夫邓羡,崇、忠使持节并兼侍中,羡兼黄门,俱为大使,纠断外州畿内,其守、令之徒咎失彰露者,即便施决,
省方大使
官名。北齐置。负责巡视州郡。《北齐书李雅廉传》: “肃宗即位,(稚廉)兼散骑常侍、省方大使,行还,所奏多见纳用。”
赃罚库大使
官名。详“赃罚库”条。
三库库大使
官名。清朝户部三库之属官。隶属于三库掌印郎中,办事机构称为大使厅。清雍正二年(1724)设,三库各一人。乾隆三年(1738)增银库大使一人。皆为满员,未入流。三年一更代,缺出由各部院笔帖式内保送调补。掌收各省解纳文批,呈主官阅后分转各库与各司,负收银点鞘承办之责。光绪
祗应司大使
官名。元置,为祗应司长官,从五品,掌王府、寺观修缮、妆銮、油漆、裱褙等事。见《元史百官六》,参看“祗应司”条。官名。元置,为祗应司的主官,见“祗应司”。
提点大使
官名,明置,尚饮局、尚食局(皆属光禄寺)均有此官,为该局主官。见《续文献通考职官六内侍省、宣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