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20世纪70年代人名扬当代。这个人,便是北宋太宗时的宰相、曾任蔡州知州的吕端。 毛泽东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缘于公元995年(太宗至道元年)的一件事。当时,太宗赵光义和宰相吕蒙正商量,欲立吕端为相。吕蒙正说,吕端为人糊涂,不能为相。宋太宗回答:“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
大事不糊涂
大事不糊涂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h b h t拼音字母da shi bu hu tu拼音首字母dsbht 大事不糊涂的词语解释大事不糊涂[ d sh b h t ]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大事不糊涂的百科含义 大事不糊涂,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来历意思解释
《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吕端大事不糊涂》来历意思解释
吕端注重大节,不拘细行事。吕端(935-1000年)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后,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直学士。颇得太宗宠信,常被独召入宫。由于办事果断,为政清廉,宋太宗欲委任为相,征求大臣意见。有的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却说
《大事不糊涂》来历意思解释
《宋史.吕端传》:“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吕端字易直,宋时幽州安次人。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阴谋废立,被端及时发觉,遂奉真宗即位,贬逐继恩。后常以“吕
《吕端大事不糊涂》来历意思解释
吕端注重大节,不拘细行事。吕端(935-1000年)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后,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直学士。颇得太宗宠信,常被独召入宫。由于办事果断,为政清廉,宋太宗欲委任为相,征求大臣意见。有的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却说
《大事不糊涂》来历意思解释
《宋史.吕端传》:“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吕端字易直,宋时幽州安次人。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太宗去世,内侍王继恩阴谋废立,被端及时发觉,遂奉真宗即位,贬逐继恩。后常以“吕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来历意思解释
《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