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吏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尚书省吏部头司。唐沿置,长官有吏部郎中二人,吏部员外郎二人,另有主事等。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及选补流外官等。宋初吏部司郎中、员外郎无职事。金元不设吏部司。
吏部郎
官名。尚书省吏部曹长官通称。三国魏、蜀始置,两晋、南北朝沿置,亦称郎中,资序深者可转侍郎。隶于吏部尚书,掌官吏选任铨叙调动,对五品以下官吏的任免有建议权。南朝如加“参掌大选”名义,则可参议高级官吏的任免。历朝皆重其选,职位高于尚书省诸曹郎。魏六品、四百石,
吏部
官署名。(1)东汉尚书台始置,称吏曹或吏部曹,后改名选部,专掌官吏任免考课。三国魏改名吏部,掌文职官吏任免考选,兼典法制,隶尚书台(省),以尚书为长官,或说领吏部、考功、定课、比部等郎曹。两晋沿置,兼掌武官选举。南朝定制,置为尚书省六曹之首,以尚书为长,领吏部
东京吏部下大夫
官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东京(今河南洛阳)夏官府吏部长官,掌东京六府官员选举。正四命。设小吏部上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东京小吏部上士
官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东京(今河南洛阳)夏官府吏部次官,佐吏部下大夫掌东京六府官员选举。正三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吏部郎
吏部郎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 lng拼音字母li bu lang拼音首字母lbl 吏部郎的词语解释吏部郎[ l b lng ] 古官名。东汉 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晋书毕卓传》:“太兴 末,为吏部郎。”《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上赏 谢朓 之功,迁尚书吏部郎。
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 sh lng拼音字母li bu shi lang拼音首字母lbsl 吏部侍郎的百科含义 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
吏部右侍郎
吏部右侍郎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 yu sh lng拼音字母li bu you shi lang拼音首字母lbysl 吏部右侍郎的百科含义 吏部右侍郎,官名,吏部副长官之一,位列左侍郎后面,佐助尚书管理本部事务。
尚书吏部郎
尚书吏部郎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sh l b lng拼音字母shang shu li bu lang拼音首字母sslbl 尚书吏部郎的百科含义 尚书吏部郎,是中国古代时期的其中一个职权范围、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官吏。尚书吏部郎曹魏置尚书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查唐杜佑的《通典》,在该
吏部曹
吏部曹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 co拼音字母li bu cao拼音首字母lbc 吏部曹的词语解释吏部曹[ l b co ] 官署名。
吏部眠
吏部眠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 min拼音字母li bu mian拼音首字母lbm 吏部眠的词语解释吏部眠[ l b min ] 《晋书毕卓传》:“﹝ 卓 ﹞ 太兴 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 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 毕吏部 也,遽释其缚。”后因谓饮酒废事为
瓮间吏部
瓮间吏部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jin l b拼音字母weng jian li bu拼音首字母wjlb 瓮间吏部的词语解释瓮间吏部[ wng jin l b ] 晋 毕卓 为吏部郎,酷嗜酒,尝夜至邻舍瓮下盗饮,故称。 瓮间吏部的百科含义 瓮间吏部(甕间吏部)晋 毕卓 为吏部郎,酷嗜酒,尝夜至邻舍瓮下盗饮,故称
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 shng sh拼音字母li bu shang shu拼音首字母lbss 吏部尚书的百科含义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首次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的魏国司马师执政时,任命山涛为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改任吏部尚书,主要负责低级官员的选拔。南北朝时期,吏
吏部
吏部的词语属性 拼音l b拼音字母li bu拼音首字母lb 吏部的词语解释吏部[ l b ] 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 吏部的详细含义 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
《山吏部》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山公启事”。借称善于甄拔人才之官。唐 高適《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公才山吏部,书癖杜荆州。”
《吏部文章》来历意思解释
吏部:指代韩愈。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曾任吏部侍郎。原用来称颂韩愈的文章。后用以泛指一般文章大家。宋.欧阳修《赠王介甫》:“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吏部访孤》来历意思解释
谓照顾遗孤。唐刘长卿《哭张员外继》诗: “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绍咨公出处,公曰: ‘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 ” 三国魏名士嵇康因事被杀,友人山涛为吏部尚书,山涛
《吏部访孤儿》来历意思解释
《世说新语.政事》:“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参见“嵇绍不孤”条。吏部,指山涛;孤儿,指嵇绍。三国魏时,嵇康被杀后,康之好友吏部尚书山涛,果然受托访得嵇绍举荐为官。后因用为咏知交恤孤之典。唐.刘长卿《哭张员外继》诗:“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
《吏部眠》来历意思解释
《晋书.毕卓传》:“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人名)所知。大兴(晋元帝年号)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致醉而去。”晋人毕卓嗜好饮酒。一次他到邻居家酿酒作坊里偷
《毕吏部》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嗜酒之人。宋陆游《对酒戏咏》:“凭谁为画毕吏部,缚著邻家春瓮边。” 参见:○瓮间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