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
见“同文馆”②。
同文馆狱
监狱名。宋代元丰、绍圣间,蔡确、章惇、蔡卞相继在同文馆审讯元祐旧党官员,并设狱以拘禁之,称为同文馆狱。
同文馆管理大臣
官名。清末同文馆之总管官。由总理大臣内特简,无定员。总管同文馆事务。下设提调二人,帮提调二人,负责安排课程及督察学生。
同文馆总教习
官名。清末同文馆之官员,总管同文馆学生授课事,额一人,由洋人担任。
同文馆洋教习
官名。清末同文馆之官员,负责教授同文馆学生课程,无定额,视学生多少而定。由洋人担任。
同文馆试
宋朝贡举考试之一。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命居住临安(今杭州)原籍在一千里以外的举人,附于国子监发解试,另立号考校,以同文馆为考场,故称同文馆试。宋代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命寄居临安原籍离临安在一千里以上的士子,其参加解试附于国子监进行
同文馆
官署名。①宋朝置,为四方馆之一。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创立,掌接待高丽使者。元丰(1078—1085)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改属礼部。②清朝置,为清末之学馆。亦称“京师同文馆”。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批准设立,至同治元年(1862)五月正式开办。先后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
广州同文馆
学校名。又称广州广方言馆。清同治三年(1864)五月底广州将军瑞麟、两广总督毛鸿宾在广州设立。仿照上海广方言馆章程办学,造就外语人才。设提调一人、馆长二人,聘外国教习、汉教习各一人。学生限额二十人,其中从广东驻防满洲、汉军八旗子弟内挑选十六人,本地汉人世家子弟四
京师同文馆
学校名。清同治元年(1862)七月恭亲王奕訢等奏请在北京设立,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要目的。隶属于总理衙门。初仅设英文馆,次年增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将乾隆时所设俄罗斯文馆并入,后添设德文馆、东文馆。六年设算学馆。教习多为外国人。学生专取正途人员包括举人和恩、拔、副、岁
同文馆狱
宋代刑狱名。神宗前,只置开封府、御史台狱。元丰、绍圣间,蔡確、章惇、蔡卞相继在同文馆置刑狱,审问元祐旧党官员,称“同文馆狱”。
同文馆试
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绍兴十四年(1144),命远离原籍一千里以上居住临安(今杭州)的举人,附于国子监发解试,另立号考校,考试场屋设在同文馆,称“同文馆试”。
同文馆
①官署名。北宋熙宁中创置,为四方馆之一。掌接待高丽使者元丰改制,归鸿胪寺。南宋改属礼部。②学馆名。即“京师同文馆”。
同文馆
同文馆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wn gun拼音字母tong wen guan拼音首字母twg 同文馆的词语解释同文馆[ tng wn gun ] 1.宋 代四方馆之一。专以接待 青唐、高丽 使节。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方馆》:“四方馆。宋:都亭驛 以待 辽;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阿黎、于闐、新罗、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