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份正规军事密码
一日,大臣曾公亮上朝,接到了一个命令,要他与大臣丁度主编一部军事着作,便于军队习用。 曾公亮曾多次拼战沙场,对抗西夏军队。在作战中,他了解到,军事通讯一旦被对方截获,就将陷于被动。因此,他在编写这本《武经总要》时,特意留意了如何传递情报这一方面。 他发明出一
行车骑将军事
代行车骑将军之职事。凡将军皆掌征伐。车骑将军位比公。《后汉书孝和帝纪》:“九月癸丑,以光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事。”《后汉书孝顺帝纪》:“十一月庚子,以执金吾张乔行车骑将军事,将兵屯三辅。”
行征西将军事
义同“行征西将军”,参看该条。
都督诸军事
官名。北魏置。出征时作为一路的军事长官,总管所部的军事事务。《魏书 显祖纪》:“诏北部尚书尉元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诸军事,镇东将军、城阳公孔伯恭为副,出东道救彭城。”
都督内外诸军事
官名。北周置。《周书静帝记》: “随公杨坚为都督内外诸军事。”即“都督中外诸军事”,为避杨坚父讳而改。参见“都督中外诸军事”。
立法院军事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立法院所设各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委员若干人,掌审议军事方面的法律案。
大都督内外诸军事
官名。隋恭帝义宁元年(617)置,以太尉唐公李渊为之,总掌军国机务。
军事推官
官名。唐玄宗天宝(742~756)以后,节度、观察、团练、防御诸使皆置为幕职,掌助理军政。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从八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重定选人阶官,换从事郎。
军事官报局
官署名。清末军咨处第四厅所属机构。宣统二年(1910)置。设正、副局长各一人,庶务、文牍、收支、编纂、译述、校对人员若干。三年,改属军咨府。
军事判官
官名。唐玄宗天宝(742-756)以后,节度使、观察使及设团练使、防御使之州皆置,为幕职,由诸使自行辟举。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设刺史之州改防御判官而置,不得兼录事参军。宋朝置于各军事州,助理行政,掌簿书案牍文移付受督催之事,后为七阶选人第三阶,神宗元丰(1078-1085)
军事会议处
官署名。清末军咨处所属机构。宣统二年(1910)设。为军事参议院成立前的暂设机构。三年,改属军咨府。官署名。清置,为军事参谋机关。《清史稿职官六军咨府》:“宣统元年,以立宪大纲皇帝统帅海陆军,别建军咨处,以贝勒载涛等领之……明年设军事会议处。三年,改称府,令陆军
行偏将军事
代行偏将军之职事。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赵憙传》:“更始征憙……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参看“偏将军”条。
行大将军事
代行大将军职事。《后汉书寇恂传》:“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凡将军皆掌征伐。参看“大将军”条。
六州军事都督
官名。东魏置。掌管六州军事,位在六州大都督之下。《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天平二年 (535),(高岳) 除侍中,六州军事都督,寻加开府。”参见“六州大都督”。
总统府军事顾问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
总统府军事处
北洋政府总统府内部机构。掌总统府侍卫之事。设侍从武官长、副官长、侍卫武官、政治顾问、军事顾问、军事咨议。
军事善后委员会
善后会议设置的专门委员会之一。善后会议宣称为了收束全国军事和整理全国军政,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四月十五日议决《军事善后委员会条例》,二十四日由临时执政公布。九月二十一日临时执政下令召集,十月五日开会。会议应行议决的事项如下:一、关于减缩军队;二、关于溢
监军事
官名。省称“监军”,参看“监军”条。
都督中外诸军事
官名。魏晋南北朝置。《三国志曹真传》:“黄初三年 (222) 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总统禁卫军、地方军在内的内外诸军,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权力极大。不常置。如东晋时仅王导、王敦、桓温、司马道子和刘裕曾受此任。亦可称为“都督中外诸军”
参丞相军事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参与谋议丞相府军事。《三国志魏书卫臻传》:“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