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典牧
中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与左、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掌管马、牛的牧养。六品。
左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与中、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掌管马、牛的牧养,六品。
典牧署令丞
官名。隋太仆寺有典牧署,置令及丞。唐沿置,令二人,丞四人,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所属有府、史、监事、典事、主酪等员。
典牧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牧人下士六人,掌于田野牧养六畜等事务。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所属有典牧中士,正二命;典牧下士,正一命。掌同《周礼》之牧人。
典牧署令
官名。即典牧令。
典牧监
元朝官署名。秩正三品,掌东宫马畜,隶詹事院、储政院。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 置,后罢。文宗天历二年 (1329) 复立。置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官署名。元文宗天历二年置,掌畜类繁殖。其官有卿、太监等。见《元史百官五》。
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掌管马、牛的牧养。分设左、右、中,六品。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职员令未载。官名。晋朝有左、右、中典牧都尉,掌管牧畜方面的事物,属太仆。魏置典牧都尉,为五品官员。见《晋书职官》、《魏书官氏志》。《通典职官七太仆》
典牧署丞
官名。即典牧丞。
典牧丞
官名。隋朝太仆寺典牧署次官,置三员,从九品上。唐朝沿置四员,正九品上,玄宗开元(713—741)初升从八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典牧司
官署名。金朝掌畜牧及提供肉类等事的机构。宣宗贞祐年间 (1213—1217) 置。设使、副使、判官理司事,秩正七品、从八品、正九品。
典牧署
官署名。隋朝太仆寺置,有令二员、丞三员,炀帝大业三年 (607) 罢牛羊署,以其事并入。唐朝沿置,有令三员、丞六员,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酪脯腊之事,群牧所送羊犊,供太常寺廪牺署、殿中省尚食局,又有监事八员、主酪七十四员、驾士百六十员等。宋初存其名而无除授。明建文 (
典牧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牧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国家的牧业生产,下设典牧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参见“牧人”。
典牧令
官名。西晋置,隶太仆,掌畜牧事务,又别置羊牧丞。北魏亦置。《魏书宇文福传》: “未几,转骁骑将军,仍领太仆典牧令。”隋朝置为太仆寺典牧署长官,二员,从八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增为从六品。唐朝太仆寺典牧署沿置,二员,正八品上,玄宗开元 (713—741) 初升从七品
典牧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典牧中士佐官,正一命。
右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掌管马、牛的牧养,属太仆,六品。见《晋书食货志》。
典牧司使
官名。金贞祜年间置于外路,掌畜牧事务。设官有使,正七品;副使从八品;判官,正九品。
典牧
官名。晋朝有“典牧都尉”“车府典牧”,为“太仆”的属官。太仆在汉朝为九卿之一,掌管车马和牧畜。晋朝有时设有时不设。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晋书职官志太仆》。隋朝设典牧署,其官有令、有丞等,唐朝沿置,掌管畜牧和制造酥酪干肉等。《新唐书百官三典牧署》:“
典牧监
官署名。元代置。秩正三品,掌东宫马畜,隶詹事院、储政院。大德十一年(1307)置,后罢。文宗天历二年(1329)复立。置卿、太监、少监、丞各二员。
典牧司
官署名。金代掌畜牧及提供肉类等事的机构。贞祐年间置。设使、副使、判官理司事,秩正七品、从八品、正九品。
典牧令
官名。西晋置,隶太仆,掌畜牧事务,又别置羊牧丞。北魏亦置。《魏书宇文福传》:“未几,转骁骑将军,仍领太仆典牧令。”隋代置为太仆寺典牧署长官,二员,从八品上,大业三年(607)升为从六品。唐代太仆寺典牧署沿置,三员,正八品上,开元初升从七品下,掌诸牧杂畜给纳及酥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