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祭酒从事
官名。亦称 “祭酒从事史”。州府主要僚属之一。晋朝始置,掌州所置兵、贼、仓、史户、水、铠诸曹事,不设之州则以主簿治事。南朝沿之,无定员,梁自一班至流外四班,陈九品。北齐、隋诸州亦置,视九品,隋炀帝罢州置郡后废州分职吏名。汉末幽、益、荆诸州牧均置从事祭酒,三
刺史从事
官名,汉置,为刺史佐吏,掌文书等。《汉书朱博传》:“(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
丞相从事吏
吏员名。汉代设置,《汉书匡衡传》有“遣从史之僮取田租”的记载。同书《张禹传》记“禹以丞相退休罢就第。以列候朝朔望,位特进,见礼如丞相,置从事吏五人。”曾资生说:“疑从史即从事吏,系丞相私人服事之吏。”(见《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册第七十页。)
御史中丞从事
官名。汉置,为御史中丞的属官。《汉书于定国传》有关于于定国为廷尉史时曾与御史中丞从事共同治反者狱的记载。
从事掾
官名,汉置。汉朝三公、将军、州郡、司隶校尉皆分曹办公,曹的正长官称掾、副长官称史(或称属),分掌诸曹事。曹置从事,各掌一方面的事务。《汉书外戚传孝成赵皇后》:“司隶解光奏曰:臣闻许美人及故中宫史曹宫皆御幸孝成皇帝,产子,子隐不见。臣遣从事掾业、史望验问知状
议曹从事史
见“议曹从事”。官名,即“议曹从事,”详此条。
议曹从事
官名,即 “议曹从事史”。东汉为刺史(州牧)属吏。东汉末,刘备为益州牧,以杜琼为议曹从事,职参谋议。晋不详。南朝以来,州府皆置。员数多寡各随州,无定制。其地位随州之大小,有一班、流外七、六、五、四班之不同。陈大州议曹从事位九品。官名,又称议曹从事史,为州的佐
簿曹从事史
官名,简称簿曹从事,东汉置,属司隶校尉,掌财谷簿书。见《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佐吏名。汉置,属司隶校尉,员额一人,主财谷簿书。见《后汉书百官志》。
从事祭酒
官名。东汉末州府属官,常为荣誉散职。位在治中从事下。官名,东汉末年置,为州府属吏,散职,无固定人数,地位尊显,多以年高博学者为之。汉末蜀益州、荆州也置。
从事郎
官名。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选人官名,防御、团练、军事推官换为从事郎,从八品。元朝置为文散官四十二阶第三十八阶,从七品,敕授。文散官名。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改选人阶官第四阶为从事郎,秩从八品,金亦置从事郎,秩从八品下。元升为从七品。明制从事郎为从七品初授
从事史
参见“从事”。官名,也称从事,为诸从事之总称,各掌一方面的事务。《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从事,主州选署及众事。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引,录众事。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书。其有军事,则置兵曹从事,主兵事。
从事内郎
参见“从事中郎”。官名,即从事中郎。北周末年避杨忠讳,改从事中郎为从事内郎,其职事
从事
官名。州部属吏。从事原用作动词,意为差事,非官名。汉元帝初,使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自此始为官名。东汉因之,称从事史,皆为州部长官自辟。三国、晋,南北朝沿置,名目不一。高昌国中央政府所置,位次主簿,与侍郎、校郎、主簿等分
部郡国从事史
州吏名。西汉时有诸部从事,秩百石,见应劭《汉官仪》。东汉改称部郡国从事史,司隶校尉与部刺史所属均有此职,每郡国一人,主督促一郡国文书, 察举非法。见《后汉书百官志四》。
都官从事史
佐吏名。汉置,属司隶校尉,员额一人,主察举百官犯法者。见《后汉书百官志》。北齐司州亦置此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祭酒从事史
即“祭酒从事”。
兵曹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据《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下属有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其有军事,则置兵曹从事主兵事。”秩百石,州刺史(州牧)所属兵曹从事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隋初为雍州属官,视从八品。开皇十二年(592)改为兵曹参军事。
部郡国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所属有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其余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如收系郡国属吏,以至奏免守相,按杀令长。秩百石。州刺史(州牧)所属部郡国从事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
部郡从事史
官名。三国魏、蜀、吴及南朝皆置。魏称郡国从事,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为州之佐吏。宋置员数各随州之大小。梁称部传从事,秩一班。北齐诸州亦置,视从九品。皆州郡自辟。
师友从事
官名。汉代州郡属员,为不担任实职的散吏。地位尊荣,署为从事而待以师、友之礼。三国吴州府亦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