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汉武帝为什么要追求“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传说。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记载过,大宛国盛产良马,流汗如血。说明古人口中的“汗血马”多半指的是大宛马。至于“汗血”,是一种寄生虫所致。

不过,汉武帝却曾经为了这种马,劳师远征大宛及西域诸国。让整个汉帝国付出了战争的代价,真的仅仅是为了马吗?

一、

汉武帝很喜欢良马。不过,他真的就是那种为了声色犬马而把整个国家拖下水的昏君吗?当然不是。再批评汉武帝的好大喜功,也不会把他想得那么蠢。

汉武帝对匈奴、对西域诸国的战略线路,铺设了几十年了,已箭在弦上,总有一天会射出去的。这跟有没有“宝马”没有关系。但从直接效果来说,寻找宝马。却是出征的好契机、好由头,是直接原因。

先来看看,汉武帝和汉朝,为了这几匹大宛宝马,付出了什么代价。

张骞通西域后,就有各国来使了。大宛诸国也派使者随汉使来到长安,送给汉武帝一些诸如大鸟蛋这样不实用的东西。武帝很开心。有人悄悄跟武帝说,大宛有好马在贰师城,藏起来不肯给汉使。武帝派人拿着千金和金马去向宛王购买贰师城的好马;但大宛国不缺钱,不想卖,汉使生气地椎破金马。宛中贵人也不高兴了,伏击杀死了汉使。

汉武帝是有仇不报非君子的人,便起用了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领属国的六千骑兵和郡国品行恶劣的少年好几万人,以这些兵力去攻伐大宛,预期到贰师城夺取良马。

但李广利的能力比卫青差远了。后果是,这数万人,一路上没有补给,等到达郁成城的时候,兵士只有几千人了,都饥饿疲乏。攻打郁成城,大败,死伤的人很多。李广利就只好带着部队撤退。往返花了两年,回到敦煌,士兵剩下不过十分之一。

汉武帝气得半死,大发雷霆,派使者拦守玉门关,说军人敢有入关者立即斩了他!李广利害怕了,因而留驻敦煌。这是第一回合。

汉武帝考虑到,连大宛这样的国家都打不下来,会被其他国家瞧不起,就不会附庸于汉朝了。于是乎,他赦免了囚徒步卒,增发了恶劣少年和边境骑兵,经过一年多,从敦煌出兵六万人,带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计算。他们多带粮食,兵器、弓箭等极为齐备。全国骚扰动荡,相继供应征伐大宛。

第二次出征,汉朝还增派甲卒十八万人到酒泉和张掖以北驻守,并征调大批粮草辎重供给汉军,驱车载运的人众络绎相连到敦煌。而授任两名会相马的人为执驱马校尉,准备在攻破大宛以后选取良马。

这一次,李广利队伍庞大,所至沿途各个小国无不迎接,拿出粮食供养军队。他们血洗了轮台国,并包围大宛的城池,攻城四十多天。大宛高级官员杀死国王毋寡,提着他的头,派人去见李广利求和。

大宛人放出他们的好马,让汉兵自行挑选。汉军挑选了好马几十匹,中等以下公马母马共三千多匹,而且立了大宛的新王,结束这场战争撤兵回来了。但回来的时候,又因为将吏们贪财,大都不爱护士兵,侵吞军饷,因此死亡很多,马也只剩一千多匹。

攻伐大宛两回,总共经历四年才告结束。两次战争的代价是,汉军数万条生命,不计其数的军费,倾尽天下之力的后援保障。以及在战争中倒了血霉的郁成城、轮台国和大宛人。

而这些,确实是为了大宛马而去的。

二、

某种意义上,这个马,又不仅仅是长得漂亮的马,更是在战争中重要的物资。

大宛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上第一个军马场,由霍去病建立。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另一方面,汉朝作为一个上邦大国,也需要维护面子——在当时,汉朝强,西域诸国就依附汉朝,给汉朝送来质子(作为人质的王子);汉朝弱,西域诸国就依附匈奴,甚至加入匈奴来攻打汉朝。

李广利这个无能将军被郁成城打败的消息,对汉朝的形势是很不利的;西域诸国将不再上贡,不再听从汉朝吩咐,而转身投向敌人(后来王莽跟西域多国翻脸,就是这个后果)。所以,汉武帝要不惜成本地展示大汉朝的肌肉。

三、

然而,这样理解汉武帝,仍然不够。

汉武帝的人格里,有深谋远虑、残暴猜忍的一面,但有更复杂的东西。包括迷信,迷信到了“脑残”的程度。

汉武帝喜欢祭祀,形成国家级的三大祭祀中心,这样大规模的“郊”和“郊祀”前所未有。他甚至还引入了越国巫术,并且在北征匈奴、南收百越、西征大宛的时候也用了占卜家预测。

须知,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求仙、追寻长生不老之道是出了名的。《史记·封禅书》里说,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李少君夸自己能“祠灶致物,炼化黄金”,他就信了;谬忌云“天神贵者太一”之说,他就去祠祭太一;少翁献鬼神方术,谓能以方术夜致武帝已亡之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他就加封少翁为文成将军;栾大说可招致神仙,他就在数月之间给他封侯、封将军、娶了大长公主,身佩六印,贵震天下。

更神奇的是,骗局被揭穿了,汉武帝还死不相信。李少君病死,汉武帝认为他是仙化升天了,不是死;少翁,以帛书喂牛制造假神迹,武帝发现是假的之后诛杀了他,但还在找新的术士;栾大,因为方术不灵验,武帝把他杀了,不妨碍他仍大规模地寻找新的骗子。

由此,汉武帝晚年伐大宛以求天马,不能忽略,他还有期冀乘天马登昆仑山寻西王母的用意。

在《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以及《前汉纪》当中,均有类似的记载:“长老传闻条支西有弱水。西王母所居。亦未尝见。条支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处。《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高万二千五百余里。”

多个细节互相印证,汉武帝对大宛有执迷,派人去大宛,求天马,都与他对西王母的迷信与崇拜不无关系。

也正因此,后世编出了无数汉武帝拜访西王母的传说。

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马,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都把天马与龙种、龙骨联系起来,还不是拜汉武帝之赐?

如果从“骑着天马去寻仙”这个意义上来说,汉武帝一无所获,倒真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如果从政治军事的出发点来看呢?武帝两次派人出征大宛,数年的征战、数万士兵的生命、普天下的民脂民膏,换来了一千匹良马,性价比如何?恐怕,也很容易有答案。

作为一代雄才大略(刚愎自用)、开疆辟土(独断专行)、又充满信仰(冥顽不化)的皇帝来说,没有人能够制衡他,举国家之财力去追求一个虚拟偶像,他也在所不惜。这是他的魄力,也是普天下人的灾难。

而其余的所有人,除了老实地做炮灰之外,无可奈何。

上一篇:饭不厌诈 下一篇:陈云的“十五字诀”
猜你喜欢
我的婚姻生活
我的婚姻生活的词语属性 拼音w de hn yn shng hu拼音字母wo de hun yin sheng huo拼音首字母wdhysh 我的婚姻生活的百科含义 《我的婚姻生活》是烟雨红尘连载的都市生活小说,作者是姚明狂。
心的归属
心的归属的词语属性 拼音xn de gu sh拼音字母xin de gui shu拼音首字母xdgs 心的归属的百科含义 《心的归属》是一款网页小游戏,使用鼠标即可进行游戏操作。
克拉姆
克拉姆的词语属性 拼音k l m拼音字母ke la mu拼音首字母klm 克拉姆的百科含义 克拉姆,男,是《绚烂舞踏祭》中的主角。
鱼妖的愿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临近一片湖泊,湖泊中有一只古老的鱼妖。传说中,这只鱼妖拥有非凡的智慧,人们都对它心存敬畏。有一天,一个困苦的农夫来到湖边,向鱼妖诉说他的贫苦生活和无法养活家人的痛苦。鱼妖被他的坚韧和真诚所打动,答应给予他一次愿望。农夫深感荣幸,他
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f xng fng chn拼音字母zhen fa xing fang chan拼音首字母zfxfc 阵发性房颤的百科含义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紊乱,房颤患者不协调的心房活动可以导致心房机制的衰退,并最终导致中风和死亡率的增加。房颤可以被细致
张福朋
张福朋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f png拼音字母zhang fu peng拼音首字母zfp 张福朋的百科含义 张福朋,字筱轩,女,1985年生于山西。2011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国书画文化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百宜乡
百宜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 xing拼音字母bai yi xiang拼音首字母byx 百宜乡的百科含义 百宜乡因大百宜张姓祠堂有匾“百忍堂”,示子孙“百事宜忍”,以此为处事之道。“百宜”因此而得名。后经演化,引喻天、地、人合一,百事皆宜。
体育经理人
体育经理人的词语属性 拼音t y jng l rn拼音字母ti yu jing li ren拼音首字母tyjlr 体育经理人的百科含义 “体育经理人”,英文为“Sports Manager”。是指体育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具备体育职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职业能力,成为符合新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的体育商业
黑额鸻
黑额鸻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hng拼音字母hei e heng拼音首字母heh 黑额鸻的百科含义 黑额鸻属于鸻形目、鸻科,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
雪丝牛肉卷
雪丝牛肉卷的词语属性 拼音xu s ni ru jun拼音字母xue si niu rou juan拼音首字母xsnrj 雪丝牛肉卷的百科含义 雪丝牛肉卷是雪丝和牛肉做成的食物。
茶忠旺
茶忠旺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zhng wng拼音字母cha zhong wang拼音首字母czw 茶忠旺的百科含义 茶忠旺,男,彝族,1965年7月生,云南巍山县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云南省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恃才矜己》来历意思解释
恃:依赖、依仗;矜(jn今):自夸。自恃才能、骄傲自负。又作“恃才扬己”。为《隋书》作者对隋炀帝的评价。隋炀帝的事迹参见“鱼贯而出”条。由于他在位期间仗恃国力富强,骄奢淫逸,不听劝谏,最后导致农民大起义,国破身亡,因此《隋书》作者说他是:凭借国家富强,贪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