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八里桥之战:见证纸糊的清军


与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清朝和英法联军都“正视”了对手,拿出了看家的本领和军队,在中国的京畿重地,测验了各自的成色。

1.悲剧预演

双方陆军在1860年的第一次碰撞,发生在英法联军从北塘进攻大沽口路上,即新河之战。根据英法联军参战者的记录,蒙古骑兵头戴两条动物尾巴装饰的帽子,排出了2000米长的人墙。

无法忍受炮火伤亡,开始骑兵冲锋的清军,先是攻向英军第3团,被排枪击退,又转向第4旅,还是被挡在阵地前无法寸进,只能撤退。

当8月12日的战斗结束后,方圆几公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清军骑兵的尸体,军官们指着地上强壮的尸体说,他们只是缺乏正当的操练。此战,英军死1人,伤19人。

清军的统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面对这样的战绩,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就是,8月12日的新河之战,清军只以2000人迎敌,兵力远逊于多达8000人的洋兵,而且,在大沽口防区1万兵马中,真正的蒙古骑兵只有2000—3000人,其余多是缺少训练的绿营新兵和早就废了的京营兵。

所以,僧格林沁还是憋着劲要给曾经的“世界最强骑兵”找回面子,认为在陆战中,自己完全没有必要畏惧远道而来的英法蛮夷。

在战争号令发出之后,整个蒙古草原到处是调动军队的传令兵,哲里木盟马队1000,卓索图盟马队2000,昭乌达盟马队1000,察哈尔骑兵5000,陆续赶到北京。

9月18日中午,4000名法军和4000名英军行进到通州张家湾,在行军中遭到隐蔽在树林中的清军炮火伏击,随后,3000名正牌蒙古骑兵对行进中的联军发动了冲锋。

从草原上匆匆调来的蒙古马没有听过如此巨大的声响和爆炸的火光,在英军反应迅速的几百支格里芬火箭轰击下,互相冲撞,乱作一团,根本就没摸到敌人的边。

此战,英军死1人,伤17人,法军只有17人受伤,而清军伤亡1000余人。张家湾之战,就这样凄惨地落幕了,也为之后八里桥的悲剧做了预演。

2.彻底崩溃

1860年9月21日,3万名大清朝所能搜罗到的,最后的满洲、蒙古的精锐步骑兵,在八里桥桥头,排出长达5公里的弧形阵线。清军骑兵排成密集队形,放开马力奔驰而来,除了震耳的马蹄声,阵中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包括指挥的声音,全部服从于军旗无声的指挥。

八里桥战场正面宽度不够,清军骑兵都是200—500骑一队,发动冲锋,而且他们的主要装备是火枪和马刀,而非有可能对付刺刀方阵的长矛。

在连续的“自杀式”冲击之下,尽管清军往往采取冲进射程内以火枪对射的打法,过于凸前的法军步兵仍几乎支持不住,几个阵地竟然让部分勇敢的清军官兵冲入,但是肉搏能力渣到极致的清军骑兵,竟然在近身肉搏中不敌法国人的刺刀,根本没有形成突破。

英国人的大炮迅速转向支援,锡克骑兵发动了标准的欧洲式枪骑兵冲锋,如墙而来的长矛轻而易举地刺穿了蒙古骑兵的阵列,装备着左轮手枪和马刀的英国胸甲骑兵也加入了战场。

在大炮轰击下,联军步兵排成刺刀阵开始向前推进,战斗进入最后的阶段。在河边英军第15旁遮普步兵团在2门榴弹炮配合下,粉碎了300—500名身穿黄色马褂、打着黄色军旗的清朝皇家禁卫军反击。

身穿黄马褂的清廷皇家禁卫军排着10几列纵深的笨拙方阵,扛着火绳枪,顶着英军的炮火齐步前进,甚至试图以白刃战阻挡联军,直到法军全部上刺刀,向八里桥做最后的冲锋,如英国人所赞,“好一场白刃战”。

曾经被炮火打散又多次重整的八旗禁卫军在刺刀面前迅速崩溃了,丢失了10门火炮,帝国的首都向侵略者敞开了大门。

3.技不如人

战后,法国人巴赞库尔称赞说,中国士兵,特别是蒙古士兵,表现勇猛,无可非议。然而,近代战争中只有勇猛是不够的。

在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骑兵使用的是150斤拉力的强弓,到了皇太极时代,满蒙骑兵可以使用120斤强弓,就是到了康熙乾隆时代也可以使用90斤拉力硬弓。而到了咸丰年间,很多接近内地的盟旗已经以耕地为主,而这次征调的蒙古骑兵实际上都是各个王公手下的农牧民,根本不是脱产的正规军,这些蒙古人和马都没有受过训练,乘马上了战场甚至会因为巨大的爆炸声而受惊。

同样,由于蒙古草原长期的和平和喇嘛教的传播,普通蒙古人的骑射本领已经下降到了惊人的程度,多数牧民只能使用拉力为20—30斤的弱弓,既没有射程,也没有穿透力,更加没有射速。

另一部分“精锐”则因为距离文明更近而改用火枪,但欠缺训练的现实,使得他们马上肉搏的能力也退化到惊人的程度,因此,当他们面对印度锡克骑兵时,除了凭借优异的马术逃跑之外,完全没有可称道之处。

战斗结束后,联军共缴获27门铜炮,大量火枪、大刀、长矛以及其他武器。另外还有数千个装得满满的箭袋,这些箭此后一连好几天,都被充作联军营地篝火的燃料。

其中,那27门铜炮在战斗中一直持续开火,可他们的炮弹没有一发落在联军头上,都打在了树梢上。

这部分“精锐炮兵”的表现,其实在之前的俄国驻华使节的眼中已经看到了预兆。

这位使节受邀参加观摩北京禁旅八旗的大会操,他看到八旗的“精锐炮兵”点放大炮后,炮弹落在了不远处,作为仲裁的清朝大臣只是看了看,就宣布射击合格……

另一个笑话下令清点八旗的武备,发现武库中存放着康熙年间制造的鸟枪,经过演放之后,得出结论,这支100多岁的“老爷爷”质量要比咸丰年间新造的火器质量更好……

哪怕是这样的“精选”火器,联军的军医也非常喜欢,因为他们发现清军的鸟枪子弹在打中身穿呢子军装的联军士兵时,往往只有白光一闪,擦破一点油皮,而不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此战,英法联军伤亡极其轻微,却打光了几乎全部的弹药,只能停下来等待天津运来的补给。

轻微到什么程度呢?英军死2人,伤29人,法军死3人,伤18人。

上一篇:“恩格玛”密码与不列颠空战 下一篇:对日寇最后一战的漂亮一仗
猜你喜欢
《结绳而治》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以简朴古拙的方法治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 ●《易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书契:文字。夬(guai): 《易》卦名。夬的卦象是竹与刀,古人创造文字,用刀刻于木简或竹
阔叶早熟禾
阔叶早熟禾的词语属性 拼音ku y zo sh h拼音字母kuo ye zao shu he拼音首字母kyzsh 阔叶早熟禾的百科含义 阔叶早熟禾(拉丁文:Poa grandis Hand.-Mazz.)是被子植物门禾本科下早熟禾属的一个物种,该物种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维西、贡山、德钦)。生于
《轻拢慢捻》来历意思解释
拢:用指头在乐器弦上按捺。捻:弹琵琶的一种指法。形容弹奏乐器时动作轻盈从容。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和时
和时的词语属性 拼音h sh拼音字母he shi拼音首字母hs 和时的词语解释和时[ h sh ] 适应时令。 和时的百科含义 hé shí ㄏㄜ ㄕㄧ 和时(和时) 汉 适应时令。《汉书成帝纪》:“教化流行,风雨和时。” 和时的详细含义 适应时令。《汉书成帝纪》:“教化流行,
成层现象
成层现象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cng xin xing拼音字母cheng ceng xian xiang拼音首字母ccxx 成层现象的百科含义 成层现象(epidermal stratification) 群落内不同生物类群占据不同的高度空间,它是各种群间和自然环境与种群之间相互竞争相互选择的结果,是群落结构最直观的基本特
萧斧
萧斧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f拼音字母xiao fu拼音首字母xf 萧斧的词语解释萧斧[ xio f ]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 萧斧的详细含义 古代兵器斧钺。萧,通“肃”。《说文艸部》“萧,艾蒿也。从艸,肃声”清段玉裁注:“与肃同音通用。萧墙、萧斧皆训肃。”按,因斧鉞用于刑罚
把他换做你
把他换做你的词语属性 拼音b t hun zu n拼音字母ba ta huan zuo ni拼音首字母bthzn 把他换做你的百科含义 《把他换做你》是台湾歌星孟庭苇所唱单曲一首。收录于专辑《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阻燃面料
阻燃面料的词语属性 拼音z rn min lio拼音字母zu ran mian liao拼音首字母zrml 阻燃面料的百科含义 目前主要的阻燃面料有:后整理阻燃面料,如纯棉、涤棉等;本质阻燃面料,如芳纶、腈棉、杜邦凯夫拉、诺梅克斯、澳大利亚PR97等。
灾难级
灾难级的词语属性 拼音zi nn j拼音字母zai nan ji拼音首字母znj 灾难级的百科含义 灾难级是一种专为快速进攻战而设计的攻击型战列舰,其大型能量炮射程与跟踪速度加7.5%。
沉思翰藻
沉思翰藻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 s hn zo拼音字母chen si han zao拼音首字母cshz 沉思翰藻的词语解释沉思翰藻[ chn s hn zo ] 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沉思翰藻的词语出处 《文选》
通神膏
通神膏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shn go拼音字母tong shen gao拼音首字母tsg 通神膏的百科含义 通神膏是出自《博济》卷三,主治眼生翳膜,赤脉胬肉的一种药膏。
肉炒茄子
肉炒茄子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cho qi zi拼音字母rou chao qie zi拼音首字母rcqz 肉炒茄子的百科含义 肉炒茄子是由茄子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属于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