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狐仙报恩


人生故事狐仙报恩

从前,明月山上有一家姓刘的猎户,祖辈都是以打猎为生。到了刘云顶接过父辈的猎枪,家里已经是四壁通风,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了。是他的枪法不好打不到动物吗?恰恰相反,他的枪法百发百中,几乎没有一个动物能够从他的枪口下逃生。后来,只要是刘云顶拿枪出家门,几里地之外的动物就逃避得远远的。不幸的是:刘云顶的妻子生下儿子刘生之后不久,她的双眼就渐渐失明了。刘生呢,长到15岁了还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儿来。可想而知,刘云顶心里是有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刘家后继无人了,有个好心人对刘云顶委婉地说:“太阳升上最高点就要往下落了。你的枪法太好了,动物们见到你就闻风而逃,莫不是也到了顶峰……”后面的话儿压住故意不说,让他自己去领悟。刘云顶听了马上说:“看来老天爷叫我改行了,从今天起就不再打猎了。”他说到做到,当时就砸了猎枪。他家没有土地可种,怎么养活老婆儿子和自己呀?别无办法,他只好去钻洞子当挖煤炭的苦工。儿子刘生呢,去讨饭,家里是瞎眼婆娘守草屋子。

刘云顶不打猎了,远走高飞的动物们又陆续回归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动物多了引来了虎狼等大动物捕食弱者。有时候,小兔子之类居然跑到刘云顶家的草屋子里来过夜。瞎眼婆娘看不着小动物也就不管,刘生看到了不但不赶走它们,反而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其中就有一只小白狐,刘生还以为那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呢,因此对小白狐特别关爱,几天要是看不到小白狐,心里就不是滋味,去讨饭一点也没有精神。夜里做梦,也多是在梦中与小白狐在一起玩。

这天,刘生去讨饭经过老鹰岩洞下面,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歇息。刘生也正想歇息一会儿,随地坐了。“你就是刘生吗?”老太太问他。“对呀,我就是刘生。”刘生很惊奇地反问:“老人家,你怎么知道我叫刘生呢,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你噢!”

老太太笑容可掬道:“你没有见过我,可是你爸爸见过我哟!你爸爸枪法好,人品也好,我劝他不要打猎了,他就砸了猎枪。他要是不砸猎枪,也许……”她停下不说了。刘生听得兴味盎然,就要追根问到底:“也许怎么样,不打猎了还不好吗?爸爸说过,打猎要伤害许多性命。”老太太点点头,伸出双手让刘生看。刘生一看她哪里有手啊,两只手臂像两根枯树枝。她说:“这是仇敌把我害的。要是你爸爸还有猎枪,仇敌就不敢胡作非为。”刘生不说话了,心里说:我爸爸就是没有砸猎枪,也不能帮助你用猎枪杀人呀!老太太看出了刘生的心思,笑呵呵道:“我知道你也是个好人!我与仇敌迟早有一场生死之战。如果说我有个不幸,请你照顾好我的儿子。”刘生不假思索就答应了:“老人家,请你放心,我一定能够办到。”他正想问你的儿子是谁呀,我照样没有见过呢!老太太说:“我没有什么可谢你的。你就用岩洞里的滴水,给你妈妈洗眼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她的双眼就能复明了。”刘生高兴得蹦跳起来,对天大吼:“妈妈——,你的眼睛有治了——!”他这一大吼吓醒了妈妈,推他说:“哎呀我儿刘生,你终于能够说话了?!”原来,这是夜里,刘生在梦中说话呢!

刘生清醒过来,讲了梦中之事,让刘云顶老两口惊喜交集,抱头痛哭。儿子能够说话,而且能够讲出梦中完整的故事。那个老太太有可能是个神仙!既然如此,那么用老鹰岩洞的滴水能够治好眼睛就可能是真的了。

天放亮之后,刘云顶不去挖煤,刘生也不去讨饭,父子二人吃了早饭就往老鹰岩方向奔去了。父子俩快到老鹰岩的时候,前面传来了动物惨烈的叫声。接着就见那只小白狐没命地奔跑过来,刘生对它吼了一声。它先是愣头愣脑地看了看刘生,随后就跑到他身边哀鸣。刘生见它满身是血,身上有多处伤,赶忙把它抱起来。与此同时,刘云顶看到前边林子里有一只大花豹正与一只白狐狸在激烈地打斗。他跑过去一看:大花豹咬着白狐狸的脖子,白狐狸为了拖延时间让小白狐跑得更远、咬着大花豹的耳朵宁死不放,显然是大花豹占了上风。对那只大花豹,刘云顶一见就分外眼红。因为,大花豹咬死了山民们家的许多只猪和狗,可以说是作恶多端。刘云顶与它斗了两年,最后它还是溜之乎也!今日在这里相见,刘云顶当然不会放过它。这时,大花豹看到刘云顶来了。它想扔下白狐狸逃走,可是白狐狸还紧紧地咬住它的耳朵不放,根本就跑不了。刘云顶赶到后,拿起石头就对准大花豹的头部猛砸,很快就流出脑浆来了。那只白狐狸呢,露出对刘云顶感激的目光渐渐断了气。刘生抱着小白狐赶到后,小白狐对着白狐狸叫着不走。父子俩这才意识到这是母子关系。想到刘生梦中的事,那么这只白狐狸可能就是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了。它的两个前爪子真的是断了,梦中的她就没有手。小白狐呢是公的,这就是白狐狸它的儿子了。

刘生在梦中向狐老太太承诺了,这会儿就要好好对待小白狐。这时候,刘云顶才发觉到老鹰岩来取水治眼那装水的壶儿还没有拿来呢,他们倒好像是专程来救小白狐、又打死大花豹的。父子俩商量后决定:把白狐狸就近埋葬,把大花豹扛回家用它的肉给小白狐吃了养伤。这只小白狐如果放在野外,那是活不了的。

父子俩回家后,马上用盐水给小白狐清洗伤口,随后用干净布给它包扎好。喂养它的时候,小白狐只是一个劲地惨叫,什么东西也不吃,这可急坏了刘云顶。刘生说:“爸爸,小白狐它是不是想吃花豹肉呢?”

刘云顶说:“那就试试看吧,反正是给它准备的豹子肉。”父子俩就动手扒豹子皮。豹子皮还没有扒完,那股血腥味就刺激得小白狐极为兴奋,马上就对豹子肉啃吃起来。咬死它妈妈的仇敌之肉,它想一气吃完了才解恨!几天之后,小白狐把豹子肉吃完了,它的伤也全好了,活蹦乱跳的十分可爱。父子俩这才拿着壶儿到老鹰岩洞去取水给刘生的妈妈治眼病。

到了那儿,父子俩进岩洞一看,哪里有一滴水呀!只好扫兴地出来。这时,忽然听到小白狐的叫声。原来,小白狐不知什么时候偷偷地跟随来了,它正在岩洞上面一丈高处的石壁小平台上站着呢。那儿有没有水呢,上去看看就知道了。于是,刘生踩在爸爸的肩膀上,正好能抓住上面的一棵小树。他上去看了大喜!原来,石壁上有一个碗口大的小洞,真是装了许多水呢!刘云顶把那个壶儿拿给刘生取水,那水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了一壶儿。这水到底能不能治眼病呢,拿回家去试试就能得知。

说来真是神了。刘生的妈妈用那水擦眼,水一滴到眼眶里就感觉特别舒服。七天后,刘生的妈妈感觉到眼前有光亮;到了七七四十九天,果然双眼完全复明了!全家人真是大喜过望。刘云顶对儿子刘生说:“看来我们是得到了狐仙的帮助,天机不能泄露哟!你对谁也不能讲这事,还得装几年哑巴,照样去讨饭。我呢,还得去钻煤炭洞子下苦力。我们不图发什么财,只要你妈妈能看到东西,我就心满意足了!”刘生点头答应了。

小白狐在刘生家与刘生相处一些时间后,就回到野外去生活了。这让刘云顶一家人省心了许多,因为不能让别人看见小白狐,更不能讲它的来历,它到底是野物,不能在家里关起来生存。刘家人常挂念着小白狐,不知道它现在生活得怎么样。

这天,刘生出外讨饭,听着了小白狐的嘶叫声,他忙寻声而去。原来,是几个外地猎人不知在哪儿捕捉了小白狐,把它用一个网子装着。刘生就比划手势对为首的大胡子求情,要求放了小白狐。

大胡子理解为这个哑巴要买走小白狐,问:“你买这小家伙做什么呀?”刘生往天上一指,意思说:你如果要伤害这小白狐,老天爷会惩罚你!大胡子摇头说:“你想用它的皮子做帽子?不行。它的皮毛少了。”刘生就往地下一指,还跺脚。意思说:这地方不是你们来打猎的地方。大胡子笑道:“你想要用它的皮子做一双靴子?它的皮毛少,更做不了。”刘生就拍胸脯,意思说:你还有没有良心,这小动物也想伤害?大胡子就动怒气了,说:“你这哑巴就是不听话,它的皮子做帽子都做不了,怎么能做一件你穿的皮衣啊!”刘生也被他激怒,猛拍屁股,意思说:你完全是在说屁话,你懂了我说的意思吗?

这一回大胡子乐意了,说:“噢,你要用它的皮子垫着屁股坐啊?这好说好说,皮子大点可以,小一点呢还是可以。不过,你得给我钱呀,我不能把它白白送给你。”说完,就吐出一口浓痰在地上。刘生走过去,见那是一块银元,哪里是浓痰哟!把钱捡起来给了大胡子,提着小白狐就走了。那几个人全看得呆若木鸡,分明是一口浓痰,怎么变化成了钱呢?他莫不是个神仙变化成的人哟!所以任刘生离去。

刘生又救了小白狐之后,就开始走好运了。东20里有个陶员外,西20里有个孟员外,两个员外快成儿女亲家了,可是近期发生了变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孟员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安家立业,小儿子与陶员外的独生女儿订亲,等到秋收后就要喜结良缘了。不料,陶小姐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的皮肉溃烂,许多名医去了还是医治无效。

孟员外得知详情之后就毁了婚约。于是,陶员外在各个路口张贴告示:谁治好了女儿的怪病,谁就来当上门女婿。这告示许多人看到了都只摇头不说话儿。因为,能够治陶小姐怪病的人那肯定是名医中的名医,这样的人还不是一大把年纪了吗?根本没有年轻人的份儿。许多人认为,陶员外那告示贴了等于是没有贴,根本找不到那样的上门女婿,陶小姐死定了。所以,告示贴出快一个月了,还没有一人上门来给陶小姐把脉诊病,她还不死定了吗?

这天,刘生去陶家庄园讨饭,在大路口眼看着风把那求医告示刮落下来。他不识字,只觉得这纸上的字很重要,就捡起来拿到庄园去交给识字的人。他怕把纸上的字弄坏了,就双手提着告示贴在胸前,等于是提着告示让人看着进庄园。他还没有进庄园,早有人风风火火地跑去报告给陶员外。说:“员外,好消息,有人揭榜来给小姐治病了。”陶员外不问来者是谁,高兴地说:“王管家,快请!”

王管家来到庄园大门口迎接,见是讨饭的刘哑巴来了,热情一下凉到冰点。因为刘生来此讨饭多次了,许多人都认识他。王管家很生气,心里说:你这哑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讨饭就讨饭嘛,你把告示扯下拿来做什么?就对刘生讥讽道:“哑巴,你不讨饭了,是来给陶员外当上门女婿吗?”刘生看也不看管家一眼,脱口而出:“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惊得王管家说不出话儿来,这哑巴怎么不是哑巴啦?看来不敢怠慢,说:“请请请……员外叫我来迎接你呢!”接着,王管家就向刘生介绍起陶小姐的病情来。

陶员外见了刘生后,心里也在犯嘀咕,这讨饭的人有什么本事能治病?王管家观言察色后说:“我刚才与刘生一阵言语,想来他真有些本事。让他吃饭后再看小姐的病情吧。”陶员外点了头,挥手让管家去办理。他心里的主意是:如果吃饭后这刘生对女儿的病情无可奈何,那么赶快叫他走人!王管家这时候是多么希望刘生能治好陶小姐的病,可以说他没有退路了。告示这主意是王管家给陶员外出的,当时陶员外还不同意,他实在是舍不得把女儿嫁给一个老者。但如果说不给予人好处,人家就不肯下真药,想来想去还是救女儿要紧,方才答应了。告示贴出去后,没有谁敢来治病,陶员外又对王管家很不满意,说他办事效率不高,没有把告示贴到城里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事。

终于等到刘生来了,在庄园门口还讥讽他,现在只得好好招待他。因此,王管家先带刘生去洗澡,然后换衣,最后才是陪着他吃饭。

吃饭的时候,陶员外还来给刘生敬酒。这时候他见到刘生那可是真高兴啊!原来,刘生洗澡后穿上了管家给的好衣服,看上去十分英俊,心里说:他真要是我的女婿多好啊!再想到女儿的怪病,心里又凉了。

管家还是想当着主人的面问刘生对治病有多大的把握。他没有找到适当的机会问话,刘生却自己说了:“吃饭后,我就到外面去寻找药物。”陶员外一听有门,“好好好!王管家陪你一同去”刘生说:“不用不用,不麻烦王管家,我自己去就行了。”

刘生哪里是一个人寻找药物啊,他是想溜之大吉。王管家介绍陶小姐的病情时,刘生才知道那张被风吹落下来的纸是怎么一回事。他没有那么大的本事给陶小姐治病呀!只好见机行事吃了饭再说。他从陶庄园出来,就往山里回家的方向奔。走到无人看着他的时候,那只小白狐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挡住了去路。

刘生惊喜道:“小狐仙,我有难事啊,你能帮助我吗?”他对它讲起了今天的事。小白狐点点头,好像懂了,在路边咬着一种草不放。刘生说:“就是这种草能治陶小姐的病吗?”小白狐又点点头。于是乎,刘生就扯了那种草药拿到陶员外家,马上煎熬了给陶小姐喝。真是神丹妙药,第二天陶小姐就能下床走路了。七天后,怪病完全治好了。

王管家就来个顺水推舟当红娘,择了良辰吉日让刘生和陶小姐成亲。刘云顶夫妇呢,从山里搬到陶家庄园过晚年的好日子了。狐仙知恩报恩,成为流传的佳话。

睡前故事狐仙报恩

大宋年间,秀才举人们三年一考。这一年又是大比之年,包公和书童包兴带足了衣服银两,直奔京城而来,一路上风尘仆仆。这一天,老包和包兴走到一个山沟里,忽然间乌雷闪电,大雨就下来了。老包说:“今儿的天气怪呀,早晨咱们起床的时候还晴天大日头,怎么走到半路上下起这么大的雨来?”其实这是个老狐子带着一个小狐子在修炼,他们修炼五十年一小劫,一百年一大劫。这一年正是大劫来临,雷公要抓他们。老狐子跑了,剩下小狐子跑不了,就躲在了包公的袍子里。天上的雷公电母闹腾了一阵,也没抓住小狐子,又不敢惹老包这文曲星,也就走了。包公救了小狐子一命。

小狐子回到家中,就对老狐子说:“你跑了,光剩下我了,多亏人家包公救了我,如今他们赶考连个马匹也没有,看能不能给他个坐骑。”老狐子说:“不用,他们慢慢走也就走到京城了,不过,他们这一路劫难挺多,你要想报答,就跟着他,别让人害了他就行。”“行。”这个小狐子就去了。

这一天,老包和包兴走得天晚了,见前头一个和尚庙。包兴说:“咱别走了,就住在这庙里算了。”包公说:“行。”包兴就上前敲门。一会儿,人庙里出来一个大汉,满脸胡子,胖得不像个样子,一开站就问:“干什么的?”包兴说:“俺们要住店。”大汉说:“这儿不是店。”“不是店也请行个方便。俺们是上京赶考的,你看天黑了,这地方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总不能让我们在荒郊野外过夜吧!”这汉就想:他们是上京赶考的举子,肯定带着不少的银子。他就起了不良之意,对包公说:“行,你们住下吧!”就把包公和包兴让进来,安置好了,他就出来了。

这个大汉出来以后,准备了熏香,等包公包兴睡下了,他就用熏香把二人给熏昏了,然后进屋把色公装银子的包袱拿走了。

包兴醒了以后,一看没了包袱,他就去找和尚,一出门正碰见开门的大汉。包兴说;“俺们的盘缠在你这里不见了。”大汉说:“我不是和尚。”包兴说:“你不是和尚怎么是和尚打扮?”“我喜欢这样打扮。”其实这是个无恶不作的地痞流氓,寺里原先有两个和尚,他来了以后把人家打跑了,他就占下了这个庙,在这儿发不义之财。他拿了包公他们的银子,老包他们急得不行,可没办法,他们出了庙门往前走。

在路上包兴一边走一包说:“肯定是那个人偷的。”这时候,小狐子跟上来了,她一听这话,就去找那个人要银子。她去了,那个人上跑了,一打听,说那个人就在前边住着那家人还是一个好过主儿,就是这人好偷好摸不干正事。小狐子说:“好,今天我就度化恩公住到他家,把他家的银子偷了。”

老包和包兴 路上走啊,走啊,天黑的进修走到了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就是那个大汉的村,包公他们上前去借宿,那人他侈来开门了,说:“你们想住,我这可没好房子。我家东南角上有两间屋子,可就是凶,你们要胆大就去住。”老包说:“我们不怕凶,我是一个穷赶考的书和,还怕什么?”老包他们就住下了。

到了鸡不叫狗不咬的时候,就听院里叮当当、叮当当乱响,老包说:“这是哪儿敲锣打鼓呢?”开门一看,什么也没有,过了一会儿,叮当当,叮当当,响 声进了他们的屋。其实这不是凶,这是财主家得来的不义之财,每天黑夜在院里叮叮当当地乱碰乱撞。小狐子就把这些银子领进了老包他们的屋里了。

民间故事狐仙复仇

河北遵化道台衙门,有一个庞大的后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假山重叠,流水潺潺。傍有一个大池塘,池塘中心是个亭台,九曲桥弯弯绕绕直达亭台。院内花红草绿,小鸟啁啾,老鼠、蛇、山鸡,许多小动物栖息其间。据传,有一千年老狐蛰居院中,已能化成人形。有时是位须眉皆白的老者,有时是老婆婆,有时又是眉清目秀的小相公,有时是飘忽一现的女子,如七仙女降临院中。白天院中寂寂,一到晚间,就是老狐一家的天下,阴森森无人敢去后花园游玩

狐,素有仙人之称,后花园院内的狐仙,据说都很懂礼貌。逢年过节,常有小银孝敬,还有几盘时令鲜果。惯常与人交往的是那位须眉皆白的老者,言谈举止爽朗文雅,很讨人敬爱,因此,遵化历任道台,都与狐仙交好,和睦相处。一晃几十年过去,丘公调任到遵化任道台。丘公山东诸城人,出身行伍,因平叛有功,被委为道台。丘公五十开外年纪,生得英武挺拔,血气方刚,他带着一家二十几口,来到遵化道台衙门,前任道台已做好移交手续,待丘公接任后,临走,丘公见他欲言又止,就问前任有何相托,尽管直言。

衙门内有一个偌大花园,丘公可能也早有耳闻!前任道台说。

衙门有个花园,这有啥奇处?丘公说。

花园内有一狐仙居住,是付了租金的,平时也懂礼貌,知书达理,还望丘公能善待之。前任道台诚挚地托咐说。不想丘公哈哈大笑: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人世间真有狐仙?

有的,有的,丘公你以后就知道了!

好!好!如真有狐仙居此,我也一定礼貌待之。丘公口里如此说,心里很不以为然。

数日后的一个傍晚,丘公正在观看一把龙泉宝剑,蓦地有人敲响了门。笃笃笃轻轻三声,丘公随手打开门,见一须眉皆白的老者出现在门口,一见丘公,忙将双手一拱,说:丘大人好,小的胡三,特来拜访!

胡三,我好像不认识你!丘公瞥了老者一眼,淡淡地说:找我有事?

无事,无事,我是丘大人近邻,租了道台衙门房已住了几十年啦,这是三年的租金!老者抖开黄色包裹,两只偌大的金元宝放到了桌子上。见黄灿灿的金子一百两,丘公也奇了,他一愕后又问:住哪几间屋里?

我一家就住在花园假山后,这黄金丘公这才猛然记起,是老狐?丘公也奇了,两眼炯炯有神地盯了老人几眼,心里琢磨:人耶?狐耶?确实一时难定。

狐仙还是彬彬有礼地说:告辞!双手一拱,双脚踅出门外,只一晃,就不见了踪影,害得丘公一夜好想

清晨,丘公腰挂龙泉剑,来到后花园细察,他要弄个明白。正逢清明时节,清风徐徐,一园花木生气盎然,鸟语花香,蜜蜂嗡嗡,假山、池塘、流水,一派勃勃生气的景象。丘公兜了一圈,一走走到了围墙旁,正要拉开小门出园而去,只见昨晚来访的那位老人,正向小院门匆匆走来,蓦地,两人扑面相逢。

丘大人,有闲来敝居!老人忙说。

我来回拜,正寻不到你家居处,正好正好,就去你家看看吧!丘公故意如此地说。

老人大喜,忙说:好,请随我来!两人来到一假山旁,老人头一低,钻进假山洞里,回头招呼丘公说:有劳丘大人了!丘公也想看个究竟,把头略一低,也钻入山洞。转过两个弯后,突然,面前一派光明,犹如到了另一个天地之中。丘公一呆,心想:想不到假山这一边还有如此去处!这时,老人已打开两扇满是铜钉的大门,说:丘大人,请进!

走进大门,一眼望去是高厅大厦,丝丝仁纹的石板路,厅堂很宽敞,摆设着全套红木家具,古色古香。厅堂后开着一个小门,后院人影晃动,男女之声不绝于耳,还是一个大家庭。老人立即吩咐下去,贵客来了,准备招待。侍者奉上香茗,没聊几句,一桌丰盛的酒菜须臾间已摆上了。菜肴全是山珍海味,有好几味菜丘公还是头一次尝到。酒至半酣,老人的妻子出来相见,老人向丘公介绍说:这是拙妻!丘公笑了笑,又有儿孙辈陆续拜见,喊丘公为丘爷爷!最后是媳妇、孙女拜见,一个个都生得天姿国色,端庄,大方。丘公眼睛都看花了。酒是琼浆,清甜爽口,醇香四溢。这餐酒直喝得丘公曛曛然,最后老人将他送回寝处。

丘公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回忆晚间奇遇,像似梦境一般。丘公忙完公事,常赴朋友私宴,无意中他就说及这桌酒菜,和狐仙的美貌,害得他的一些友人和同僚也都想见见狐仙,纷纷前来回拜丘公,每次来都要丘公陪着去后院转转,但是,只见花木,哪见狐仙。如此几次,狐仙也烦了。一天晚间,老人来辞丘公,说:因家中人员增多,住宅太小,今已另租了一处,几天内搬迁出去。丘公说:你不是付了三年租金了?又说,难道我丘某不好相处?

非也。实是人丁有增,男女混杂,住处太小,不好再住下去了。租金算了。老人再次说明道理。

丘公沉思后问:何时搬走?

老人弯腰,说:三、五天就可搬完。

经过两天准备,丘公暗中备齐了许多硫磺、火屑、干柴之类易燃之物,半夜子时,喊了十几名衙役,丘公亲自指挥,将这许多易燃物品全堆放在假山四周,倏地举火引燃,兀地一片火光,自烧到天明才熄灭。丘公悠哉游哉来到后院,在假山旁四处察看,焦臭味儿扑鼻而来,大小狐狸死伤无数,叫衙役捡到一处堆放,共有九十多头,有的烧成焦炭一般,有的焦头烂额,重伤的也都奄奄一息,正捡点间,老人从围墙小门匆匆而入,一见如此场面,脸色大变,猛跨几大步,来到堆尸处,围着尸堆转了几次,站起时已扭曲了脸形,他踉跄着脚步,来到丘公面前,用手指着,颤抖着声音说:丘、丘公,我与你无冤无仇,你因何杀我全家?丘公坦然地答:你是异类,又非人类,变人作怪,搅惑人心,死何足惜!

你、你还有人性吗?老人接着又说,我去了新宅一趟,已与你说过,几天后就搬走,你因何还要下此毒手?像你如此恶心肠的人,也决无好下场!

丘公听后吼道:大胆!住口。你这老东西,也活得不耐烦了,啰嗦啥,还不走,连你也一锅端!丘公刷的一声,抽出龙泉剑来。

好,我走!你等着吧!老人一晃而去。

哈哈哈!丘公见老人怕了哈哈地狂笑起来。

光阴如白驹过隙,一晃数年过去,丘公已升巡按,调到山东老家地面上做官。那是明末崇祯年间,天下大饥荒,农民军遍地烽烟,群雄割据。丘公遵朝廷旨意,又兼任了总兵职务,手下军马十几万人,辗转数地,剿、抚各地造反义军,因天下大乱,东平西又反,丘公疲于奔命,还要受上司责骂,说他平叛不力。丘公心里很烦,他手下许多心腹将佐,也叫丘公独立为王,省得听人指斥。丘公还不敢贸然造反。一天,丘公闲暇无事,在街巷间漫步,一位算命先生手擎一白布幌子,自号铁口,迎面而来,兜头碰上丘公,直着眼看了会儿,忙跪倒在地上,倒头就拜,口称:万岁!丘公一愣,急忙上前扶起,止住说:岂可胡言乱语!

小的阅人多矣,今天才见到真命天子,你双手悠长,两耳垂肩,面上龙嘴星鼻,双目灵光闪闪,威武英俊,是万岁无疑!算命先生说完,跪倒又拜。丘公心里一动,又说:切莫多言,跟我回营细说。因他的心腹将领都想封王拜相,早有拥丘公称王之心,今听算命先生也如此说,正合心意,于是就一锤定音,扯起旗号,丘公也反了。算命先生年近不惑,正当壮年,丘公拜他为军师,为丘公出谋划策。军师第一策如此说:造反对朝廷来说,就是谋反,为了防止朝廷知道诛杀家属,赶快将合家老小,连同近亲,都迁来军营中,以防不测!

丘公频频点头,深以为然,立即照办。

军师第二策又说:要想夺取天下,无非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人和已占,只是地利不对,一旦朝廷来剿,这里,我们无险可守,上九宫山去,再慢慢地发展壮大。丘公颔首,认为不错,一声令下,军马开上九宫山。军师第三策又说:扫平近地烽烟,为我所用,也清理了外围,有利攻守!

丘公言听计从,立即派出大将,将近地一些大大小小的群雄割据者一一剿平,并入自己队伍。眼见地盘扩大,队伍增多,兵强马壮,丘公日日醉酒,喜气洋洋。军师又献一策:已到当皇帝的时候了,封相封将封皇后,众志成城,才能胜利!由此,丘公登上皇帝位,封了皇后妃子、丞相、将军,又大摆宴席,军中一派乐和生升景象。朝廷也来剿了几次,因兵马不足,都败走了。朝廷下了决心,派了五十万军马前来征讨,向九宫山逼来,丘公忙向军师讨教对策,军师却坦然处之,说:皇上切莫担心,高枕无忧好啦,我已算定,我们以逸待劳,管叫他有来无回!丘公宽了心,拥着皇后美妃做美梦去了。半夜时分,五十万大军开到了九宫山下,团团围住,又断绝水源,山上军粮只能维持几天了,军心动摇。丘公急寻军师,遍寻不见踪影,朝廷兵马已攻上山来。一场恶战,众将领眼看不敌,为了保命,纷纷倒戈投降,丘公合家被擒,上了囚车,全家数十口,全被斩首。

临刑时,丘公大惭,说:真后悔听了军师之言!这时,天上有隐隐的话语传了过来:报应,这是报应!丘公猛抬头望去,只见天上白云间有狐仙老人须眉皆白,隐隐在云端之中,脸色愤愤然。丘公这才大悟,认错说:我错啦,我不该无缘无故地杀了您老一家!

诚是,可已经迟了。

人生故事狐仙赠米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民意,市文化局将马山庙会正式定名为青岛马山文化旅游山会,会期从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到二十八日,历时三天。然而,马山故事传说也是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通过民间的口头相传,传承了马山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劳动人民对匡扶正义美德的追求与向往,有着浓厚的乡土特色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其中,马山庙中狐仙的香火极盛,虽然信仰荒诞不经,但是有着深厚的渊源。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关于狐仙胡三太老爷的一些经典神话传说。

明永乐年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招贤文榜,颁布天下,各府州县,不论庶民庸奴,但凡国人者,悉可应科举之试,以备朝廷受用。

不久,皇榜就传到即墨马山一带,在马山的南边有一个村子,村子的西边有一个小湖,名叫秋月湖,在那秋月湖岸边,有两个贤者,一个是渔翁,姓冯名广。一个是儒生,姓古名利。这一天,二人在城中相遇,于是同入酒馆之中。置了酒肴,吃到半酣时,渔者道:如今朝廷颁布皇榜,但凡有学彩,诗书儒流,文义明畅之辈,不拘军民者,俱可应试,像贤弟饱读文彩之士,何不科举应试,谋个官职,也好光耀门楣?古利愁道:赴京赶考没有盘缠,怎可去往?渔者笑道:这有何难,老朽有钱,可助你一臂之力。古利闻言,自不胜喜。于是第二天,即收拾行囊,辞别老母,告别故友,赴京赶考,这才是:

待到年将三十六,蓝衫脱去换红氅。

宗族有光添欣喜,家产丰盈自然昌。

古利走不多远,不想前边有座高山阻住了去处,此时天色又渐渐拉黑,眼下正值荒郊野外,人烟俱无。正心忧面哀之际,但见前方清溪河岸有户茅舍,茅舍旁立几株大树,树梢头挑两个草把。古利见了,满心欢喜,赶上前来,走到茅舍门口,只见那门外端坐一个老婆婆,正坐在草墩上绩麻,古利走上前去,敬道:婆婆呀,我是即墨城人氏,赴京科举的,路过此处,不想天色已晚,想在老婆婆这里借宿一晚,不知可否?老婆婆看了看他,没有说话,就点头应了。随后将古利领到隔壁,自己就去做饭了。那老妪先将小锅取下,着火烧了油腻,刷了又刷,洗了又洗,然后才安在灶上。先烧了锅滚水别用,却又将些干菜,着水煎作茶汤,煎讫,老妪从屋梁上取下一穗谷米,用手搓了搓,去除谷皮,然后将小米洒在锅里,盖了木盖儿,就着火煮起饭来。古利站在一旁看的清楚,心里想:这老妈太悭吝了,搓了一小穗米谷,也只能喂喂鸟罢了。不多时,米饭熟了,老妪揭开锅盖儿,只见锅里满满的一锅饭,热气腾腾的。古利看了后,感到很惊奇。随后,老妪拿来碗给古利盛上一碗,古利就吃了起来。饭后,老妪打扫了一间雅房,古利进屋就睡了。

第二天,古利醒了,睁开眼左右看了看,不见老婆婆踪影,呀!哪里有什么茅舍?却是些老槐古松,桧树杨柳。自己却睡在那绿茵的石板之上,慌得一轱辘爬将起来道:哎哟!我的行李呢?到处找时,却在那棵古槐树下吊着,古利自语道:只怪我赶路身乏,睡得太死,怎么她家拆房子,响也听不见响?正纳闷间,自空中飘下一红绡简帖,落在古利的手中,揭开看时,上面朱书四句颂子,乃是:

寒庐非是俗人居,马山狐仙立门庭。

神谷仙米施与君,一朝金榜快题名。

古利看后,却才明白,原来昨晚的那个老婆婆是马山的狐仙胡三太变化的。几天后,古利来到京城,于是入场,正值大开选场。考毕,朝廷颁下皇榜,古利果然高中,第一甲第一名御点状元。随后跨马游街三日,亲赴琼林宴。

民间故事狐仙姑娘

泗州城里有个画师,名叫杜凤鄂,他不画飞禽走兽,也不画花草鱼虫,却专爱画狐狸。杜凤鄂常悄悄去山中观察狐狸。一次他在山上的丛林里守了整整一天,没见到狐狸的踪影,眼看天快黑了,只好回家。独自走在羊肠小道上,杜凤鄂心情有些怏怏的。突然,他看见前面的岔道上走过来一个猎人,肩上掮着只腿上受了伤的狐狸。这是只幼狐。红色的毛油光发亮。杜凤鄂望着小狐狸怯生生求救的目光,心里生出一丝怜悯,缠磨着猎人买下了狐狸。回家后,杜凤鄂用盐水仔细为幼狐擦洗了伤口,又给它敷上草药。小狐狸在杜凤鄂的细心照料下很快就好了。这小狐狸可真机灵,伤口一好,它就在笼子里上蹦下跳,做出各种姿势讨杜凤鄂的欢心。杜凤鄂高兴坏了,借此机会画了许多草图。

一天夜里,杜凤鄂梦见笼子里的狐狸跟他说话。他想起狐仙的传说,就问:“传说狐狸能变成人,是真的假的?”狐狸说:“你相信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杜凤鄂说:“那你变成一个美女给我当媳妇吧!”狐狸说:“那你先放了我。”杜凤鄂半信半疑地去开笼子,突然绊了一跤醒了。想起梦中的情景,心中有点奇怪,下意识地去开了笼子。那只小狐狸没有变成美女,却“哧溜”一声消失在门外的夜色里了。第二天晚上,杜凤鄂刚睡着,就被门外传来的声音吵醒了,他开门一看大吃一惊,原来门外有一大群狐狸。见他出来,一只狐狸马上跑过来用爪子抓他的裤管,用舌头舔他的脚踝,正是他前天晚上放走的那只红狐。

接连几个晚上,那群狐狸来到杜凤鄂的院子里打闹嬉戏,追逐翻滚。杜凤鄂突然明白,是那只红狐想要报答他,所以引来这群狐狸让他画。有了这么多可爱的模特,杜凤鄂的狐狸从此画得更加出神入化,可在民间,狐是不祥的象征,谁都不愿意买这不吉利的东西挂在家里,杜凤鄂依然受穷。

一天,杜凤鄂正在街上卖画,一个穿红衣的女子走到他的画摊前,出高价买了两幅狐画。这可是件稀罕事。杜凤鄂有些奇怪地看那女子,只见她明眸皓齿,风姿婉媚,眉宇间有一抹淡淡的愁怨。那女子被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匆匆地卷起画,走了。第二天,杜凤鄂的画摊刚摆好,昨天买画的那个女子又来了,又出高价买走了两幅画。接连几天,都是这样。

杜凤鄂心里疑惑,女子再来时,他问:“你是谁家闺秀,为啥要买那么多画?”女子莞尔一笑,并不说话。杜凤鄂说:“你不告诉我原因,这画我就不卖了。”女子说:“你卖画,我出钱,哪有不卖的道理?”杜凤鄂的犟脾气上来了,说:“你不说,我就不卖。”女子无奈,幽怨地看了他一眼,默默地走了。

谁知晚上那女子竟找上门来了。杜凤鄂惊讶地问:“你怎么找到我家的呢?”女子一笑,说:“只怕说出来会吓着你。”杜凤鄂说:“有什么好怕的?”女子说:“实不相瞒,我是个狐仙,因为喜欢你的画,又感动你对狐的这一片痴情,所以常买一两幅你的画回去赏玩。没想到你这人很怪,在街上刨根问底,叫我怎么回答呢?”两人叙谈了起来。临走时,女子又送给杜凤鄂一些银两,杜凤鄂推辞不接,女子说:“收下吧,我懂法术,钱来得容易,再说,这钱是从那些坏人那里弄来的。”杜凤鄂只好收下了。以后,那女子常来杜凤鄂的书斋坐坐,帮杜凤鄂磨墨,整理案头,两人相处得很融洽。

这一天,杜凤鄂在街上卖画,听人们议论说,今天县衙要处斩一名青楼女子。原来,县令的儿子在有名的青楼“千香阁”撒野,被一个青楼女子忍无可忍给杀了。县令的儿子倚仗父亲的权势,横行泗州,作恶多端,人们对他敢怒而不敢言,这次被一个青楼女子杀了,真是大快人心。人们称赞女子的刚烈,又为她难逃厄运而愤愤不平。杜凤鄂也挤进人群观看,呀,这不正是那个买他画的女子,那个狐仙吗?杜凤鄂恨不能立即扑上去相救,但他一个柔弱书生,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杜凤鄂忽然想起她是狐仙,会法术的,于是放下心来。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刽子手一刀劈下,鲜血四溅,狐仙身首分离,栽倒在地。人群渐渐散去,杜凤鄂奔过去抚着狐仙渐渐变冷的尸体,猜不出她的真身逃走了没有。突然,杜凤鄂听见旁边有人哭泣,是一个和狐仙年龄相仿的女子。女子边哭边抬头问杜凤鄂:“你是杜才子吧?”杜凤鄂说;“正是。”女子抚着尸体说:“我常听绯胭姐说起你。”杜凤鄂问:“狐仙叫绯胭?你是她什么人?”女子声音哽咽地说:“她哪里是狐仙!她和我一样,都是穷人家的女子,被县令的恶子逼得走投无路,才落入红尘。绯胭姐很喜欢你的画,爱慕你的才气,得知依日子清苦,就想帮你,又怕你知道真相,才和你开玩笑说她是狐仙。”

杜凤鄂如同被人猛击一棍,呆了半天,抱住绯胭的尸体哭出声来。

上一篇:小纸鹤的故事 下一篇:苦命的姑娘的日子
猜你喜欢
《偃鼠饮河》来历意思解释
《庄子.逍遥游》:“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偃鼠,即鼹鼠,体短胖,外形似鼠,长十余厘米)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偃鼠到河里饮水,顶多也只是喝满一
硫氯酚
硫氯酚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l fn拼音字母liu lv fen拼音首字母llf 硫氯酚的百科含义 硫双二氯酚对肺吸虫囊蚴有明显杀灭作用,临床用于肺吸虫病牛肉绦虫病、姜片虫病。 本品安全范围小,用药后均会出现暂时性腹泻症状,但多在2日内自愈。不宜与四氯化碳、吐酒石联合应用。
金范顺
金范顺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fn shn拼音字母jin fan shun拼音首字母jfs 金范顺的百科含义 金范,1988年7月14日出生于韩国,韩国职业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卫。
铁板串烧明虾
铁板串烧明虾的词语属性 拼音ti bn chun sho mng xi拼音字母tie ban chuan shao ming xia拼音首字母tbcsmx 铁板串烧明虾的百科含义 《铁板串烧明虾》是一道中国民间传统家庭美食,由烧明虾烹饪而成。
贵州通志
书名。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谢东山纂修本、万历二十五年(1597)王耒贤纂修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曹申吉纂修本等,其中以清鄂尔泰等监修,靖道谟、杜恮编纂本较常见,此书四十六卷。乾隆六年(1741)成书,于各省通志成书最后。贵州地辟西南,旧籍寥寥,本书综诸家著述汇成一编
普巴绒乡
普巴绒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p b rng xing拼音字母pu ba rong xiang拼音首字母pbrx 普巴绒乡的百科含义 普巴绒乡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
鳶飞戾天
鳶飞戾天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fi l tin拼音字母yuan fei li tian拼音首字母yflt 鳶飞戾天的百科含义 鸢飞戾天,汉语成语,拼音是yun fi lì tin,意思是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出自《诗经大雅旱麓》。
长江绿岛三期
长江绿岛三期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jing l do sn q拼音字母chang jiang lv dao san qi拼音首字母cjldsq 长江绿岛三期的百科含义 长江绿岛位于无锡市新区长江北路与叙康路交接处。西邻大墩巷路,南向锡甘路。城市公寓突出成熟的区位、成熟的规模、成熟的配套、成熟的服务、成熟
孤独的行者
孤独的行者的词语属性 拼音g d de xng zh拼音字母gu du de xing zhe拼音首字母gddxz 孤独的行者的百科含义 《孤独的行者》是起点中文网连载的一部小说,作者是陈家良。
续集
续集的词语属性 拼音x j拼音字母xu ji拼音首字母xj 续集的词语解释续集[ x j ] 续篇(多用于文学、影视作品等)。
骚动经典
骚动经典的词语属性 拼音so dng jng din拼音字母sao dong jing dian拼音首字母sdjd 骚动经典的百科含义 《骚动经典》是一张中文专辑,专辑歌手是瓜尔加。
资政殿学士
官名。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置,以前任执政为之,掌出入侍从,以备顾问。神宋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三品,属侍从贴职。官名。宋置,景德二年,真宗特置此官,以示对被封人的恩宠,位在翰林学士下。见《宋史职官二资政殿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