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清末文人日记中的荔枝,论颗吃


荔枝(古人称荔支)盛产于我国广东和福建、广西、海南、四川及重庆部分地区,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南国四大果品”。

荔枝虽然营养丰富、口味绝佳且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却难以保鲜,未经保存处理的荔枝,有“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四日色香味尽去”的特点。所以在交通落后的古代,离产地较远的地方,是很难吃到荔枝的。直到晚清以后,随着外国轮船的到来,产地以外的我国沿江沿海的一些地方,才有可能买到色香味保持尚好的新鲜荔枝。当然,荔枝只有富人消费得起,穷人是不能享此口福的。所以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他的《能静居日记》中写到,他虽有多次吃荔枝的经历,但只有最后一次是他自己买的。

赵烈文第一次吃到新鲜荔枝是同治五年(1866),地点是上海。他当时在苏州忠义局找了份临时工作,偷闲来上海游玩。在上海期间,赵烈文与龚橙(龚自珍儿子,着名学者和作家)几乎天天见面,常作彻夜之谈。六月二十日这天,龚橙还带了新鲜荔枝给赵烈文吃,赵烈文为此填了一首《虞美人·上海食生荔支》词。

六月二十三日,赵烈文与龚橙同访宝顺洋行商人徐雨之,不仅再次吃到了新鲜荔枝,而且还品尝了其他几种岭南水果:“雨之以广来鲜果待客,荔支之外,一种名黄皮,形绝类葡萄,味亦绝似,而皮色黄,食之通气。一种名椒子,形如皂荚,味如甜瓜。一名香椒,即椒子而色黑者。三种俱不甚佳,新奇而已。”

赵烈文的意思是说:其他三种水果虽也来自广东,难得一尝,但都不如荔枝好吃。徐雨之是洋买办,既有钱又有交通之便,自然能用“广来鲜果待客”。

赵烈文第三次吃到荔枝,是同治六年(1867)五月初八,地点是金陵两江总督府。这时他不仅第三次进了曾国藩幕府,而且已拜曾国藩为师,两人关系亲如家人:“涤师来,携鲜荔为饷,啖之,则色味已变矣。”

可惜的是,曾国藩送来的荔枝,已经完全变味了。曾国藩可能不知道内情,否则哪好意思送给他人吃?

同治六年六月十一日上午,经赵烈文提议,曾国藩与幕府人员同到金陵玄武湖观赏荷花,并在妙相庵用中饭。回到官署不久,曾国藩来到赵烈文处,不仅“携鲜荔相饷”,而且味道“较胜前者所食”。

可能曾国藩那儿还有些存货,放长了时间怕烂;也许是他觉得昨天送少了,赵烈文吃得不过瘾,总之第二天上午他又送了一挂荔枝给赵烈文。当时赵烈文处正好有两个来客,一是北京吴庚林,一是幕府同事陈方坦,赵烈文于是“借花献佛”,用曾国藩送来的荔枝招待客人。

很显然,曾国藩后来两次送给赵烈文的荔枝,比头一次新鲜得多。

读卷帙浩繁的《能静居日记》,笔者发现,除了“好书共欣赏”,赵烈文与曾国藩曾经互送书籍,再未见他送别的礼物给曾国藩,倒是曾国藩多次送土特产给赵烈文,赵烈文也总是欣然接纳。这一方面体现了曾国藩对下属生活的体贴和关心,另一方面说明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相互之间的交往十分纯洁。当然,这与曾国藩坚持拒收别人礼物并已形成风气也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纪芬就在她的回忆录中说过这样的话:“文正(曾国藩)在署中无敢以苞苴(指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也指馈赠的礼物)进者,故太夫人(曾国藩妻子欧阳夫人)无珍玩之饰。”

《能静居日记》 也记载过这样一段对话:同治六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赵烈文和曾国藩在总督官署闲聊,谈话间赵烈文突然问道:“在师署中久,未见常馔中有鸡鹜,亦食火腿否(我在老师的总督衙门待了这么久,在平常的饮食二百年,不能没有这样的总督衙门)!”曾国藩说:“君他日撰吾墓铭,皆作料也(足下将来给我撰写墓志铭,这都是作料啊)!”说完两人都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拒收礼物形成风气之后,别人自然不敢再送了。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曾国藩喜欢的书籍,赵烈文哪敢送别的东西给他,否则岂不是自己找骂吗!

就是收到属下送来的书籍,曾国藩通常也会以价格相当的书籍回赠。他与赵烈文偶尔互送书籍就是如此。再如同治元年(1862)三月十一日曾国藩日记写道:“莫子偲(莫友芝,当时在曾国藩幕府任职)赠余《元和郡县志》一部,余答以陈刻《通鉴》。”

赵烈文又一次吃到荔枝,是光绪二年(1876)闰五月二十七日。这天,他接到侄子长庚从上海寄来的荔枝,打开一尝,“虽色香已殊,而味尚醰醰(酒味浓厚)”。长庚是在上海乘船赴北京参加当年的顺天府乡试之前,于二十四日特意破费买给叔叔品尝的。

当时赵烈文已辞官回到江苏常熟家中。从上海寄荔枝到常熟,虽然只需3天时间,但由于荔枝不易于保鲜的特点,最后还是变了味。

为了延长荔枝保鲜期,古人除了采摘荔枝时连枝砍下,还想过许多其他办法。如王韬《瀛壖杂志》记载说:“鲜荔支(枝)来自岭南。从海舶携至,极速亦须四五日,故色香味俱变。贩者养以火酒,盛之桶中,沿途呼售,肉色已白,味杂酸甜。近来粤人贩鬻者收藏颇有善法,或悬诸当风,有如新摘于树,红罗玉液,色味香尤冠他果。”

赵烈文最后一次吃到荔枝,是光绪四年(1878)五月二十日。这天下午他与友人同游苏州拙政园,回到住处后吃新鲜荔枝,并寄了30颗回常熟。

这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买荔枝吃。正因如此,才特意寄了些给家人品尝;也正因如此,才将邮寄颗数记得清清楚楚。

上一篇:耿飚为醴陵“国瓷”找原料 下一篇:披星戴月抗旱忙
猜你喜欢
地球内部压强
地球内部压强的词语属性 拼音d qi ni b y qing拼音字母di qiu nei bu ya qiang拼音首字母dqnbyq 地球内部压强的百科含义 地球内部压强(pressure in the Earth's interior)是地球内部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一般指水平面上的铅直压力,并认为是由上覆岩石的重量所引起的。
嗫嗫嚅嚅
嗫嗫嚅嚅的词语属性 拼音ni ni r r拼音字母nie nie ru ru拼音首字母nnrr 嗫嗫嚅嚅的词语解释嗫嗫嚅嚅[ ni ni r r ] 犹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嗫嗫嚅嚅的百科含义 嗫嗫嚅嚅意思是犹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嗫嗫
玄鸟氏
官名。少皞时置,掌二分,属历正。《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之,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疏:“此鸟春分来,秋分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分。”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称号。
杨镭
杨镭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li拼音字母yang lei拼音首字母yl 杨镭的百科含义 杨镭,现任华山资本(WestSummit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
桐叶粑粑
桐叶粑粑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y b b拼音字母tong ye ba ba拼音首字母tybb 桐叶粑粑的百科含义 桐叶粑粑,桐叶粑粑,原名蒿菜粑。为流行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西部、云南东北部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主要在中元节与中秋节时吃,逢年过节必备品。用糯米加籼米打成粉末,拌野蒿
舒秉钧
舒秉钧的词语属性 拼音sh bng jn拼音字母shu bing jun拼音首字母sbj 舒秉钧的百科含义 舒秉钧,字北园,男,汉族,生于广东揭阳市,现籍广东梅州市。
美丽城三重奏
美丽城三重奏的词语属性 拼音mi l chng sn chng zu拼音字母mei li cheng san chong zou拼音首字母mlcscz 美丽城三重奏的百科含义 《疯狂约会美丽都》是由西维亚乔迈执导,迈克尔科什多、让-克劳德东达等配音的动画电影。该片于2003年在法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孙子查宾被绑架到美
双芽龙
双芽龙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ng y lng拼音字母shuang ya long拼音首字母syl 双芽龙的百科含义 双芽龙(学名:Diclonius)是种晚白垩纪的鸭嘴龙类恐龙。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只有一颗牙齿。
延安中路街道
延安中路街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n zhng l ji do拼音字母yan an zhong lu jie dao拼音首字母yazljd 延安中路街道的百科含义 延安中路街道,是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长寿仙促拍
长寿仙促拍的词语属性 拼音chng shu xin c pi拼音字母chang shou xian cu pai拼音首字母csxcp 长寿仙促拍的百科含义 《长寿仙促拍》是宋朝诗人曹勋所作诗词。
《依本画葫芦》来历意思解释
同“依样画葫芦”。《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成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元 王伯成《贬夜郎》二折:“怕我连真带草,一刬数黑论黄,写仿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见“照葫芦画瓢”。《朱子语类》卷42:“仲弓却只是据见成本子做,只是~。”
格兰索尔酒店
格兰索尔酒店的词语属性 拼音g ln su r ji din拼音字母ge lan suo er jiu dian拼音首字母glsejd 格兰索尔酒店的百科含义 格兰索尔酒店位于伊维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