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耿飚为醴陵“国瓷”找原料


关于醴陵瓷的历史,据从被发现的一些陶瓷作坊挖掘出来的瓷器考证,可以追溯到东汉。但直到100年前,醴陵瓷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称谓。

据笔者考证,早在清雍正年间,醴陵还只能烧制“粗瓷”,这些粗瓷还有一个随意的称呼“土瓷”,烧制瓷器不管规模如何,都只能被称为土瓷作坊。

醴陵瓷有正儿八经的名称是在清末,诞生了釉下五彩瓷,这时的醴陵瓷才有了另一个名称“细瓷”。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有了国瓷、毛瓷之名。也就是从这时起,醴陵瓷才有了中国五大名窑之后的“醴陵窑”这个响当当的名称。

醴陵窑这个名称似乎并不能满足醴陵人探索瓷名称的心态,也才有了民间所谓的“红色官窑”的提法。因为醴陵瓷被叫了1000多年的“粗瓷”“土瓷”,所以现代醴陵人特别在意瓷的名称,特别在意“红色官窑”的宣传。醴陵人深知“釉下五彩瓷”“国瓷”“毛瓷”这些响亮的名称来之不易,用心制作瓷器的同时,也在用心打造这几个称谓。

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在新中国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毛泽东,因为是毛泽东让醴陵瓷有了“毛瓷”“国瓷”之名。不过,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有一位人物对醴陵瓷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人就是耿飚。

新中国成立不久,湖南省委派人到醴陵陶瓷公司,要求为中央首长试制一批茶杯,来人带来一件延安时期使用过的茶杯,直筒型,无盖无花饰,瓷质灰白粗糙。这种形状的茶杯,在当时被叫作“中山筒”,据说是民国政府机关使用的样式。来人要求以此为基础加盖加彩,改型后使之美观实用。这就是毛瓷杯的起源。烧制第一批毛瓷杯的时候,醴陵瓷的色调还很单一。这种情况一直到1959年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耿飚回乡探亲时才发生改变。

当时,耿飚利用回国休假的机会,回到醴陵。这是耿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回乡。在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耿飚来到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参观。他参观完即将离开时,主动询问起了陶瓷研究所在科研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他能否帮什么忙?时任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所长的李维善马上搭话说:“从1955年成立研究所起,首先研究恢复了釉下彩,国家很重视。当前主要问题是颜色品种单调,因为在高温1300度以上烧成,能发色的金属氧化物不多。最近据国外一些文摘介绍,用某些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氧化物可丰富釉下颜料新品种,但这些物质在市场很难找到,听说株洲331厂和601厂,他们研究国防工业用品、粉末冶金用品有这方面的材料,那是严格保密的工厂,我们很难进去。”耿飚听后,欣然一笑说:“这个问题好办啦!”又说,“331厂的头是我在部队的同事,正好我这次回来要顺便去看看他们,你明天就乘我的车,和我一块去吧!”

第二天,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几位负责人与耿飚一起到了331厂。该厂罗厂长听了耿飚的介绍后说:“我们这里有没有这些产品,我先让仓库查一下,我可以马上给601厂挂个电话,他们是搞粉末冶金产品的,应该会有这些原料。”

在耿飚的过问下,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在株洲两家国防工厂分别见到了他们急需的五氧化二铌、氧化铍、氧化锆、氧化钛、三氧化二钒以及稀土氧化物二氧化铈、三氧化二镨等这些加入瓷泥中丰富颜色的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氧化物。不过,这些原料除少数品种外,大多数是从苏联、东欧国家进口的,价格昂贵,每公斤都在人民币四位数以上,最贵的二氧化铈,在那个年代是60元人民币一克,合6万元人民币一公斤,比黄金还贵。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几位负责人不免心里发愁,这些难得的原料,他们没有这么多钱购买,肯定拿不回去。耿飚获知情况后,马上与两个厂子的负责人沟通。这两个厂子的负责人认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也是在为国家做实验,表示只要他们在出库单上签个名,就可以让他们把这些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拉回醴陵。

经过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不懈地努力,一批运用铍、镉、铌、锆、钒等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的高温釉下色料新产品,如“青松绿”“姣黄”“鲜黑”“锆白”“桃红”等试制成功。

1976年,醴陵瓷的烧制又有了质的飞跃,为“毛瓷”“国瓷”之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6年12月16日至1977年1月15日,湖南省轻工业厅在湖南省委领导下,在北京中山公园组织了一次“湖南陶瓷赴京汇报展览”。展出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谭震林,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王震,海军司令萧劲光,中联部部长耿飚以及其他各部委领导均亲临参观并指导。

耿飚看到家乡的陶瓷特别兴奋。那天晚上7点多,耿飚携夫人赵兰香和警卫一行到达展览馆。湖南省轻工业厅陶瓷公司经理陈忠和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李维善等人一起陪同参观。耿飚看得很仔细,他边走边看边问边谈。当他看到1米高、0.6米宽的大瓷板画时,高兴地说:“这么大的瓷板,又是釉下彩,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真不简单。”这种大型釉下彩瓷板,在当时,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是首创。在陈列釉下餐茶具的柜台旁边,耿飚又详细询问起采用的稀有、稀土金属氧化物制作的颜色是哪些画面。李维善在现场一一作了回答。耿飚对镨、铈烧制出的妖艳的黄色和青松绿色特别赞赏,说:“时代在进步,要不断采用新原料、新材质、新工艺才能不断进步。”在参观快结束时,耿飚对陈忠说:“我是1959年回到醴陵时,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参观过,事隔十几年,这次看到了湖南陶瓷的巨大进步。”耿飚又重复一句说,“确确实实是巨大进步,请你们转达我对家乡陶瓷职工,对啦,对湖南的全体陶瓷职工的敬意。”

1978年,醴陵瓷开发颜色的原料又一次遇到困难,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决定再一次去找耿飚。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飚在北京专门接见了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向耿飚汇报了家乡瓷业发展的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请求耿飚帮忙解决一批开发颜色的原料时,耿飚爽快答应了,并立即提笔作出批示,请601厂再次为醴陵瓷业提供一批原料。

这批原料很快被拉到醴陵,分别配发给了群力瓷厂、省陶瓷研究所、星火瓷厂三家单位使用。

此后,耿飚喝茶都是用家乡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杯子,而且舍不得用家乡送给他的那个茶杯。后来,不知是谁不小心把这个杯子的盖把儿弄断了,家里人几次要帮他换,他坚决反对。已是老年的耿飚将军。

今天的醴陵瓷凭着“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誉为“最荣耀的中国名瓷”,早已走向世界各个角落。在这些成就与光环的背后,我们都不应忽视毛泽东、耿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醴陵陶瓷的发展所倾注的心血。

上一篇:文明总被野蛮打脸 下一篇:清末文人日记中的荔枝,论颗吃
猜你喜欢
《发誓赌咒》来历意思解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先是我发誓赌咒砸这劳什子,你都没劝过,说我疯的?刚刚的这几日才好了,你又来怄我。”
牛奶花生露
牛奶花生露的词语属性 拼音ni ni hu shng l拼音字母niu nai hua sheng lu拼音首字母nnhsl 牛奶花生露的百科含义 牛奶花生露是一道以花生、牛奶、清水、冰糖为主要食材制作的美食。
厚叶清香桂
厚叶清香桂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y qng xing gu拼音字母hou ye qing xiang gui拼音首字母hyqxg 厚叶清香桂的百科含义 厚叶清香桂灌木,小枝绿色,圆柱状,有棱线,斜升,曲折,无毛。产滇西南(腾冲、泸水、镇康、景东、凤庆、保山、永平、漾濞)。海拔1930—2700米的沟边、山坡
空气延时头
空气延时头的词语属性 拼音kng q yn sh tu拼音字母kong qi yan shi tou拼音首字母kqyst 空气延时头的百科含义 空气延时头(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又称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时产生阻尼的原理获得延时的。
判词
判词的词语属性 拼音pn c拼音字母pan ci拼音首字母pc 判词的词语解释判词[ pn c ] 1.判决书的旧称。 2.断语;结论。 判词的详细含义 判决书的旧称。唐康骈《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其后有判词云:‘崔道枢所害雨龙,事关天府,原之不可。’”断语;结论。徐特立《我的生活》
板尾创路
板尾创路的词语属性 拼音bn wi chung l拼音字母ban wei chuang lu拼音首字母bwcl 板尾创路的百科含义 板尾创路,日本笑星、演员。1963年7月18日出生于大阪府富田林市,隶属于吉本兴业旗下。板尾曾经出演过《古畑任三郎》、《救命病栋24时》、《太平洋的奇迹》等诸多热门剧集,
填子
填子的词语属性 拼音tin zi拼音字母tian zi拼音首字母tz 填子的词语解释填子[ tin zi ] 围棋上的术语,不认输的意思。
骷髅升级传
骷髅升级传的词语属性 拼音k lu shng j chun拼音字母ku lou sheng ji chuan拼音首字母klsjc 骷髅升级传的百科含义 小说类型奇幻魔法内容简介这个无边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恐惧,各种强大的存在,我无意中来到着个世界,来到这个充满危机的世界,我要强大,我要变的更加强大,拥有绝对
《反咬一口》来历意思解释
不仅不认错,还反过来诬陷对方。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六八章:“十六日英国代办在回文中反咬一口,要求北京政府制止全国各地的‘排英’运动,并且诡辩汉案开枪乃是自卫行为。”茅盾《锻炼》二四:“袁世凯卖国也要一手包办,替他做掮客的人会被他反咬一口,说是汉奸
寓言故事《龟与兔的第二次赛跑》
这是继《龟兔赛跑》后的又一篇文章,主要讲述的龟兔第二次赛跑的经过。 在乌龟与兔子的第一次赛跑中,兔子由于骄傲自满,觉得乌龟怕的这么慢,是不会超过它的。于是,便在比赛的时候,打起了盹儿,睡起了觉。可乌龟却趁兔子睡觉的时候,非常努力的在比赛。于是,便超过了兔子
酥嫩春卷
酥嫩春卷的词语属性 拼音s nn chn jun拼音字母su nen chun juan拼音首字母sncj 酥嫩春卷的百科含义 用料材料  用量猪肉500G大蒜10G生姜10G豆腐皮500g做法1. rouding. 1
幽灵屋的秘密
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有一座被称为幽灵屋的房子。据说这座房子已经空置数十年,因为有人声称看到了各种神秘的现象。尽管人们都害怕这座房子,但他们却充满好奇心。有一天,一位年轻的探险家名叫约翰听说了这座幽灵屋的传闻,决定探索一下其中的秘密。他来到了那座房子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