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两宋皇帝的神奇操作:我来替你崇拜我


乾隆皇帝喜欢让臣子们篡改他国文书,以造就一种他国对大清极为崇拜的假象,已是众所周知之事。

如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长佛兰西斯·培林爵士,曾派人送了一封信函给乾隆皇帝,提前告知英国拟派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以增进商业关系。如果忠实于原文,这封信的开篇翻译成中文应该是:“最仁慈的英王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万寿的时候,本来准备着英国住广州的臣民推派代表前往北京奉申祝敬,但据说该代表等未能如期派出,陛下感到非常遗憾……”

然而,经过朝廷礼部众官员的“修订”后,正式呈递给乾隆皇帝的版本变成了这样:“闻得天朝皇帝八旬大万寿,本国未曾着人进京叩祝万寿,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我国王称,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

增入“叩祝”“十分不安”“恳想求”“施恩”这些词语后,原文书里的平等外交往来,就变成了英国国王对乾隆皇帝的崇拜与敬仰。

不过,这类操作并不是乾隆皇帝的独创。早在两宋时代,皇帝们就已经在这样玩了。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兴涂渤国(大概位于今天的中南半岛)派了使节带着国书来开封。这封国书便遭遇了相同的命运。

当时,针对外国文书,宋朝,大多是靠着常与外族打交道耳濡目染自学成才。他们既没有能力翻译出华美的词句,也缺乏维护“天朝上国”体面的政治意识。所以,他们提供的译文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高度口语化(那些不了解这一点的宋朝士大夫,会拿文书口语化严重来嘲讽他国没文化)。二是忠实于原意,鲜少增删。

翻译们提供的兴涂渤国国书初始译文,便具备了这个特征。其译文大意是,兴涂渤国信奉佛教,该国国王听说宋朝皇帝也在礼佛修行,所以派了自己的弟弟带着佛像、犀牛头一类的礼物来到广州,要送给宋朝皇帝。虽然译文里有“求拜”字样,但从“大朝官家”这种称呼来看(官家是宋朝对皇帝的俗称,原文件用词对应的可能是皇帝或国王之意),兴涂渤国虽然尊敬宋朝,但自我定位仍是与宋朝平等的国家。

随后,这份译文被朝廷交给了文学之士去重新润饰。于是,作为公开文件(相当于宣传资料的一种)拿给宋仁宗看的版本就变了。

和原始译文相比,经文学之士“修订”后的版本里:(1)原本与宋仁宗地位平等的兴涂渤国国王,变成了宋仁宗的臣子;(2)原始国书仅止于向宋朝表示尊敬之意,修订版却竭力渲染说:兴涂渤国的国王视大宋皇帝为偶像,只恨自己身在远方且年纪太大,没有办法亲自来开封给大宋皇帝“顿首”(也就是叩头);(3)原本止于表达友好的赠礼行为,变成了藩属国对宗主国的“进献”,变成了兴涂渤国国王趴在地上恳求(伏乞)大宋皇帝收下贡品。

这番操作,活生生将一位外邦国王给改造成了大宋皇帝的“老迷弟”。

此类操作并非个案,而是两宋朝廷对外交往时的一种惯例,即所谓的“外国表章类不应律令,必先经有司点视,方许进御”——当时的制度规定:外国文件往往不符合大宋的律令,必须经由相关部门审核润饰之后,才能送至皇帝跟前。

如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大食国派使者带着国书来到开封,该国书被宋朝的文学之士修订后,出现了“皇帝陛下德合二仪,明齐七政,仁宥万国,光被四夷”这类极为肉麻的句子,大食国王也成了对宋太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藩属国之“臣”。

进入南宋后,操作升级,朝廷不再满足于让文学之士们“润饰”他国文书。他们更进一步,开启了“代写”模式。流传至今者,有唐士耻撰《代真里富贡方物表》、张守撰《代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谢赐历日表》、洪适撰《代嗣大理国王修贡表》等。

庆元六年(1200),真里富国(大概位于今天的东南亚某地)派人送国书来到杭州。因其国书装帧简陋,装国书的匣子还断了一足,看起来“弊陋之甚”,引起了宋宁宗君臣的嘲笑。

五年后,真里富国再次送国书至杭州,其大致内容是:

真里富国以前只知道有宋朝这样一个大国存在,但不知道具体方位。直到最近才从某些渠道了解到如何前往宋朝。于是派了一名将领,带着一批包括公象、象牙和犀角在内的礼物,前往宋朝建立友好关系。考虑到该国对南宋了解甚少,且仅称呼南宋为“大朝”,译文里的“进奉”字样显然不能等同于藩属国的“进贡”——没有哪个国家会在对另一国仅知其名与往来路径的情况下,便主动将之奉为宗主国。

然而,在同时代文人唐士耻为朝廷撰写的《代真里富贡方物表》里,真里富的国王不但成了宋宁宗的“微臣”,还成了“慕义于衣冠”的南宋文明的崇拜者,且发誓从今天开始,要永远做宋宁宗的“陪臣”。

如果说北宋时代的“润饰”多少还会保存一点他国文书的内容,那么南宋时代的“代写”,便相当于近乎完全的重新创作。除了保留他国派使者前来这个基本事实,其余情节皆可向壁虚构。

而且,这种向壁虚构的能力,还一度被拿来作为科考试题。南宋人杨囦道在《云庄四六余话》里说: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周必大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科举考试,试题是《代交趾进驯象表》。也就是替交趾国代写一份进呈大象的外交文书。参加考试的其他人向壁虚构的功夫一般,只能做一些大概描述,显不出朝廷最需要的“驯服生动态度”。只有周必大的文章可以做到这一点,于是他考中了头名。

为他国“代写”文书,成了公开的科举试题,可知在当时之人的心目中,并不以这种“代写”为羞耻,反将之视为理所当然之事。周必大愿意将该文收进自己的集子,也可以说明这一点。这或许已是“你不崇拜我,便由我来替你崇拜我”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造谣很贵的 下一篇:偏安朝廷的“禅让病”
猜你喜欢
夏风信子
夏风信子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fng xn z拼音字母xia feng xin zi拼音首字母xfxz 夏风信子的百科含义 夏风信子Galtonia candicans Decen.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具地下鳞茎。原产非洲德拉肯斯堡山脉(Drakensberg)海拔1350~2150m地区,现为英国和美国庭园广泛栽培,因花大且纯
加压喷砂机
加压喷砂机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y pn sh j拼音字母jia ya pen sha ji拼音首字母jypsj 加压喷砂机的百科含义 高效加压喷砂机工作原理:本机是以磨料为工作介质,以压缩空气(空压机)为动力,磨料和压缩空气在加压罐内加压后,再由砂阀处加速后,将磨料引射到喷砂枪内喷射到工件
埃尔米特插值
埃尔米特插值的词语属性 拼音i r m t ch zh拼音字母ai er mi te cha zhi拼音首字母aemtcz 埃尔米特插值的百科含义 不少实际的插值问题不但要求在节点上的函数值相等,而且还要求对应的导数值也相等,甚至要求高阶导数也相等,满足这种要求的插值多项式就是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
陵母知兴
陵母知兴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m zh xng拼音字母ling mu zhi xing拼音首字母lmzx 陵母知兴的词语解释陵母知兴[ lng m zh xng ] 《汉书王陵传》:“王陵,沛 人也……聚党数千人,居 南阳,不肯从 沛公。及 汉王 之还击 项籍,陵 乃以兵属 汉。 陵母知兴的百科含义 陵母知兴,拼
安丘望之
安丘望之的词语属性 拼音n qi wng zh拼音字母an qiu wang zhi拼音首字母aqwz 安丘望之的百科含义 汉代医生。字仲都,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行医于民间,汉成帝欲召见之而未果。望之且收有门徒耿况、王汲等。撰有《老子章句》,乃道家之作品。
钻探船
钻探船的词语属性 拼音zun tn chun拼音字母zuan tan chuan拼音首字母ztc 钻探船的词语解释钻探船[ zun tn chun ] 用来钻探水底地质结构的船。设有井架、钻机,以及采样、化验等设备。可分为地质取芯船和海洋石油钻探船。
龙鼓水道
龙鼓水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g shu do拼音字母long gu shui dao拼音首字母lgsd 龙鼓水道的百科含义 龙鼓水道,(英语:Urmston Road,音译暗士顿水道),是香港的一条主要水道,位于屯门南岸及大屿山北岸之间的宽阔海域。水道西端连接伶仃洋及珠江出口,东端则连接汲水门及马
崇仪使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闲厩使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改武略大夫。
莫可究诘
莫可究诘的词语属性 拼音m k ji ji拼音字母mo ke jiu jie拼音首字母mkjj 莫可究诘的词语解释莫可究诘[ m k ji ji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莫可究诘的百科含义 词 目 莫可究诘发 音 mò k ji jié释 义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莫可究诘
《各擅胜场》来历意思解释
擅:独揽。胜场:取得胜利的场所。各自都能独揽竞技场上的胜利。形容各自怀有高超的技艺。语本《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一二二》:“五言绝句,右丞(王维)之自然,太白(李白)之高妙,苏州(韦应物)之古淡,并
儤使科
官署名。金朝漕运司下属机构。掌吏、户、礼三部案牍。设司吏管领科事。参见“漕运司”。
溴化锂机组
溴化锂机组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hu l j z拼音字母xiu hua li ji zu拼音首字母xhljz 溴化锂机组的百科含义 溴化锂机组包括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溴化锂直燃型制冷机两大类。溴化锂是由碱金属锂和卤族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式LiBr,分子量86.844,密度3464kg/立方(25℃),熔点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