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唐人笔下的晋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启大唐“贞观时代”,民众渴盼已久的太平岁月,终于再次降临。此前,只有隋文帝短暂实现了统一与和平,但在隋末战乱中,生灵涂炭的景象反复上演。上溯至西晋末年,自“八王之乱”后的两三百年里,中原几乎就没太平过。

或许李世民与初唐群臣具备了较为清晰的“历史断代”观念,意识到自己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期:从此开始,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而对于此前的历史,也要有明确的总结与评判。尤其是“天下腥膻”的两晋十六国历史,更应该得到一个系统的官方叙述。

“十八家晋史”的难题

贞观二十年(646),在李世民的要求下,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21人组成了《晋书》编修团队,摆在他们面前的,倒不是史料匮乏问题,而是史料繁杂、混乱的问题。

自西晋灭亡后,天下关于“谁是正统”的问题,一直没有统一意见。没有长期占据中原的政权,也没有真正一统天下的帝王,两晋十六国的历史叙述,只能是混乱的,存在各自表述而又相互矛盾的问题。

《晋书》监修房玄龄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他需要从大量晋代史料中找到明确的历史线索,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来开展编撰工作。房玄龄与编修团队一起,在可见的史书中挖掘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还结合当时官方掌握的其他史料,在适度取舍之后,完成了最终被认定为晋代正史的《晋书》。

李世民点评司马炎

李世民会亲自为《晋书》书写评语,点评历史人物与事件。有四位古人得到李世民写史论的“特殊待遇”:司马懿、司马炎、陆机与王羲之。

西晋开国之君司马炎,在《晋书》上的形象相当“包容”,威严不足,温和有余,似乎不是一个强悍的开国皇帝,而是一个被利益集团推举上位的“吉祥物”。

李世民对几百年前这位开国君主的评价,却是从“仁义”角度切入的。司马炎的优柔寡断,在李世民眼中似乎不是缺点:“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未尝失色于人”——这是相当高的评价了。当然,睿智的李世民也看出西晋迅速衰败的原因,就在于司马炎不知轻重,舍大取小。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讽刺他执意让“白痴太子”司马衷继位,为八王之乱埋下了巨大隐患。

李世民对此点评道:“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况乎资三世而成业,延二孽以丧之,所谓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圣贤之道,岂若斯乎!虽则善始于初,而乖令终于末,所以殷勤史策,不能无慷慨焉。”

《载记》专论异族君主

《晋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使用了《载记》来记录五胡十六国时期异族政权主要君主的历史,有整整三十卷的内容,都在讲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异族统治者的故事。

从历史写作的传承来看,早在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有《匈奴列传》,并把匈奴君主的谱系,纳入华夏历史叙述的脉络中,是一种史学上“大一统”观念的体现。而书写两晋史,更加绕不开异族政权的历史了,而房玄龄他们的操作方法,与司马迁如出一辙,将五胡历史纳入官方主流叙事,但区别在于,不会把他们的君主都当成什么华夏“正统”,非要寻找一个上古圣王作为祖先。

西晋末年,匈奴人攻入洛阳,抢占中原,酿成永嘉之乱。这场祸乱不仅摧毁了西晋王朝,也“消灭”了数不清的世家大族。侥幸逃脱、南渡建康的人们,尤其是读书,夺回故地。

然而,偏居江南的政权,不论是东晋还是后来的宋齐梁陈,只能勉强自保,无力北上,甚至还得不时面对北方异族政权南下征伐的压力。因此,一些知识分子只能选择醉心山水,不问世事,还有人自觉接受异族政权攀附华夏“正统”的政治论述,哪怕他们自己也不愿意相信,但面对艰难的时局,也不得不逼迫自己相信了。

由此产生的“用夏变夷”观念,在当时十分流行。甚至在“用夏变夷”观念的逐渐影响下,一些异族政权的君主,发自内心接受了华夏圣贤的教诲,真正开始用严格的圣王标准来要求自己,前秦君主苻坚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苻坚:上古贤君的精神传人

从《晋书》的记载来看,苻坚是个信守儒家之道的君主,起码从践行孔子仁政的角度看,他比晋朝皇帝要做得好,更像是上古贤君的“精神传人”。

然而,苻坚终究不是那个可以一统天下的帝王,淝水之战成为其命运转折点。苻坚兵败后,国内分裂势力蠢蠢欲动,或许苻坚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自己会落在曾经信任的姚苌手里。苻坚曾经封姚苌为龙骧将军,掌控兵权,但在自己危难时刻,却被姚苌落井下石。姚苌的权力欲望很大,想取代苻坚成为皇帝,便向苻坚索要传国玉玺。但苻坚却认为自己才是“天命所归”。见苻坚不肯让出传国玉玺,姚苌便以上古尧舜禅让之事,忽悠苻坚让位。但苻坚的“正统”观念很深,认为禅让是圣贤之间的事,姚苌根本不配跟自己提禅让的事。苻坚宁死都不愿意交出玉玺,甚至把玉玺送给东晋皇帝,也不愿意给姚苌,是因为在他看来,姚苌当皇帝并不存在合法性,无法继承大统,连偏安江南的东晋都不如。

传国玉玺象征着华夏正统,得到它的君主,才真正拥有了“天命”,在乱世更是如此。不过,姚苌等叛乱者并不会因为缺乏“正统”就不去争权夺利,他在杀害苻坚后,建立了后秦政权,好不容易由前秦短暂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兵荒马乱。《晋书》记录的割据政权,大多像流星一样划过历史的夜空,匆匆降临,又转瞬即逝。

上一篇:黄马褂的兴衰 下一篇:来自曹操的礼物
猜你喜欢
海峡评论
海峡评论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xi png ln拼音字母hai xia ping lun拼音首字母hxpl 海峡评论的百科含义 《海峡评论》月刊1991年1月在台湾创刊。希望能结合海外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讨论祖国统一、中国前途和世界和平的问题,并把我们的知识和智慧贡献于台湾社会,祖国统一和世界
本能痴迷
本能痴迷的词语属性 拼音bn nng ch m拼音字母ben neng chi mi拼音首字母bncm 本能痴迷的百科含义 《本能痴迷》是已完结的一部纯爱类网络小说,作者是小吾君。
结转亏损
结转亏损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zhun ku sn拼音字母jie zhuan kui sun拼音首字母jzks 结转亏损的百科含义 亏损结转,是指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经营亏损,准予在其他纳税年度盈利中抵补的一种税收优惠。
童梦瑶
童梦瑶的词语属性 拼音tng mng yo拼音字母tong meng yao拼音首字母tmy 童梦瑶的百科含义 童梦瑶是电视剧《少年神探狄仁杰》中的虚拟人物,由孙骁骁饰演。剧中一开始为狄仁杰的未婚妻兼从小一起玩大的玩伴,后随他出外游历,并结识京城四少之首王元芳,二人一开始还不时斗几句
双蝎
双蝎的词语属性 拼音shung xi拼音字母shuang xie拼音首字母sx 双蝎的百科含义 双蝎是一张游戏卡,这张卡召唤特殊召唤成功时,可以从手卡把1只4星以下的二重怪兽特殊召唤。
岱海
岱海的词语属性 拼音di hi拼音字母dai hai拼音首字母dh 岱海的百科含义 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汉代称“诸闻泽”,北魏叫“葫芦海”,宋元称“鸳鸯泊”,清代蒙古人谓“岱根塔拉”,后称岱海,沿用至今。岱海东西长约13㎞,南北宽约8㎞,水域面积70多平方公里,容积为9.8
两丫坪镇
两丫坪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ling y png zhn拼音字母liang ya ping zhen拼音首字母lypz 两丫坪镇的百科含义 两丫坪镇:溆浦县辖镇。1956年为两丫坪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置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11352人(2017年),辖九个村(
拉夫凯
一作喇巴奇。清达斡尔部首领。顺治七年(1650),沙俄殖民者哈巴罗夫东侵时,他疏散部民,声明自己为博格达汗(即清朝皇帝)臣民,断然拒绝哈巴罗夫侵略要求。
私人公司
私人公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s rn gng s拼音字母si ren gong si拼音首字母srgs 私人公司的百科含义 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一些公司由家族,股东小组或个人所有,其所有权份额不公开出售,这样的公司称为私人公司。又称 私营企业,是指非政府组织,有时更指非上市公司。股
龙组战神
龙组战神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z zhn shn拼音字母long zu zhan shen拼音首字母lzzs 龙组战神的百科含义 《龙组战神》是追风彭少年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显现
显现的词语属性 拼音xin xin拼音字母xian xian拼音首字母xx 显现的词语解释显现[ xin xin ] 呈现;显露: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出来。 显现的百科含义 显现,解释为显露,露面,呈现,露面。英文:appear;show;manifest oneself;reveal oneself. 显现的详细含
漫成
漫成的词语属性 拼音mn chng拼音字母man cheng拼音首字母mc 漫成的词语解释漫成[ mn chng ] 1.徒成,枉成。 2.随意写成,信手写就。 漫成的详细含义 徒成,枉成。宋晏殊《浣溪沙》词:“月好漫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清吴伟业《桃核船》诗:“三士漫成齐相计,五湖好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