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古代官场的“假官”


说到假官,即便是在交通信息发达的今天也让人防不胜防,若是在交通信息并不发达的古代,冒充官员岂不是更容易操作?

答案是肯定的,在行政、通讯效率低下的古代,假官现象历来十分严重,有的时代甚至还出现过大规模地制造假官的情形。

假官“有为”

历史。

此人叫钱豁五,乾隆年间的常州人,他生性聪慧,通音律,文章也写得妙。但科举考的是八股文,钱豁五的才华派不上用场,屡战屡败。他实在不想在科举之路上浪费人生,决定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歪路”上。

钱豁五远走他乡来到广西,投奔到在官府当幕僚的族兄门下,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将官场里的通关节、吃黑钱等潜规则烂熟于心。之后,钱豁五离开族兄,租赁豪宅、私制官帽,冒充朝廷命官四处行骗。他被人识破后跑路,路上又脑洞大开,搞来一个广西巡抚衙门的公文信封,装上废纸,粘上鸡毛,冒充广西巡抚的下属,经两湖、江西,然后再去浙江。一路上,他住在官道的驿站里,吃香喝辣、游山玩水,直到来到杭州驿站才被识破,被杭州驿官扭送至钱塘县衙。

钱豁五深谙官场规则,他在庭审现场不慌不忙地对县令说:“我一路而来确实骗了不少官员,但你要法办我,让那些被骗的官员脸面往哪里放?这些人受到牵连,你的日子估计也不好过吧。”县令顿时觉得接了个烫手山芋,只能暂时将他收监不办。后来,有一个蒋御史念其有才,杀之可惜,不仅帮他出狱,还给他谋了个正式官职。

当假官,没有身份材料等资料备案,随时可以跑路,但当真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后来,钱豁五的上司被革职查办,钱豁五受牵连,被发配边疆参军。

那些钻空子冒充官员的人大都掌握了“小官怕大官”的官场规律,即便他们穿着假官服、戴着假官帽招摇过市,受骗者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假官屈从、附庸的心理,为假官提供了生存土壤。

不过,历史上真有假官干出了一番事业的。清代人徐芳在《诺皋广记·雷州盗记》记载,明崇祯年间,一群盗匪在半路劫杀了外放到雷州做太守的官员,他们选了一名会认字处事的盗贼出来冒名顶替太守。这个假太守任职一个多月,居然将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直到真太守的儿子前来探亲,发现情况不对,报告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监司,这群冒充太守的盗匪才被缉拿。徐芳对假官“有为”的荒谬之事颇为感叹,说盗贼做太守尚能以贤而得民心,有的官员却贪腐无度、暴虐成性,这真的是讽刺啊。

畸形体制催生出“半假”官员

假官也分真假和半假。那种欺世盗名、劫杀官员冒充真官的假官不必说,此外,真正给古代行政系统和老百姓造成莫大伤害的,是半假之官。

古代选官,无非封荫、察举、征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杜绝朋党,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实行九品中正制,在之后相当长的帝制时代,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渠道。不管哪种选官制度,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标准和规范。有的人无法达到选官标准,又有点儿财力,就另辟蹊径,通过非常规手段买官。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或者为了谋私利,往往对这种“伪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魏书》记载,东魏孝静帝时,吏部令史张永和、崔润卖官,事情败露后,竟然有六万多名假官自首。

不只地方官靠卖官挣外快,皇亲国戚也不闲着。唐朝颁下的任命状进行“宣署申覆”。五品以上高级官员的授职和迁转由皇帝和宰相掌管,六品以下重要官职的任命权下放给了吏部。

安乐公主为了挣些外快,自拟诏敕,然后让老爹唐中宗签署。这些非正常渠道弄来的任命状是斜封着从侧门交付于中书省,而且信封上所书“敕”字用墨笔,与中书省黄纸朱笔正封的敕命不同,因此这些买来的官员被称为“斜封官”。据《资治通鉴》记载,安乐公主卖“斜封官”日进斗金,之后,皇亲国戚纷纷效仿,致使这种“半假”之官,成了唐朝的一大特色。

实际上,买官卖官的现象在历史上从未禁绝。秦始皇时期,为了应对蝗灾引起的粮食短缺,提出过“捐粮换爵位”的制度。元朝晋宗时的“入粟补官”也是差不多的政策。宋朝尽管也有卖官鬻爵的情况,大都卖的只是待遇,没有实权。明清时期,朝廷卖官被称为“捐纳”,买卖的大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官和吏员。

权力被打开了豁口,这些官员并非按照标准程序选拔而来,但说其不合法,也并非全对。莫说正规渠道出身的官员才能与德行无法保证,这种畸形体制诞生的半假官员,品行更是参差不齐。他们入仕的目的很单纯直接——拼命圈钱。所以他们贪腐起来,大都更加凶残。

假官的病根在朝堂

由于卖官能增加财政收入,大部分时间政府不会纠治假官。遇到动真格的监察官员,那些通过非常手段谋得一官半职的人就要倒霉了。

据《明史》记载,泰昌元年,有“铁面御史”之称的左光斗作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巡视京城的中城事务,负责督查整治中城片区社会治安等。他听到一些善于钻营、巧于舞弊的假官线索,于是入手调查。不久之后,他便查到刑部官员缪槚长期制作假印的事实。

左光斗深知,光靠一个刑部官员干不成这些大事。于是,他顺着缪槚这条线索深挖,最后查证,许多官员都参与了非法卖官的勾当。

左光斗后来总结这次纠察假官的大案,写下《专设援辽事例疏》。他说,自己最先发现假官五十余人,后将假公文移交到吏部等衙门,经吏部认真核查,又查出六千多人。南京吏部最疯狂,一天就任命七百九十九名假官,由于这些假官都是负责朝会和宴飨等礼节的小吏,所以,上头也不在意,不追究,撤职了事。

但左光斗看到了假官泛滥的弊病——官吏越多,所耗钱粮的数目就越大。将这些假官俸禄追讨回来,居然可以抵四五十万两白银军饷。假官被撤了,豪强权贵被送往三法司法办了,但也只能止步于此。左光斗上疏,要求查出充当假官假印“保护伞”的高官,但没有下文。不久之后,左光斗便被宦官集团迫害下狱,最终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享年五十一岁。

左光斗的无奈,清代的历史学家陈鼎看得透,他怀念左光斗、杨涟等东林士人的刚烈气节,写下《东林列传》,说左光斗纠察假官,“权贵皆畏之”。陈鼎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他认为治假官容易,但病根是万万没法拔除的,他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肱股,小小的御史纵然蹦起来也够不着啊。

上一篇:中国与摩洛哥建交往事 下一篇:邓小平这样搞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元祖食品
元祖食品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z sh pn拼音字母yuan zu shi pin拼音首字母yzsp 元祖食品的百科含义 1993年第一块鲜亮醒目的“元祖红”招牌在四川北路竖起,由天才营销大师张秀琬精心培育的台湾元祖食品正式进驻上海、进驻中国大陆,上海元祖食品有限公司从此诞生。今天,这块元
法服
法服的词语属性 拼音f f拼音字母fa fu拼音首字母ff 法服的词语解释法服[ f f ] 1.古代根据礼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服饰。 2.僧、道所穿的法衣。 法服的详细含义 古代根据礼法规定的不同等级的服饰。《孝经卿大夫》:“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唐玄宗注:“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
《择祸从轻》来历意思解释
《国语•晋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福无所用轻,祸无所用重。”
金奴银婢
金奴银婢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n yn b拼音字母jin nu yin bi拼音首字母jnyb 金奴银婢的词语解释金奴银婢[ jn n yn b ] 指服饰华丽的奴婢。 金奴银婢的详细含义 指服饰华丽的奴婢。《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妹妹,我也亲身接了来家,生怕老太太、太太生气,也不敢回,现在三茶六饭
丛林肉搏
丛林肉搏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ln ru b拼音字母cong lin rou bo拼音首字母clrb 丛林肉搏的百科含义 丛林肉搏是暴雪公司旗下游戏《魔兽争霸Ⅲ》中的一款对战类地图。地图以经典的5V5对战模式为主,另有个人模式和团队生存模式可供选择。
孙汉城
孙汉城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hn chng拼音字母sun han cheng拼音首字母shc 孙汉城的百科含义 孙汉城 男,1933年5月29日生于江苏苏州,笔名;悼云,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1996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82年起任研
巨人的脚步
巨人的脚步的词语属性 拼音j rn de jio b拼音字母ju ren de jiao bu拼音首字母jrdjb 巨人的脚步的百科含义 《巨人的脚步:365天自我提升训练课》是2010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罗宾斯编写。本书主要以箴言短句的形式把自我提升和成功要诀化做简单易行的每日一练。
地子
即地税。又称苗子。《唐会要内外官职田》开元二十九年(741)三月敕“京畿地狭,民户殷繁,计丁给田,尚犹不足,兼充百官苗子,固难周济。”这里“苗子”即职田地租。《新唐书食货志五》:贞观十一年(637),“以职田侵渔百姓,诏给逃还贫户,视职田多少,每亩给粟二升,谓之‘地
西来正街
西来正街的词语属性 拼音x li zhng ji拼音字母xi lai zheng jie拼音首字母xlzj 西来正街的百科含义 西来正街的来历: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边有个地方叫西来初地,里面坐落着广州市四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它是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史迹。中国佛教禅宗之源在哪里?
《闭门造车》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办事。朱自清《中国文评流别述略》: “因为借用外国名字,苦于不贴切,自定名字,又嫌闭门造车,怕不合式。” ●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 “古语所谓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盖言其法之同也。” 辙 (zhe): 车轮轧的痕迹。法: 标准、规范。
《冰山难靠》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比喻不长久的权势,难以作为靠山。《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十一年》:“或劝陕郡进士张彖诣杨国忠,曰:‘见之富贵立可图。’彖曰:‘君辈倚杨右相如泰山,吾以为冰山耳!’”△多用于情状方面。→冰山易倒
【介绍】: 見君戈(集成11048),戰國早期人,地的封君,名不詳,曾侯乙去世後曾有髆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