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龙头凤尾泉


山东沂南县有一小村,名叫竹泉村,村中有一股泉水日夜不息。明朝时,此地叫泉上村,明朝兵部右侍郎高明衡一家,就曾住在这个村子里。

  高明衡考中进士做了官之后,想在家乡修建一所别墅,偶尔回乡小住几日,算修身养性。高名衡对别墅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是自己的祖籍地,是自己的根,既要景色宜人,还一定要风水宝地。景色哪里好,谁都可以看得见。可这风水,就不是一般人能看透的了。

  这事本来找个风水先生就能解决,附近十里八乡,只有本村有个风水先生很有名,可偏偏这个风水先生和他们家有过节。早年间,风水先生家曾和他们高家争一块葬祖先的地。后来那块地被高明衡家高价买走,把风水先生的老奶奶硬给气死了。后来,高家就出了高明衡这个进士。虽说这是祖辈的事,可高明衡怕风水先生报复,就不敢用他看风水。

  他一个新官也不便太张扬,不想到处找风水先生来给他看。于是,召集乡邻,出谋划策。高明衡放出话,谁能指出一块最好的地方,并且能说出最合理的理由,谁就可以得到一大笔赏金。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收到让他满意的建议,不是说建在山阴边凉快,就是说建在大路边方便,他感觉都是村里人按生活习惯说的,没有一定的风水道理,不足采纳。

  这一天,村里年纪最大、最有学问的赵老头写来一纸书信,信中道:“泉边造竹林,竹林润泉音。龙头泉上探,凤尾铺满村。大水屋顶过,逢灾无大凶。小水养天年,位高连三升。”那别墅当然建在龙头上最好了,能逢凶化吉,还能升官。高明衡一看,觉得非常有道理,就按照这首诗来选址。

  “龙头泉上探”,那就是说要把别墅建在泉水的上方了。于是,他马上命人把那泉水四周植上竹子花草,围上围栏等等;在泉水北面的平地上建起别墅。在绿竹繁花的掩映下,这个地方当真别有一番清幽雅意。

  别墅建成不久,高明衡就被提拔为御史,继而到河南做巡抚了。看来,这风水真是节节高。可过了两年,李自成起义打到开封,两次围困开封城,城里粮草耗尽,四处兵败,没有救兵前来支援。万般无奈之下,高明衡与巡按御史商量,决定把朱家寨一处黄河堤扒开,用黄河的水淹退围城的起义军,以解眼前困境。那时,正赶上大雨连绵,河水一泄就不可收拾。开封城里灌满了水,河水没过屋顶,城内居民都被河水卷走,开封城毁于一旦。高明衡和几个官员乘小舟侥幸逃了出来。

  虽然开封城毁了,但也把起义军的士气淹下去不少。朝廷觉得高明衡劳苦功高,就加封他为兵部右侍郎。高明衡想想,那个赵老头还真算一个神人,这场风波,虽说淹死了开封众多居民,可他自己却逃了出来,还加官晋爵。这不正是“大水屋顶过,逢灾无大凶”吗?

  趁着朝廷给的休养假期,他赶紧回家乡,谢过那位为他选择风水宝地的赵老头。赵老头却告诉他一个秘密,原来那封书信,是村里风水先生给他的,条件是:赵老头得了赏钱分给他一半,好给他正生顽疾的儿子治病。高明衡一听,心想:是我太多疑了,怕他在风水上使坏,想想最近的遭遇,真是靠了家乡的宝地风水,才得以活命升官。于是他带上一些银两,再次来到风水先生家致谢,风水先生说什么也不肯再收下他的银子。

  高明衡休养数日,回京上任,不久却病倒了,他的病非常蹊跷,两眼发蒙看不清东西,夜里还噩梦连连,很久不见好。看来是自己时运不行,天意与他作对,不能再在朝为官了。想起那句“小水养天年,位高连三升”的话,他感到,家乡的泉水虽小,只叮咚沟渠间,却真适合颐养天年,比在外官升三级却颠沛流离、异地抱病好多了,于是便告病回乡。

  回乡养病数日,他的身体时好时歹,没有痊愈的意思。那一天,他慢慢踱步到外边田野里,想呼吸点新鲜空气。刚坐在一棵老栗子树下,听到岩石那边传来一女人声:“我说,当初高侍郎和咱们家争林地,你奶奶气死了,是不是你爹在高侍郎的祖坟下面做了手脚,害他弟弟夭折了?现在他这样,你就别再……”风水先生怒道:“妇人之见,我的事你别管!”

  高名衡一听,是风水先生和他妻子在谈话。真是人心险恶,过了这么长时间,还记恨着呢。难怪我虽官至高位,却处处不得安生。从头到尾都是这个东西出诡计,做手脚悄悄害我!看样子得赶紧逼他想个办法,不然我这余生就毁了,何况还有全家老小?高明衡不敢迟疑,夜里派人悄悄把风水先生请进高家别墅。高明衡把他白天听到的都说了,问风水先生:“上辈的恩怨是非都已过去,何况你们早就暗地里报复了我们家,为什么还要害我?”风水先生当然不会承认,只说真的没有害人之心。可高明衡怎么会信,这一连串的不顺使他早就明白了。见他不承认,只得拿他一家大小安危来威胁他。

  这下真管用,风水先生叹了一口气,说:“我原本也没想是这个样子,你目前大灾就在眼前,要想补救还有个办法,可成与不成只看上天安排了。”他随即告诉高明衡,让他赶紧带家眷去北边的山里住一阵子,看能不能躲过这次灾难,如果躲得过,这个地方也不能再回来住了。高明衡闻听此话皱了皱眉头,把风水先生放回家了。

  高明衡明白,风水先生说的这个大灾不用他说,也已经迫近。清兵入关南下,听说近日就会打到沂州,自己作为明朝老臣,势必会遭难于此。他就安排一家老小去北边山里隐藏起来,自己仍在此居住。

  一个月圆的晚上,高明衡正在屋里坐着,墙外灯笼火把忽然亮如白昼,清兵已经找到他的别墅。他打开院门看了看围了一圈的清兵。一个身影一闪,躲在了一块岩石后面,那是风水先生。高明衡冷笑了一声:“到底是你把清兵早早引来,让我朽木早折!也好,今日算我涂炭开封百姓的一个报应。”他告诉清兵,待他进屋换件衣服就跟他们走。一盏茶的工夫,清兵等得不耐烦,闯了进去,只见高明衡在屋内穿戴整齐,已气绝身亡。

  高明衡的坟前,风水先生洒酒祭奠,说出一番话来:“高侍郎,我真的没有害你之心,本来起夜感觉外面躁动,想给你报个信,可已经晚了。看你执意不肯躲避,知道你早抱必死之心。往日风水之说,只不过是家传聊以糊口的营生,一切恩怨全都是巧合。”原来,那首风水诗的意思,只不过是说泉边植上竹子固住水土,也美了环境。泉水上方要有遮拦,不让雨水任意冲刷上面的泥土而塞住泉眼,而流出的泉水要像凤尾张开一样,一条一条水路润泽全村,那样,整个村子都是风水宝地,适宜全村生息,那么幽静和谐的环境,自然会滋养有所作为的人。

  风水先生说:“当初你家境殷实,我只不过想借你之手为本村百姓造福。谁知你今日会遭此不测!是非成败,因果得失,一切只由心生。”

  后来,此泉便有人把它称作龙头凤尾泉。再后来,泉边竹林渐多,就顺口叫做竹泉了。这个村子,也被后人改名竹泉村,村里竹韵婆娑,花香鸟语,流泉叩石,淌过条条村巷。俯瞰整个村子,活像一条银龙,却张开了色彩斑斓的凤尾。

上一篇:河间诗谜 下一篇:豆芽店的对联
猜你喜欢
理论空气
理论空气的词语属性 拼音l ln kng q拼音字母li lun kong qi拼音首字母llkq 理论空气的百科含义 理论空气是指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干空气量。它由燃料的组成决定,可根据燃烧方程式求得。
詹之亮
詹之亮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zh ling拼音字母zhan zhi liang拼音首字母zzl 詹之亮的百科含义 詹之亮(1895——1973),字大有,又名乃武。诸暨盛兆坞人。诸暨中学第一期毕业生。与赵岐山(1894——1992)同窗。崔思忠弟子。
黑釉瓷器
陶瓷名词。是一类呈黑色的瓷器。在烧制酱色釉原始瓷器的工艺基础上,增加釉和胎中铁的含量,即能烧制出黑瓷。几乎在东汉晚期烧制出青瓷的同时,也烧制出黑瓷。东晋时德清窑即以烧造黑瓷著名。北齐时期,北方也烧出了成熟的黑瓷。
励志故事《智慧人生:瑞典人的平凡和从容》
  出访瑞典时才知道,瑞典人发乎内心赞美别人的话竟然是“他很平凡”。 虽然欧洲各国都有说话是银、沉默是金的谚语,但实际上南欧人饶舌的多,越往北边话越少。与瑞典同行洽谈业务,他们多以数字、事实说话,言简意赅,从不夸夸其谈。常去瑞典的老同事对我说:“别以为你碰
《三番五次》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不止一次。《儒林外史》三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快出去!我要关山门!’”亦作“三番两次”。元.张可久《天净沙.春情》曲:“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红楼梦》九四回:“看他的那个神情儿,是一定在宝玉身上的
海岸阳光
海岸阳光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n yng gung拼音字母hai an yang guang拼音首字母hayg 海岸阳光的百科含义 海岸阳光力为服务于港城及全球华人社区的先锋线上媒体与最新潮流资讯提供商,是主打资讯+社区的潮流新型社区网站。以年轻群体及保持年轻心态的人群为核心,无论是潮流的领导
老家村
老家村的词语属性 拼音lo ji cn拼音字母lao jia cun拼音首字母ljc 老家村的百科含义 老家村位于南坪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邻大王村,南倚任楼矿、矿北新村,西接任集村,北靠桃花村。全村人口4410人,户数1310户,18个自然庄。19个村民小组。9100亩耕地,村支部下
天骇客
天骇客的词语属性 拼音tin hi k拼音字母tian hai ke拼音首字母thk 天骇客的百科含义 《天骇客》是萧萧儿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严德志
严德志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d zh拼音字母yan de zhi拼音首字母ydz 严德志的百科含义 严德志 男,1931年11月生,福建省仙游县人。
朱京
【介绍】: 宋建昌南丰人,字世昌。朱轼子。博学淹贯,登进士甲科。教授亳州、应天府,入为太学录。神宗数召见论事,擢监察御史。风神峻整,见者惮而目为真御史。坐论事失实,谪监兴国军盐税。后累官至国子司业。
《巧能成事》来历意思解释
《孙子•九地》:“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龟龙麟凤》来历意思解释
古代用来象征吉祥、高贵、长寿的四种神奇动物。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见“麟凤龟龙”。《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