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顾宪成


【生卒】:1550——1612

    字叔时,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因上疏语侵执政,贬官;廷推阁臣违帝意革职;召起任官辞不就,其名声日高。生性聪明,从小即有志于圣学。里居后益深入研究学问。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说。与弟允成倡修“东林书院”,偕同志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时士大夫得罪权臣或不得志者,率退居林野,闻风响附。在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评论人物。由是东林名声大著,而忌恨者亦多。魏忠贤专政,大凡正人君子都被视为东林,抨击无虚日,遂成朋党之祸。卒于家。天启初,赠太常卿。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


【生卒】:1550—1612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叔时,别号泾阳。万历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以上疏语侵执政,谪桂阳州判官。历迁至吏部员外郎、文选郎中,二十二年以廷推阁臣忤旨,削籍归。在里与弟顾允成倡修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又讽讥朝政,评论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之名大著。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人称泾阳先生。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

上一篇:汪若霖 下一篇:欧阳东凤
猜你喜欢
英廉
【生卒】:1707——1783 字计六。姓冯。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举人。历官至刑部尚书兼户部侍郎和正黄旗满洲都统,直隶总督,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乾隆初,往江南河工学习,董理永定河道。为第一个汉军授汉大学士者。乾隆四十八年卒。谥文肃。【生卒】:1714—1783【介绍
【介绍】: 即豐祁,見簋(集成03737),西周中期祁姓婦女,的夫人。
修行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hng do d jng拼音字母xiu hang dao di jing拼音首字母xhddj 修行道地经的百科含义 《修行道地经》,共七卷,又称《修行经》。印度僧伽罗刹作,西晋竺法护译。
合浦县公安局
合浦县公安局的词语属性 拼音h p xin gng n j拼音字母he pu xian gong an ju拼音首字母hpxgaj 合浦县公安局的百科含义 组织、指导侦查工作,参与侦查或直接承办重大疑难案件,协调处置重大事件和重大治安事故。
明末超级土豪
明末超级土豪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m cho j t ho拼音字母ming mo chao ji tu hao拼音首字母mmcjth 明末超级土豪的百科含义 就是一个有钱的土豪改写大明历史的故事,仅此而已!
爆破运输车
爆破运输车的词语属性 拼音bo p yn sh ch拼音字母bao po yun shu che拼音首字母bpysc 爆破运输车的百科含义 爆破器材运输车又名炸药运输车,雷管运输车,防爆车,民爆车,烟花爆竹运输车。它是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对爆破器材运输的规范和用户的要求而研制生产,产品符合国防科工
寓言故事《戴瓮帽的傻子》
  梁朝时候有一家人家,一屋都是痴傻。有一天,父亲把儿子叫来说:   “你给我到集市上去买一顶帽子回来。我听别人说,帽子是套在头上的,要能装得下脑袋才行。你上集市去一定要找那样的帽子才能买。”   儿子按父亲的吩咐到集市上买帽子,他到处找,找到一个别人说是卖
牛立文
牛立文的词语属性 拼音ni l wn拼音字母niu li wen拼音首字母nlw 牛立文的百科含义 牛立文,男,汉族,1962年10月生,安徽濉溪人,1986年9月参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农工党,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现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委、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技术
朱蕉
朱蕉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jio拼音字母zhu jiao拼音首字母zj 朱蕉的词语解释朱蕉[ zh jio ] 又称“朱竹”、“铁树”。直立、粗壮灌木,高一至三米。夏季开花,淡红至青紫色,间有淡黄色的。果实为浆果。为庭园观赏植物。 朱蕉的详细含义 又称“朱竹”、“铁树”。直立、粗壮灌木
星期六婴儿
星期六婴儿的词语属性 拼音xng q li yng r拼音字母xing qi liu ying er拼音首字母xqlye 星期六婴儿的百科含义 星期六婴儿是西方国家对“酒后婴儿”的叫法,意思是指星期六酗酒之后夜生活夫妻同房怀孕生下的孩子。据统计,这部分孩子致畸、致残、智商受到影响的情况比较多见,
伞柄
伞柄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bng拼音字母san bing拼音首字母sb 伞柄的词语解释伞柄[ sn bng ] 就是伞把的意思,手拿的那地方。
汾酒
汾酒的词语属性 拼音fn ji拼音字母fen jiu拼音首字母fj 汾酒的词语解释汾酒[ fn ji ] 中国名酒之一。产于山西汾阳杏花村。以高粱为原料,用大麦与豌豆制曲。酒味清香、醇厚,属清香型大曲酒。 汾酒的详细含义 白酒名。我国名酒之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李六如《六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