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下馆子的历史


第一批餐馆和在外吃饭的人

与食物的历史基础是,人们愿意“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共享食物和水”。

古代的民众并不容易接受这件事。只有在出行(有关公务、宗教、战争、贸易)、谈判(有关商务、外交)和庆祝活动中,人们才愿意与陌生人在公众场合一起用餐。

例如,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人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规模生产陶器,劳动者每天工作的回报就是一个装着食物、上面刻着“吃”字的陶碗,他们不得不在工作之余一起吃饭。尽管这些用餐行为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餐馆”概念不同,但也形成了后期餐馆文化的一部分。

古希腊的“会饮”更接近我们今天的餐馆。“会饮”意为“一起饮酒”“欢宴”,除了分享食物,它更是一种以饮酒为中心的,世俗性、社会性、感官性的活动。

世界上有历史可考的第一批餐馆,出现在中国宋朝。《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一书的作者——美国历史学家凯蒂·罗森和埃利奥特·肖尔,将此归功于宋代开封的人口规模与城市贸易:“只有在一个可以容纳商务旅行者的足够大的盛行重商主义的十字路口,城市的发展才能保证餐馆文化的完全形成。”

尽管今天的人们对于在餐馆就餐的经典想象通常来自法餐:穿着讲究,进入一家西餐厅赴约,服务生会在门口迎接你,带你来到预订好的餐桌前,递给你一份详尽的菜单。四周灯光稍暗,环境安静优雅。你决定点一份奶油意大利面,而你的同伴点了一份牛排,还有一些甜点和酒品。就餐结束后,服务生会根据你们所点的菜品开具一份账单,恭送你们离开。

事实上,这些流程在18世纪60年代首次在巴黎亮相之前,一直是在中国传承的。

通过古文献,我们大约可以看到一家“插四时花,挂名人画”的开封餐馆。此处供应“红丝水晶脍”“石肚羹”“生软羊面”“香糖果子”等各式各样的菜品。新到的食客盯着菜单,不知该如何点菜,面露窘色。训练有素的店小二们唱念着顾客的菜单,叠拿着十几个碗穿梭在后厨与前堂之间。食物被盛在精美的瓷器或漆器里端上来。饭店中小曲入耳,灯火蒸腾。

餐馆作为“提供饱腹之物的文化机构”

在餐馆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人们其实并不能共享食物——毕竟一个人吃过的那部分,另一个人不能再吃。一起用餐,实际上是在分享一种经历,包括同样的空间、同样的习惯。

罗森和肖尔在《下馆子:一部餐馆全球史》中,将餐馆视为一个“提供饱腹之物的文化机构”,一个“展现艺术和自动化程度的地方”。它强调可见性和景观性,有着特定的环境、固定的流程、专业的人员,还有种种琐碎的用餐礼仪。

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巴黎,观看和被观看是餐馆用餐的核心。人们可以自由地审视周围的世界,并注意自己的形象。这给没有在外用餐经验的顾客带来压力,如美国旅行家卡罗琳·柯克兰所说:“在餐馆就餐对于来巴黎旅行的女性是一件新奇的事……这确实需要一些练习,你才不至于在用餐过程中偷偷地东张西望,观察是否有人在看你。”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人们格外崇尚技术和自动化,对创新的热切追求推动了许多餐馆的出现和繁荣。从美味酱汁的开发到菜单的印刷,再到煤气灯的使用,城市环境和室内装饰越来越光彩亮丽,外出就餐也随之成为一种带有享受性的娱乐行为。随着在晚餐时约会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活动,餐馆也开始延长营业时间。

法国美食家格里莫·德·拉雷尼耶提出了“构成一家伟大餐馆的标准”:必须满足人们的幻想和欲望。他帮助法国餐馆树立起了文化标志,即“餐馆是一个与众不同且有自己规则的地方,在这里,看菜单、点正确的食物和酒,会发展成一种有品位的行为,需付出努力才能表现良好”。正如美国学者安德鲁·P.黑利所说,优雅进餐是“上层人士身份的公开声明”。

直到法国餐馆“出口”至全球,这种礼仪和品位的规范始终如影随形。在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法国餐馆几乎一直保持着文化主导地位。

让穷人和女性拥有外出就餐的权利

19世纪的欧美餐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出的。

外出就餐是一种权利,一开始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享有。这些精英名流及其生活习惯被媒体广泛报道,逐渐推动了一场将餐馆作为休闲场所的社会运动,这时服务于中产阶级的餐馆才开始出现。到了19世纪中叶,穷人也可以在餐馆用餐。

比萨最早作为意大利穷人的食物,因为餐馆的出现,从街头小吃变成人们坐下来享用的食物,又逐渐成为一种全球美食。罗森和肖尔认为,从历史角度和全球视野来看,坐下来用餐曾经是一种特权。

对女性而言也是如此。在19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很少有女性顾客出入餐馆——女性外出就餐会被视为“不检点”。1907年的《纽约时报》还报道过一名女性被禁止进入餐馆时与服务生发生冲突的事件。这位女士后来将餐馆告上法庭,然而她在法庭上遭到嘲笑,证词一律被驳回。法院表示,餐馆可以继续要求女性入内时须由男性陪同,但也须为女性提供用餐区域。

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中产阶级女性才逐渐成为餐馆的核心顾客群,外出就餐的面貌发生改变。以女性为中心的餐饮机构在城市中出现,女性老板的数量也在增加。

茶室、冰激凌店和小吃店里几乎坐满了女性,当时一本畅销杂志如此描述:“当午餐时间到来,女士们蜂拥而入。对于一个漫步走进这些餐馆的男性来说,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入侵者。”

餐馆的面貌也因此发生变化。以往餐馆常使用深色木材、丝绒,以深沉的装饰着称。但在以女性为中心的空间,装饰设计多倾向于轻盈:明亮的光线、透明的织物、淡色的花卉图案……

外出就餐逐渐在各种情境和社会角色中得以实现,社会各阶层的人都会把外出就餐当作社交、处理事务和娱乐的方式。

上一篇:朕,就这样过了一天 下一篇:曹雪芹的风筝
猜你喜欢
滋补品
滋补品的词语属性 拼音z b pn拼音字母zi bu pin拼音首字母zbp 滋补品的百科含义 滋补品 是补充人体所缺乏的营养物质,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症之物品。因为身体缺乏某种必需物质后容易患病或引起身体虚弱,进用滋补品后,补足能力,可以使疾病康复。常用的补品有人参、鹿
《觚不觚》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朱熹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后因以“觚不觚”比喻事物名实不符。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四分论》:“《续汉志》云:‘在天
面食厨房
面食厨房的词语属性 拼音min sh ch fng拼音字母mian shi chu fang拼音首字母mscf 面食厨房的百科含义 餐馆类型快餐餐馆简介中亿美食广场位于霄云路,美食广场内产品丰富,价格实惠,店内更有大量特色美食等待您的光临。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霄云中心中亿美食广场内
万人斗地主
万人斗地主的词语属性 拼音wn rn du d zh拼音字母wan ren dou di zhu拼音首字母wrddz 万人斗地主的百科含义 《万人斗地主》是一款真人之间进行的斗智斗勇的扑克牌游戏。
战役输送
战役输送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 y sh sng拼音字母zhan yi shu song拼音首字母zyss 战役输送的百科含义 战役输送,为进行战役作战而对军队进行的输送。是战役参战部队远距离行动的重要方法。根据条件,可用火车、船舶或飞机输送,或几种方式结合使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行动时,为
亨斯
亨斯的词语属性 拼音hng s拼音字母heng si拼音首字母hs 亨斯的百科含义 胡安卢亨斯(198402-07 )胡安卢亨斯是一名中场,现在效力于吉罗纳足球俱乐部。
电火花磨床
电火花磨床的词语属性 拼音din hu hu m chung拼音字母dian huo hua mo chuang拼音首字母dhhmc
两晋兵制
两晋兵制的词语属性 拼音ling jn bng zh拼音字母liang jin bing zhi拼音首字母ljbz 两晋兵制的百科含义 两晋兵制,两晋时期的军事制度。西晋和东晋军事制度沿袭曹魏,军队分为中军、外军与州郡兵。中军属中央,驻防京师,战时出征。外军驻全国重镇, 由都督分领。
黑曜石
黑曜石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yo sh拼音字母hei yao shi拼音首字母hys 黑曜石的词语解释黑曜石[ hi yo sh ] 玻璃质火山喷出岩浆急剧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苏永华
苏永华的词语属性 拼音s yng hu拼音字母su yong hua拼音首字母syh 苏永华的百科含义 苏永华,男,湖北恩施人,1980-1983年就读恩施师专化学科,1987年攻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1997年攻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管理心理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员、诺
张鸿翥
张鸿翥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hng zh拼音字母zhang hong zhu拼音首字母zhz 张鸿翥的百科含义 由皇帝亲点为武状元,初授头等侍卫。首联名文武状元上书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维新,并在大刀上刻上“忠义”、“报国”四字。后任湖北、安德等地副将。他不仅练武,而且注意文化知
番茄鸡柳
番茄鸡柳的词语属性 拼音fn qi j li拼音字母fan qie ji liu拼音首字母fqjl 番茄鸡柳的百科含义 用料材料  鸡胸脯肉黄瓜盐油番茄酱做法1. 鸡脯肉切直径约0.5-1厘米长约2厘米的长条2. 黄瓜去瓤切条,大小长短与鸡柳差不多。3. 锅内放适量油,等油热了把切好的鸡柳倒入,用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