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春秋、战国、战争


在甲骨文中,“武”字由“戈”和“止”(趾)两部分组成,意思是步行作战。在东周时代,“武”却被解读成了“止戈为武”。暴力攻击的原始字义,一变而成为代表文明的贵族传统,即对暴力的限制,才是真正的勇者所应秉承的德行。

经历过这种军事贵族的文化熏陶之后,春秋时代对战争的理解与从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

作为世代贵族,宋襄公希望通过仁义征伐,成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中原霸主,正如孟子所设想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在泓之战中,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恪守上古军礼,但文化发展落后于中原的楚军,似乎并不把“军礼”当回事儿,就如同不把周王室当回事儿一样。在后来的韩非子看来,战争应当是一切道义的例外,“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春秋中期以后,礼崩乐坏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面对无处不在的“诸侯僭王命”和“陪臣执国命”,严守周礼的孔子抨击季孙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春秋末期,晋国的实权落入智家、赵家、韩家、魏家之手,后来,赵、韩、魏三家联手消灭了最大的智家,晋国亦为三家所分。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在中国历史上,“三家分晋”常常被视为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便以此开篇,以为当头棒喝。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在司马光看来,三家分晋的事实,远不如周天子承认这个既成事实重要。这代表着周礼的崩坏。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而作为战国七雄之三强的韩、赵、魏三国诞生了。

三家分晋也为秦灭六国埋下了伏笔。晋国雄踞中原,傲视天下,秦国根本无力以蛇吞象;晋国分裂,中原丧失重心,秦国便可各个击破,蚕食原来晋国之地,中原败亡遂不可避免。

战国末期,秦国与六国的关系多少类似于智家与魏韩赵三家。处于强势的秦国对六国步步进逼,恣意欺凌,动辄刀兵相加,但六国并没有像三家早前那样,联合起来灭掉秦国,反而次第为秦所灭。

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其实秦灭六国,也是“才胜德”。毕竟战争靠的是能力而不是道德。

东周晚期被划分为春秋和战国,其实是出自两部书:“春秋”来自孔子整理的《春秋》,“战国”则来自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春秋时期实行井田制,每一块土地都很整齐,“周道如砥,其直如矢”,便于兵车驰骋。春秋后期,人口剧增,井田制崩溃,出现了私田,私家的黑田,不可能再是四方四正,也不可能有固定的面积。

原有的道路系统被破坏了,使战车运动受到严重阻碍。所以,随着私田的大幅度增加,车战所赖以自存的主要战术特点——机动性,也就逐渐丧失殆尽了。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战争的地理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迁。

殷周时期的主要活动地区在黄河中下游平原,这里的地形广阔而平坦,是非常适宜战车驰逐的“疆场”。例如成汤伐夏的战场鸣条,周武灭商的战场牧野,春秋时期几次大战,如长勺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桂陵之战、鄢陵之战,都是利于发挥车战优势的平原地带。

但到了春秋后期,边疆地区力量迅猛发展,纷纷问鼎中原,战争的区域越来越广。楚国向南拓展,势力达到湖南、江西、云南和贵州,燕赵两国向北发展,秦国南伐巴蜀,西攻义渠,置陇西北地诸郡。这一时期的战争,不仅发生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更主要是在北方的山地与江南的水网地区。这使得战车无用武之地,只能更弦易辙。

韩非曾笑话齐景公“释车下走”——哪怕再好的良马和驭手,遇到山路,也不如步下行更快。这在后来已经不再是笑话,而是普遍现象。

晋国和郑国多次与北方的狄戎发生战争,战车不仅没有发挥作用,甚至成为累赘,有时候不得不“毁车以为行”。南方的吴越在战争中,更是完全依赖步兵。

对于战车的实际作战效果,从事古代兵器考古的杨泓先生始终持保留意见,许倬云先生似乎也对此表示认可——

古代战车在作战上究竟有多少用处,颇有疑问。有人以为战车上的射士,在快速奔驶的战车上发射,可以发挥十足的威力;反对的意见则认为,战车硬轮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必至颠簸不堪,反而影响了箭的准确性。若以车上执戈战士的冲击力来说,由于车前有马及车辕的长度,战士对刺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在两车错毂交驰时,战士可以互击,而车轴的长度减小了击中的范围,两车速度的和,也使这一互击的时机缩短为短促的瞬间。因此,车战的功能,大约只是迅速将战士运送到战场,车上的指挥官可以利用车台,取得较好的视野,以旗帜与金鼓指挥军队进退。主要的作战人员,也许仍是那些随车的甲士与步卒。

战车时代,战争以诚信为本,讲究“贵偏战而贱诈战”,“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这是战车方阵作战的必然要求。

但随着弓箭特别是弩机的出现,四平八稳的战车战争,越来越满足不了野心勃勃的君主对战争的欲望,战争的作用被极度放大,战争的规模和限度也随之失控。

上一篇:被低估的鲁肃与被神化的诸葛亮 下一篇:晏殊的诗与远方
猜你喜欢
小妞死翘翘
小妞死翘翘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ni s qio qio拼音字母xiao niu si qiao qiao拼音首字母xnsqq 小妞死翘翘的百科含义 《小妞死翘翘》是2012年上映的美国喜剧电影,由Michael Hoffman Jr.执导,罗恩杰里米、琳妮奎格蕾等主演。《小妞死翘翘》讲述了六个美丽的高中朋友在刚进入大学
稀土部队
稀土部队的词语属性 拼音x t b du拼音字母xi tu bu dui拼音首字母xtbd 稀土部队的百科含义 稀土部队是在章子怡在新浪微博的马甲账号。2011年3月,该账号被网友爆料是章子怡。
杨尺蛾
杨尺蛾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ch 拼音字母yang chi e拼音首字母yce 杨尺蛾的百科含义 春尺蠖是一种有害昆虫,为鳞翅目,尺蛾科。 危害沙枣、杨、柳、榆、槐、苹果、梨、沙柳等多种林、果。春尺蠖以幼虫危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将树叶全部吃光,除危害杨树、榆树、胡杨外
赞美诗
赞美诗的词语属性 拼音zn mi sh拼音字母zan mei shi拼音首字母zms 赞美诗的词语解释赞美诗[ zn mi sh ] 基督教徒赞美上帝或颂扬教义的诗歌。也叫赞美歌。 赞美诗的详细含义 基督教徒赞美上帝或颂扬教义的诗歌。亦泛指对其他事物赞美颂扬的诗歌。艾青《芦笛大堰河--我的褓姆
《曳兵之计》来历意思解释
佯败而逃,将敌人引入埋伏圈。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偏正 拖着兵器佯败而逃,把敌人诱入自己的埋伏圈的计策。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多用于军事方面。 →诈败而走 ↔辙乱旗靡
东菊
东菊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j拼音字母dong ju拼音首字母dj 东菊的百科含义 东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东菊Aster dubius(Thunb.)Onno的全草。我省各地均产。具有补虚弱,清胃热,止血,解毒疗疮之功效。常用于虚劳损伤,口臭流涎,牙龈出血,恶毒癞疮。
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的词语属性 拼音go j yng hu j sh拼音字母gao ji yang hua ji shu拼音首字母gjyhjs 高级氧化技术的百科含义 水环境保护是当前人类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我国宝贵的水资源 造成了威胁。然而利用现有的生物处理方
货代通
货代通的词语属性 拼音hu di tng拼音字母huo dai tong拼音首字母hdt 货代通的百科含义 货代通是中国国际海运网旗下开发的一个供货代企业或个人的开发客户的工具平台,提供包括“在线询价订舱”、“货代交友商圈”和“信息发布推广”三大功能。每个货代通用户,永久性拥有二级
张驾伍
张驾伍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ji w拼音字母zhang jia wu拼音首字母zjw 张驾伍的百科含义 张驾伍(1911年-1963年6月3日)陕西米脂县人,原名成德。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步兵
勋表
勋表的词语属性 拼音xn bio拼音字母xun biao拼音首字母xb 勋表的百科含义 勋表(Ribbon)又称略章、勋略等,是军人、警察用来代表勋章、奖章等奖励的一种证章,为统一规格的长方形板条。其式样通常与所代表的勋章、奖章的绶带一致,通过条纹、色彩(有时候还包括一些饰件)区
圆领衫
圆领衫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lng shn拼音字母yuan ling shan拼音首字母yls 圆领衫的百科含义 圆领衫作为现代一种休闲服饰,穿着方便,舒适,成为当今世界一种主流服装。
刘奴真
【介绍】: 北魏人,鲜卑族。道武帝即位,奴真领部来附。兄刘犍先居贺兰部,奴真请召犍,以所部让之,道武帝许之。犍既领部,自以久托贺讷部,遗纳金马,讷弟染干诱犍叛,奴真遂杀犍奔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