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民间故事《侗族林王节》


我国许多地区都兴五月五日过端午节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然而也有例外,贵州景屏县的寨母一带的侗家,就是六月辰日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当地的一个侗族农民起义领袖林王。寨母过节不仅包有一般大小的粽粑,还包有粗如大碗、两尺多长的大粽粑。传说当年林王领兵打仗时,常以粽粑作干粮,所以将粽粑包得又长又大。

林王名叫林宽,出生于寨母地方,祖家原住黎平,其父林让参加过勉王起义,失败后受官兵迫害,便从黎平洪州一带顺着古州的朗洞,经青山界,过八受河搬到现在地住地。当时,婆洞一带还没有人烟,以后才陆续搬到许多侗家。由于这个寨子建得最早,被周围的寨子称为寨母。

林王是背爷崽(其父过世后才出生),家境贫苦,从小给财主做工,砍柴割草,放牛喂马,养鱼看田水,什么活都干过。他长得高大魁梧,人品出众,力大无比,聪明能干,作起来一个顶几个,又爱帮助人,乡亲们都喜欢他。

传说林王给财主在山塘里养鱼,财主叫他割草喂鱼,他就把鱼赶上坡去吃草,吃饱了,又赶回塘里放。因此他喂的鱼又肥又大。他很爱马。白天放马吃草,骑马练武,夜晚睡在马圈边,把马喂的又高又壮,后来成了他的战马。现在寨母背后还留着他当年修得石马圈,已崩了两方,还存了两方,青石板上还留着马蹄印和他的草鞋印。有一次林王给财主在山上放牛,见许多穷人没有饭吃,很不忍心,便敲死一头牛分给大家煮着吃。别人担心他叫不了差,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叫人把牛尾巴插在岩缝里,叫一个人藏在岩洞里等着,他立即跑去叫来了财主,说有一头牛卡在岩缝里出不来了。财主急忙赶上山,一看果然只有牛尾巴露在岩缝外了。财主便去扯牛尾巴,岩洞里的人学牛叫,越扯牛越叫。结果牛尾巴断了,牛没有出来,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去了。

林王热心地位大家办好事。婆洞路边有个岩洞,洞里有一股清泉,就是流不出来,过往行人口渴没法喝到。林王知道以后,用嘴咬开一个口子,两手扳开岩板,一股清泉流了出来,行人们有水喝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现在泉边的石板上还有林王的手指印和两个膝盖印呢。

寨母的后龙山有两个坡相互对峙,中间隔着深谷,平时到对门坡去种田,人们绕来绕去很不方便。林王便从对门坡扯出长岩石,做成一座石桥。他娘说:“你架的高桥看上去都眼花,不要害别人掉下来。”林王就一拳把桥打断,至今两边坡还留着几尺长的断岩梁。

婆洞一带的人多田少,林王便想塞断八受河,引水过婆洞开荒造田。他一早提着大鞭赶动三个坡准备去塞河,刚好被一个老妇看见,她高声叫道:“快看三个坡会走路。”结果三个坡就停在寨母田坝中间不走了,三个坡分别叫鸳鸯坡,定便坡,报独坡,与其他坡不相连。现在已被开成梯田。

林王长大以后,看到外地往这里逃难的人越来越多,把整个婆洞都住满了。饭不够吃,官兵还来抢粮抢人。人们没有办法,侗家没法活下去了。于是,婆洞、上洞、油洞等四十八个侗寨的寨老(寨中的长老)和辣办(青年)集中到寨母议事。寨老们说:“我们侗家世世代代被人欺凌,难道我们不能过太平日子吗?”大家决定,四十八寨每寨选举一人参加集伙选王。选王按照勉王起义的方式,每人倒栽一棵枫树,那个先活,哪个就是王。寨母推举了林宽。选王开始,四十八人在寨母寨中倒栽一棵树,林宽栽的那棵活得最快。大家一举选他为王,林王从此得名。现在寨母寨中还有一棵枫树,拔地顶天,枝干朝下,与其它树不同,据说就是林王栽的。

林王到处联合穷人,指挥各寨打刀造箭,第二年集合十万多穷人,准备起义。

为了起义,林王还停办了自己的婚事。传说和他相好的姑娘叫茂王,住在慕王寨,从小与林王一起砍柴、割草、唱山歌。两人长大以后,两家老人准备办婚事。然而两个年轻人很有志气,他们说:“世上这么乱,人民这么苦,我们要等解决了人们的疾苦才结婚。”老人思想不通,他们俩就约定:林王从苦里坳,茂王从慕王寨,同时从两处向扣界坳上各打一块石头,看两块石头能否碰在一起,如果碰在一起,就立即结婚,否则,就推迟婚事。结果林王的石头正好打在扣界坳上,茂王力气小一些,打不到扣界坳上,两块石头没有碰在一起,所以,他们就不急着结婚,后来都参加了起义。

起义中林王非常勇敢,在他的指挥下,一大早就攻破了龙里所城,大家还回到寨母洞吃早饭,接着又攻占了新化所、平茶所等地,计划打上长沙,攻到南京去,推翻明王朝。又传说他造了三支箭,差一点就把楚王射死。头晚,他叫母亲五更鸡叫的时候叫醒他。醒来后,他带着兵攻打楚王,他对准楚王的营帐连发三箭,三箭正中楚王的宝座。可是,他射得早了一点,要是等五更楚王就位再射,就能射死楚王。后来,林王被楚王的三十万大军重重包围,最后弹尽粮绝,起义军四处突围都不行,林王非常生气,把宝剑插在了岩板上,结果林王被捕了。他还被砍了头,但是林王不服气,他双手捧着头,回家叫母亲安上,又和官兵作战。后来,他被砍头两次,又安上两次,直到第三次,头再也安不上,尸体才倒了下来。

林王起义失败以后,朝廷怕当地侗家再次起义,便派郑子龙带兵挖了林王的祖坟和龙脉,现在寨母后面龙山上纵横交错的深沟就是当年挖的。龙脉虽然被斩断,但农民起义仍就不断。十六年以后,即永乐十一年,婆洞等地农民又起义了。正统十四年,黎平、绞桥农民起义,杀死了州官,聚众三十万,围攻铜鼓卫。

林王为大家谋福利,人们永远纪念他。他虽然被史书诬陷为”草寇“,但在侗家人心目中,他是英雄。每年农历六月逢辰日,寨母都要过节。其它杂姓也要过节。这一天是一年中除了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据说逢辰日过节原来是为了寨母首先建寨,并纪念林家的祖先。出了林王以后,就以林王为主了。周围侗家为了尊重寨母是母寨,又全部姓林,而且林王又是寨母出生的,所以都推后一天。

过节头一天,寨母就杀猪宰牛,家家放田捉鱼,磨豆腐,包粽粑,又打发孩子到相邻的寨子喊客,忙个不停,过节那天,吃饭以前,各家都先在古枫树下摆好酒肉、粽粑、烧香祭祖。客人进寨也要先到古枫树下祭拜一回,有的老人还要从古枫树上剥下几块树皮,用纸包好,带回去给孩子,祈福消灾。晌午过了以后,就开始吃饭。酒席丰盛,边吃边唱,互相祝福。吃完以后,主人邀客,孩子们就在古枫树下唱“林王古歌”。歌唱完毕,老人们就向孩子们讲林王的故事,通宵达旦,十分热闹。

上一篇:儿童故事《谁把愿望藏在云朵里》 下一篇:寓言故事《小猪追星》
猜你喜欢
福建省邮政局
福建省邮政局的词语属性 拼音f jin shng yu zhng j拼音字母fu jian sheng you zheng ju拼音首字母fjsyzj 福建省邮政局的百科含义 福建省邮政管理局于2006年9月6日正式宣布成立,副厅级邮政监管机构,负责全省邮政行业管理工作,履行政府监管职能,推行国家邮政局和地方政府双
德阳良居酒店
德阳良居酒店的词语属性 拼音d yng ling j ji din拼音字母de yang liang ju jiu dian拼音首字母dyljjd 德阳良居酒店的百科含义 德阳良居酒店是四川良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装修的一家精品商务酒店。酒店位于德阳市经济开发中心,地处旌湖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德阳
古代五项
古代五项的词语属性 拼音g di w xing拼音字母gu dai wu xiang拼音首字母gdwx 古代五项的百科含义 古代五项全能比赛是在希腊发源的一种奥林匹克比赛形式。该比赛的顺序依次为铁饼、跳远、标枪、赛跑和摔跤比赛。前四项在竞技场举行,最后一项摔跤则在神庙旁举行。运动员只有在
异界三部曲
异界三部曲的词语属性 拼音y ji sn b q拼音字母yi jie san bu qu拼音首字母yjsbq 异界三部曲的百科含义 《异界三部曲》是君子123小人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无根本
无根本的词语属性 拼音w gn bn拼音字母wu gen ben拼音首字母wgb 无根本的百科含义 无根本为樟科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续筋接骨、解毒止痒的功效。
那片云海
那片云海的词语属性 拼音n pin yn hi拼音字母na pian yun hai拼音首字母npyh 那片云海的百科含义 《那片云海》是剑蝶风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起点网。
张宝华
官安徽望江县典史。咸丰中,被太平军杀死。【介绍】: 清江苏松江人。雍正十年海水泛滥,室庐尽殁,与子客居归德。善画山水,颇秀润。
普卢利沙星
普卢利沙星的词语属性 拼音p l l sh xng拼音字母pu lu li sha xing拼音首字母pllsx 普卢利沙星的百科含义 普卢利沙星(Prulifloxacin)化学名称为:(±)-6-氟-1-甲基-7-[4-(5-甲基-2-氧-1,3-二氧杂环戊烯-4-基)甲基-1-哌嗪基]-4-氧-4-氢-[1,3]噻嗪[3,2-α]
宝章阁学士、直学士
官名。见“宝章阁”。
《喜怒无常》来历意思解释
喜怒变化不定。《庄子.在宥》:“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魏书.杨大眼传》:“然征淮堰之役,喜怒无常,捶挞过度,军士颇憾焉。”《红楼梦》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主谓 高兴、恼怒变化不定。语本《庄子
永不屈服
永不屈服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b q f拼音字母yong bu qu fu拼音首字母ybqf 永不屈服的百科含义 《成事在人》是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于2009年出品的一部传记式影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摩根弗里曼、马特达蒙和托尼科戈罗吉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9年12月11日在美国本土上映。影
生头死垄
生头死垄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tu s lng拼音字母sheng tou si long拼音首字母stsl 生头死垄的词语解释生头死垄[ shng tu s lng ] “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之省。 生头死垄的百科含义 生头死垄 :shn tóu s ln 1."生王之头,不若死士之垄"之省。《战国策.齐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