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戴笠“遗嘱“


西安事变的演变在不知不觉中扯上了戴笠,且还是处在向和平转折的关键节点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戴笠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然危难之中的西安一行,毕竟烙上了历史的印痕,而戴笠本人也由此做足了文章。戴笠这一化险为夷的“妙招儿”,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亦是在无可奈何之中作出的自我保护之举。

“特务天王”空前惨败

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是戴笠的重点监视对象,戴笠与张、杨周围的亲信主动交往,以钱、色、情、职为手段,布下了不少棋子。

张、杨都是有心机的政治人物,为麻痹戴笠、CC系(国民党内部以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代表的派系)所派特务们的监视活动,双方之间的往来采取“暗通明不通,上合下不合”的方法,有时还故意暴露一些双方矛盾对立的事件。老奸巨猾的戴笠满以为张、杨“强龙”和“地头蛇”斗争好戏会随着剧情的深入连续上演,却不知张、杨虚晃一枪,把戴笠他们的注意力转移了。事实也得到印证,由于戴笠这一情报系统的重大受骗,导致西安扣押蒋介石事件的顺利进行。

实际上,扣蒋的军事调配部署还是有不少响动的。自1936年12月8日张、杨决定实行兵谏后,双方分别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东北军方面,以一〇五师师长刘多荃为临潼行动总指挥,一〇五师第一旅两个团在华清池周围地带警戒,一〇五师第二旅旅长唐君尧率孙铭九的卫队第二营和王玉瓒的卫队第一营守卫华清池头道门,用一个连担任扣蒋任务。

对于这些调配部署和目的性很强的军事演习,此前戴笠也得到一些不着边际的信息,但戴笠斟酌后否定了其可靠性。早在戴笠之前,陈诚亦向蒋介石汇报过。或许事前不知情还可推说是张、杨保密工作严密所致,但事后不知情,且应对速度如此之慢,则素以情报灵敏着称的戴笠就无法解释了。

南京得到西安发生兵变的消息,是中央军樊崧甫部于1936年12月12日下午3时多发出的电报:“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戴笠获知西安异动后,如坐针毡,频频向西安秘密电台呼叫,可如泥牛入海。直至次日,特务处西北区区长江雄风才报告戴笠:张、杨异动,校长被押,情况不明。

而此时,公开媒体都报出确切消息,张、杨《对时局宣言》在12月13日西安《解放日报》上刊登;宋美龄已收到张学良发出的电报,连远在香港的宋子文也获知确情。这无疑打了戴笠一记闷棍,他的情报机构全线哑巴。戴笠度日如年,特别是南京当局决定准备对张、杨大肆讨伐,戴笠更感事态严重,一旦战火发生,不仅校长性命不保,而且他的人生之路也将发生重大逆转,前途不仅仅是渺茫而已!

正当戴笠万念俱灰之时,转折却突然到来,宋子文从西安返京后,即邀戴去自己住处,并告诉他将再次返回西安,并请戴一道同去营救委员长,这使他既吃惊又欣喜。

12月22日中午,戴笠随宋氏兄妹、蒋鼎文、端纳、郭增恺同乘一架飞机经洛阳转至西安。

急留遗嘱表忠心

戴笠在西安约为两天时间,从迄今所见的史料看,此行张、杨并没有为难他,反而给予他很高的礼遇、自由的行动。也许为了弥补此前的严重失职、挽回政治和忠心上的失分,心机极深的戴笠却留下一份怪诞的遗嘱,遗嘱是这样写的: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惟未见领袖死不甘心。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戴笠于西安张(学良)寓地下室。

这份遗嘱实是戴笠城府之深的典型体现,它不是一般的矫揉造作,以便事后攫取遇危不乱、成功成仁的政治资本,为他进一步爬上高位再增加一块高高的垫脚石。

这份“遗嘱”虽未署日期,然从文中“自昨日下午到此”及“领袖蒙难后十二日”推算,当写于12月23日,戴笠停留在西安的时间只两个晚上和一个多白天而已。那么,这两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先来看戴笠这两天的活动:

22日傍晚,赴西安众人抵张学良公寓,稍作停留,宋美龄去了蒋介石处,而戴则随宋子文、蒋鼎文与张学良洽商有关西安事变之事的处理问题。此事见宋子文日记和蒋鼎文纪念集相关记载。

是晚戴在张学良公馆用餐,一起用餐的有蒋鼎文和“西北剿总”的政训处处长曾扩情。曾扩情在《西安事变回忆》中说:“张(学良)把宋美龄、宋子文、端纳三人送到蒋介石处,留戴笠、蒋鼎文和我三人在家晚餐,戴、蒋两人住在他家,我仍回到省银行。”

第二天,也即23日,张、杨提出西安事变谈判建议方案,宋子文感到棘手,于是赶忙召集蒋鼎文、戴笠商议对策,三人紧急会商后提出一个反建议方案,并报蒋介石批准,此事宋子文12月23日日记有较详细述及。

而到了24日,戴笠“不辞而别”离开西安,宋子文12月24日日记作如是载:“戴(笠)的不辞而别令敌手甚为不悦。”

假如事实真如戴笠所述“离死不远”,那么其时的戴笠就是“死囚”监管的待遇,他不可能参加谈判,不可能参加会商,更不可能在24日自由自在悄悄地离开西安。须知,其时在西安,张、杨若要除掉你,就像除掉笼中之鸟一样容易,戴笠纵有三头六臂,也难逃张、杨之网。

历史笑柄

张学良当年为什么同意宋子文把戴笠带来西安,无论从当时的情况看,还是晚年的张学良口述中,似乎都是在对戴笠的特务行径嬉笑怒骂,这位公子哥儿出身的政治家在尽情地戏谑这个不可一世的特工王。

还在西安事变发生前,即8月底,在西安的特务们不通过张学良,就抓捕了张学良身边的人,包括东北大学的大学生宋黎、马绍周和关时润等。张学良愤然道:“捉人居然捉到我的头上来了。”于是乘机武力查抄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

戴笠这次到西安后,张学良给了他一个小小的下马威。张学良当时的亲信高崇民是如此记述戴笠在机场缴枪以及戴是如何向张诉求的:“宋子文第二次是陪同宋美龄负着和平的使命来西安,蒋的特务头子戴笠亦随机来西安,戴下飞机后,腰中插的手枪被我方战士缴械,到金家巷见张学良时泣诉其事,张立即把自己带的手枪摘下赠戴。戴大为感动,口称副司令伟大不止。”如果张要让戴“殉难”,还会给他手枪?

其后,张学良语带机锋地问戴笠:“老戴,你们的特务工作是怎么做的,我与杨司令搞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不知道?”

戴笠也许没想到“西安事变”的当事人张学良、宋子文、蒋鼎文、陈诚以及曾扩情等都会有各种文字,通过不同渠道披露出来,梳理分析可知当时真相。足证戴笠的“遗嘱”是沽名掩世的“遗作”。

上一篇:沧海拾贝:巧得妙方等 下一篇:无数心花发桃李
猜你喜欢
喀喇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的词语属性 拼音k l kn ln shn拼音字母ka la kun lun shan拼音首字母klkls 喀喇昆仑山的词语解释喀喇昆仑山[ k l kn ln shn ] 中国与克什米尔边界上的大山脉。主干延伸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之间,东南部伸入西藏自治区境内,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
庄凤威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耀采,号巢阿。官归安知县。善书法,临《九成宫碑》得晋唐笔意,名重一时。兼善画人物。
牛腩炖土豆
牛腩炖土豆的词语属性 拼音ni nn dn t du拼音字母niu nan dun tu dou拼音首字母nndtd 牛腩炖土豆的百科含义 牛腩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这只是一种统称。若依部位来分,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土豆是低热能、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是理想的减肥食品。
滚焊
滚焊的词语属性 拼音gn hn拼音字母gun han拼音首字母gh 滚焊的百科含义 滚焊又称缝焊,是指焊件在滚轮带动下前进,电流以间歇的方式接通,最终形成连续的焊缝的焊接方法。它是电阻焊的一种。
众创聚投
众创聚投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chung j tu拼音字母zhong chuang ju tou拼音首字母zcjt 众创聚投的百科含义 众创聚投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是文化众筹平台,平台于2014年12月正式上线运营。
宁夏请喝茶
宁夏请喝茶的词语属性 拼音nng xi qng h ch拼音字母ning xia qing he cha拼音首字母nxqhc 宁夏请喝茶的百科含义 《宁夏请喝茶》的作者是折火一夏,有50章,属于言情小说。
铠维
铠维的词语属性 拼音ki wi拼音字母kai wei拼音首字母kw 铠维的百科含义 铠维(Comvee)是车辆外置构装系统(VODS)的领导品牌,专注为汽车爱好者提供安全、品质、专业、个性的VODS方案,引领着汽车时代的健康生活!目前铠维系列产品包括车顶支架、车顶框、车顶箱、自行车支架
草地上的魔法种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一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一直渴望拥有一个孩子,却始终没有实现他们的心愿。终于有一天,老夫妇决定向上天祈祷,希望能有一个孩子来到他们的家中。他们的祈祷似乎得到了回应。一天早上,老夫妇在自家的草地上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种子。这颗
小魔法师
小魔法师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m f sh拼音字母xiao mo fa shi拼音首字母xmfs 小魔法师的百科含义 《小魔法师》是连载于17K小说网的一部玄幻奇幻类网络小说,作者是色蛮。
柳僧习
河东解(今山西永济)人。善隶书。随裴叔业附魏。历北地太守、颍川太守等职。(,参见《北史》)【介绍】: 北魏河东解人。善隶书。初仕南齐,宣武帝景明初为裴植征虏府司马,稍迁北地太守。孝明帝时历颍川太守,卒官。
兴安社区
兴安社区的词语属性 拼音xng n sh q拼音字母xing an she qu拼音首字母xasq 兴安社区的百科含义 兴安社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东至兴安路(仁爱路),南至艮山东路,西至胜稼路,北至九乔路。分别由左邻右舍、金泊林公寓、九洲芳园及圣奥领寓四个小区组成,总面积37
兰港大楼
兰港大楼的词语属性 拼音ln gng d lu拼音字母lan gang da lou拼音首字母lgdl 兰港大楼的百科含义 兰港大楼位于上海市杨浦五角场,由上海兰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港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建成,总建筑面积18760,总占地面积8527,共计房屋324户,小区物业公司为上海兰逸物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