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著作佐郎


官名。三国魏明帝太和 (227—233) 中置佐著作郎,协助著作郎修撰国史及起居注。东晋改此名,六品。一说南朝宋改称,属著作省(局),掌搜集史料,供著作郎撰史。晋制,此职初到任,必撰名臣传一篇,南朝宋初,始建国,未有适合撰写者,此制遂废。由秘书监选用,无秘书监时,由吏部选用。本用文学之士,但在南北朝后期,因其职务清闲,成为世族高门子弟的起家之官。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二班,陈七品、秩四百石。北魏秘书省著作局置四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七品。北齐著作省置八员,七品。隋文帝时属秘书省著作曹,员八人,正七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增置四员,共员十二人,升为正六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著作曹为著作局,仍隶之,员四人,从六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称司文郎,咸亨元年(670)复旧。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减置二员。与著作郎分判局事。唐朝职掌协助著作郎撰写碑志、祝文、祭文等,国史的修撰则改由史馆担任。北宋前期为八品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宣德郎代之,于秘书省置此职为职事官,员二人,正八品。掌修日历及祭祀祝辞。南宋时减为一员。辽朝秘书监著作局亦置。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於著作局设二员,正七品。掌编修日历,以学士院兼领之。后隶秘书监,减为员一人。元朝属秘书监,员二人,正七品。参见“佐著作郎”。官名,三国魏明帝置佐著作郎,掌协助著作郎修国史和起居注等。到南朝宋,改“佐著作郎”为“著作佐郎”,位在著作郎下。其后,北魏、北齐、隋皆沿置。唐朝著作佐郎与著作郎分判局事。元朝著作佐郎,则助秘书监卿掌历代图籍、阴阳禁书等。见《通典·职官八·秘书监·著作郎》、《新唐书·百官二·著作局》、《元史·百官六·秘书监》。

上一篇:著作令史 下一篇:著作局
猜你喜欢
家教之双子星
家教之双子星的词语属性 拼音ji jio zh shung z xng拼音字母jia jiao zhi shuang zi xing拼音首字母jjzszx 家教之双子星的百科含义 《家教之双子星》是蓝莓子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
大南山镇
大南山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d nn shn zhn拼音字母da nan shan zhen拼音首字母dnsz 大南山镇的百科含义 大南山街道,位于普宁市区南部,北与池尾街道相接,西临云落镇,东毗下架山镇,南部与惠来县相邻。街道总面积9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5亩,山地面积106728亩,总人口3多万人
青春舞
青春舞的词语属性 拼音qng chn w拼音字母qing chun wu拼音首字母qcw 青春舞的百科含义 《青春舞》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祁可。
《一斗百篇》来历意思解释
指酒量的宏大和诗才的敏捷。唐代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闫永辉
闫永辉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yng hu拼音字母yan yong hui拼音首字母yyh 闫永辉的百科含义 闫永辉,祖籍河北任丘,毕业于北京画院王明明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传承文化促进会会员,北京金正德书画院副院长,北京一墨斋书画院院长,韩国书画协
王艳春
王艳春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yn chn拼音字母wang yan chun拼音首字母wyc 王艳春的百科含义 王艳春,女,汉族,灞桥区旅游局副局长。灞桥区旅游业从最初的名不经传步入了发展正轨,并给该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指不胜偻》来历意思解释
见“指不胜屈”。偻,弯曲。清和邦额《夜谈随录吴哲》:“奇遇之多,~。”
神丐
神丐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 gi拼音字母shen gai拼音首字母sg 神丐的百科含义 《神丐》是由高天红执导、王群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于1987年上映。讲述农家子弟杨露蝉拜师学艺,终成一代神丐的意思。
鸸鸟
鸸鸟的词语属性 拼音r nio拼音字母er niao拼音首字母en 鸸鸟的百科含义 鸸鸟是澳大利亚产的一种大型走禽,是仅次于鸵鸟的最大鸟。
麻酱素什锦
麻酱素什锦的词语属性 拼音m jing s sh jn拼音字母ma jiang su shi jin拼音首字母mjssj 麻酱素什锦的百科含义 麻酱素什锦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特色名菜,属于鲁菜系。此菜具有防癌抗癌调理、便秘调理、减肥瘦身调理、高血压调理的功效。素蔬菜球形似锦绣球,色彩斑斓,清脆爽口,
怀远驿
官署名。北宋景德三年(1006)置,掌交州、龟兹、占城、大食、注辇、于阗、甘州、沙州、宗哥等地贡奉与通使事宜,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后,隶鸿胪寺。
昆吾剑
昆吾剑的词语属性 拼音kn w jin拼音字母kun wu jian拼音首字母kwj 昆吾剑的百科含义 昆吾(读音kun一声、wu二声,山名)亦作锟铻,是古代宝剑名,周穆王伐昆戎,昆戎献昆吾之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火浣之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尸子》 : “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