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万年历黄历查询网站

康熙皇帝身后最神秘的一个女人


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皇室女儿的专用称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称她为“额涅”、“额娘”,即母亲——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茉儿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生年大约在明万历四十年(年)前后。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由于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又译作“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小姐不是别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后金天命十年(年),本布泰虽然只有岁,但已出落得像一个大姑娘了,明眸皓齿,娇美动人。就在这一年,本布泰在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当时皇太极岁。苏麻喇姑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顺治元年(年)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本布泰到达北京,住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这位来自蒙古草原的姑娘,自从进了贝勒府以后,眼界不断扩大,文化修养也迅速提高。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和汉语,特别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于是,她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嘉庆年间,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中记道:“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

  苏麻喇姑心灵手巧,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因此曾参与清朝衣冠饰样的制定。她自幼生长在蒙古草原,骑马当然更是十分在行,每次为主人孝庄文皇后到宫外办事,她都是骑马而行。

  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在公开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下里,却形同姐妹,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皇室女儿的专用称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称她为“额涅”、“额娘”,即母亲;康熙的众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而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不仅在孝庄文皇后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而且对小于自己多岁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总是自称奴才。

  康熙二十六年(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无聊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出生的,这时只有虚岁。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感激非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的精力全部倾注到了胤祹身上。

  苏麻喇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苏麻喇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使皇子胤祹健康成长。后来胤祹成为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在康熙末年争夺储位的激烈斗争中,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保持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也明显比其他皇子深。

  苏麻喇姑有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她终身未嫁,始终生活在皇宫大内,陪伴主人余年。孝庄文皇后离世后,她又在宫内度过了个春秋。胤祹长大以后,不再需要她的抚养,使她得到了彻底解脱,从此开始过着舒适而恬淡的生活。晚年的苏麻喇姑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可能是受孝庄、顺治笃信佛教的影响。不过苏麻喇姑信奉佛教与别人明显不同,她既不是完全出于消遣、排解寂寞,也不是为了祈求佛祖保佑自己,而是把信佛与忠于皇上、报答皇恩结合起来。念佛诵经是她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她经常发自内心地表示:“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她还说,自己存活一世“只是为主子念佛祈福罢了”,“蒙主子厚恩,每日只是在佛像前尽力为主子祈祷,祝愿主子万万岁”。

  苏麻喇姑在生活上有两个与人不同的特点:一是终年不浴,只有到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体,然后再把这些用过的脏水喝掉;二是终生不吃药,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药物。她的这两个特殊的生活习惯就连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何以如此?人们曾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不过,她的身体却一直很好,活到了多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当然算是难得的高寿。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康熙四十四年(年)八月二十七日,苏麻喇姑终于病倒在床,腹内攻痛便血,不思饮食。两天后,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康熙皇帝正在塞外巡视。苏麻喇姑见自己的病越来越重,皇帝又不在皇宫,心中也没了底。于是,她把康熙帝的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和皇十二子胤祹等召到床前,对他们说:“老奴才我蒙皇上厚恩,惟在佛前效力,日祝皇上万万岁。今我便血,腹内攻痛难忍,尔等若发邸报急奏,则皇上必赐治病良方,尔等代奏我此言。”皇子们见祖母病得如此严重,建议马上召御医诊治,但苏麻喇姑不肯,她只相信皇上,认为只有皇上才能治好她的病。皇子们背着苏麻喇姑,把御医找来,向他们介绍了苏麻喇姑的病情,征询他们的看法。御医说这是老年人脾虚,内火盛之症,如不紧治,很危险。皇子们一面抓紧向皇父奏报苏麻喇姑病情,一面令内务府总管开始准备后事。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年月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多岁。

  对于苏麻喇姑的逝世,皇宫里的人都很悲痛。出殡那一天,除留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礻我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苏麻喇姑灵柩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各自回府了,唯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胤祉未敢擅自答应胤祹的要求,所以在九月初九日奏报苏麻喇姑病逝的奏折里,也写进了胤祹的要求,请示皇父。康熙帝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胤祹住在殡宫,为苏麻喇姑守灵,供饭,诵经,其他皇子则轮流每天派一人给胤祹做伴。

  康熙帝曾指示皇子:祖母事出,留七日再净身入殓。目的是想回宫后再亲眼看一看敬爱的额娘,向她的遗体告别。但后来他计算十五日才能回宫,于是再次降谕,让皇子们将苏麻喇姑遗体再留天,等到他回宫后再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与苏麻喇姑之间的眷眷深情。

  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报答她对自己“手教国书,赖其训迪”和抚养皇子的恩情,康熙皇帝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麻喇姑,可以说是旷典殊荣。苏麻喇姑生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多年,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死后当然也应该让她俩长依相伴。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皇帝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也停放于此。苏麻喇姑的灵柩是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暂安奉殿的,主仆二人相别已经个年头了,此次冥间重逢,想必一定会感谢康熙帝为她们做出的这一精心周到的安排。

  康熙皇帝生前未能解决祖母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所以孝庄和苏麻喇姑的灵柩一直停放在暂安奉殿内。雍正皇帝即位后,认为自孝庄文皇后停灵暂安奉殿后,大清国运昌盛,圣祖在位长久,子孙繁衍,说明暂安奉殿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改建工程于雍正三年(年)二月初三日破土动工,同年十一月全工告竣,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正式入葬昭西陵地宫。苏麻喇姑既不是皇室成员、爱新觉罗后代,也不是皇帝的嫔御,风水攸关,名份所限,当然不能与主人同葬昭西陵。雍正只比皇三子允祉小岁,苏麻喇姑去世时,雍正已岁了。他对苏麻喇姑非常了解,也是非常敬重,曾与其他皇子一道参加苏麻喇姑的丧礼活动。为了照顾苏麻喇姑与孝庄之间的亲密关系,雍正皇帝决定将其葬在昭西陵附近,经风水官员相度,将其墓地选定在昭西陵以东南新城的东墙外,距昭西陵只有.公里。

  苏麻喇姑园寝于雍正三年二月动工,同年七月完工,八月初七日将苏麻喇姑葬入该园寝内。这座园寝坐北朝南,主要建筑由北到南有:地宫上建宝顶,前建园寝门座、亭堂间、大门间,环以朱垣。门外建东西值房、东西厢房。宝顶位于园寝纵向中轴线上。

  笔者曾多次调查苏麻喇姑园寝,走访南新城的老人。据老人们说,光绪二十六年(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京西逃。当地的老百姓都以为大清国倒了,于是一哄而起,就把这座园寝给拆了。苏麻喇姑的地宫是在日本投降前被盗的,地宫盗口长期敞开着。一位曾经进入过地宫的老人回忆,苏麻喇姑的地宫很小,人在里面站不起来,四面墙壁是用砖砌的。地宫顶都是用大平石板棚起来的。地面也是平石板,中心部位凸起。顶部是平的,面上有一个深十几厘米的平底圆形凹槽。老人们都说苏麻喇姑是火化的,说地宫里只有一口缸,被盗时缸里有水。东面的那座地宫没听说被盗过。为清初葬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如今,苏麻喇姑的宝顶依然存在,许多游人慕名前往,去凭吊和怀念这位不平凡的女性。

上一篇:民间传奇传说:三年同床无淫事 下一篇: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谜
猜你喜欢
杨叶卿
杨叶卿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y qng拼音字母yang ye qing拼音首字母yyq 杨叶卿的百科含义 杨叶卿,艺名:杨恺博,出生在贵州贵阳,现居北京。毕业于吉林动画学院,参与拍摄多部电视剧以及歌曲作品。
覆板
覆板的词语属性 拼音f bn拼音字母fu ban拼音首字母fb 覆板的百科含义 覆板
《先容》来历意思解释
《文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李善注:“容谓雕饰。”后因以“先容”谓事先为人介绍、推荐或关说。唐 司马逸客《雅琴篇》:“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当下就央了
历史故事《开明的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是日本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出生于574年,是用明天皇的第二个皇子,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后。他虽然没有登上夭皇的宝座但执掌日本的最高权力长达30年,为适应国内外风云变幻的新形势,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改革,被尊为日本的佛法之皇、圣王、伟人。直到
浪子膏
浪子膏的词语属性 拼音lng z go拼音字母lang zi gao拼音首字母lzg 浪子膏的百科含义 浪子膏,周杰伦2013年自导自演电影《天台爱情》中的男主角,由周杰伦饰演,男,28岁,中医馆员工。爱打报不平,讲义气
郑伟
【生卒】:515-571 字子直,小名阇提,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西南)人。精于骑射,勇猛粗犷。西魏大统三年于陈留聚兵万人。破东魏梁州。西魏任为北徐州刺史。积战功至大将军、江陵防主。以擅杀部属免官。北周武帝初复官。历任宜州、华州刺史,为政严苛,常因小忿杀人。治内盗贼
《弱水之隔》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弱水,传说中不浮鸿毛,不通舟楫,无法渡越的河流。比喻相隔遥远,难以到达。语本汉东方朔《十洲记》7:“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远不能到,云如有~。”△用于描写空间方位。
金户
北朝杂户之一。以淘金为业,故名。
宝镜湾遗址
宝镜湾遗址的词语属性 拼音bo jng wn y zh拼音字母bao jing wan yi zhi拼音首字母bjwyz 宝镜湾遗址的百科含义 宝镜湾遗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高栏岛西南部的宝镜湾。包括遗址和摩崖石刻画。宝镜湾遗址面积10000余平方米,是一处沙丘连山岗遗址。1997-2000年,先后进
大红全帖
大红全帖的词语属性 拼音d hng qun ti拼音字母da hong quan tie拼音首字母dhqt 大红全帖的词语解释大红全帖[ d hng qun ti ] 旧时表示郑重礼节的红柬。用梅红纸折成帖式,共十面,故称全帖。 大红全帖的详细含义 旧时表示郑重礼节的红柬。用梅红纸折成帖式,共十面,故称全帖
虞策
字经臣,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举进士,调台州推官、通判蕲州,擢湖南转运判官。元祐五年(1090),召为监察御史,进右正言。数上书论事,为哲宗采纳,又进献《正始要言》,迁左司谏,擢户部尚书,拜枢密直学士,出知永兴军。入为吏部尚书,建请节财用、裁浮冗。以疾加龙图阁
杨昌济
杨昌济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chng j拼音字母yang chang ji拼音首字母ycj 杨昌济的百科含义 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后求学于岳麓书院,拥护康梁变法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