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棵大树底下住着兔子一家:兔子太太和她的四只小兔。有一天,兔子太太要去买东西,临走前特地叮嘱小兔们:“千万不要靠近麦先生的花园,你们的爸爸就在那儿被做进了麦太太的馅饼里。”
兔子太太走了以后,其他兔子都很听话,只有最小的彼得调皮得很。它偷偷溜进了麦先生花园大吃特吃胡萝卜,把肚子撑得圆圆的,还直犯恶心。
麦先生看见了,大叫:“抓小偷!”彼得拼命逃窜,好不狼狈。一只鞋子掉在了卷心菜地里,另外一只掉在了土豆地里。漂亮的蓝色上衣也被刮掉了,好不容易跳进洒水壶里藏身,却发现里面是满满的一壶水……
历经艰险,终于捡了一条命回家。妈妈困惑地看着狼狈不堪的彼得,这可是彼得在两个星期内弄丢的第二件衣服了。
那天晚上彼得没有吃饭,花园里的胡萝卜和水壶里的凉水使它很不舒服。当其他的三只兔子美美地享用着丰盛的晚餐时,彼得喝下了一剂苦苦的药水。
总统说,你们都别争了,这样吧,我亲自放一只兔子到森林里,你们谁能把这只兔子捉到,谁就最有本事,三个单位答应了。
于是,总统把一只兔子放进了森林。
首先出击的是中央情报局, 他们很快布下了森林情报网,建立了很多情报点,盘问了森林里所有的矿植物系统。经过三个月的调查,中央情报局向总统递交了一份长达几千页的报告,声称森林里没有兔子。
接着是联邦调查局进驻森林,经过一个星期的搜索,他们始终没有找到这只兔子,最后他们放了一把火把整片森林烧了个精光,并且嫁祸于兔子,说是兔子放的火。
最后轮到洛杉机警署出动了,只见洛杉机警察们冲进森林,两个小时后就拎着一只饱受鞭棍之苦的大狗熊走出森林,只见那只大狗熊气急败坏的叫嚷:别打了!别打了!我是兔子,我认了!
两只兔子头一次从自己的窝里钻出来,觉得外面的世界漂亮极了。
但它们首先要做的是:好好看看自己,再看看对方。因为,在它们出生的那个黑黑的洞里,几乎看不见东西。
在明亮的阳光下,它们终于看清了自己和对方的模样。一只是雪白雪白的,像团棉花球;一只是土黄土黄的,像团枯草。
白兔子咧开三瓣嘴大笑起来:“哎呀!我真没想到,天底下还有这么难看的兔子。像一团土、一把枯草,放到草垛里肯定没人看得出来。”
黄兔子却说:“我觉得自己挺好看,毛色和土地的颜色很像,而且我和你一样,也有两只漂亮的长耳朵。”说着,它使劲晃了晃耳朵。
白兔子说:“瞧我!雪白雪白的,走在路上大家都看我,这才叫漂亮。”
黄兔子不说话了,趴在枯草上晒太阳。
“唉!我要是长成你那样,才没心情出来玩呢,真为你感到不幸。”白兔子继续说。
这时,一只老鹰飞了过来,一个俯冲就把白兔子抓了起来。
白兔子吓坏了,它知道被老鹰抓住的后果。可它还是颤抖着声音问:“你怎么非要抓我,而不抓和我在一起的另一只兔子呢?”
老鹰问:“你的身边还有另一只兔子吗?可我在空中只看到了你,因为你长得太白了。”
白兔子大难临头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拥有漂亮的外表并不是什么好事。
|橡树下的兔子和梧桐树下的兔子|撒谎的兔子|
有一只小兔子,他有一座可爱的白色木屋,还有一个美丽的绿色菜园。小兔子很爱他的木屋,也很爱他的菜园。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他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
有一天,小兔子坐在山岗上看着伙伴们踢球,他们又叫又嚷,热闹极了。小兔子不喜欢踢球,但他想:也许我的生活太安静了,少了些色彩和声音。
小兔子立刻进城订购了一台电视机。有了电视机,小兔子的生活里就有了色彩和声音,比从前热闹了许多。可是,小兔子还是觉得他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
有一天,小兔子忽然想到:也许我的生活太平凡了,少了些惊奇和意外。小兔子立刻进城订购了一辆小汽车。有了小汽车,小兔子每个周末都出门旅行和探险,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惊奇和意外。可是,小兔子还是觉得他的生活中少了点什么。
小兔子一直找不到答案。
直到有一天,一只绿蜻蜓出现在他的菜园里。
小兔子很想捉住那只美丽的绿蜻蜓,他一路追着它,穿过树林,穿过草地……
小兔子一直追到一座蓝色小木屋门前。木屋的窗户开着,绿蜻蜓从窗口飞了进去。
小兔子鼓起勇气敲门。开门的是另外一只小兔子!
“你好,”小兔子说,“看见一只绿蜻蜓了吗?它飞进你家了。”
“是吗?进来找找吧。”那只小兔子微笑着说。
两只小兔子一起喝茶聊天,越聊越开心,因为他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竟是那么的相同。
后来,另外那只小兔子戴上翅膀,拉着小兔子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顸上。那只小兔子说:“每天早晨,我都戴着翅膀到这里,闭上眼睛让风吹动翅膀,想象自己是只自由飞翔的大鸟。”
“你真特别,我很喜欢你。”小兔子说。他看看戴翅膀的兔子,觉得开心极了。他忽然明白了,他的生活中缺少的是一位好朋友!
那只漂亮、快活的绿蜻蜓从两只小兔子身边悄悄地飞走了。你一定猜到了,它正是故事小精灵变的……
编辑点评:吕丽娜的童话就像是一首唯美的诗,将童年书写在字里行间。对孩子来说,童年是美好的,拥有父母给予的各种物质财富。但他们往往有更多的精神诉求,这种诉求最集中的表现是对朋友的渴望,渴望拥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和惊喜。就像故事最后,小兔子找到了另一只兔子,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