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黄门
黄门马监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掌养马。《汉书金日磾传》:“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官名。西汉黄门令所属,掌养马。见《汉书金日䃅传》。
黄门画者
官名,汉置,属黄门署,掌供奉皇帝画技。《汉书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西汉黄门待诏之一。为承应内廷作画的画师。见《汉书霍光传》。
黄门常侍
凡指黄门官诸宦者。汉置,掌侍从。《后汉书襄楷传》:“今黄门常侍,天刑之人,陛下爱待,兼倍常宠。”
黄门从丞
官名,汉置,属黄门令,宦者,掌出入侍从。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黄门令》。官名。东汉时黄门令的佐官。见“黄门令”。
黄门倡
宫内乐人,西汉置,属黄门署。《汉书东方朔传》:“时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穷,常侍左右。”注:“师古曰:幸倡,倡优之见幸遇者也。”《汉书艺文志歌诗》:“黄门倡车忠等歌诗十五篇。”
黄门署
官署名,汉置,其长官称长,俸四百石,掌中宫别处。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官署名。见“黄门令”。
祗候黄门
宦官职名。宋置,见“祗候高班内品”。
黄门书者假使
西汉黄门待诏之一,为黄门书者中的功高者。见《汉书艺文志》。假使,指功高者。《通典职官三》“中书省通事舍人”条说:梁“谒者十人,……功高者一人为假使,掌差次谒者。”
黄门丞
官名。为黄门令副贰。西汉置一员,任用宦者。东汉丞、从丞各一员,秩三百石。丞佐令管理宫中宦者,从丞侍从皇帝出入。三国沿置。官名,汉置,为黄门令之副,佐令掌省中诸宦者。见《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三国沿置。
黄门从官
官名。东汉末置。以宦者为之,属黄门令。三国魏沿置,八品。官名,东汉末年置,属黄门令,掌侍从。三国魏沿置。
黄门侍郎
官名。秦、西汉为郎官加 “给事黄门”省称。亦称“黄门郎”,无员数。为中朝官员,给事于宫门之内,侍从皇帝、顾问应对,出则陪乘。与皇帝关系密切,多以重臣、外戚子弟、公主婿为之。东汉与给事黄门合为一官,遂成为“给事黄门侍郎”省称。魏晋至隋初因之,为侍中省或门下省
黄门令
官名。西汉为少府属官,掌宫中乘舆狗马倡优鼓吹等事。职任亲近,由宦者充任。有技艺才能者常在其署待诏。东汉名义上隶少府,主宫中诸宦者,秩六百石。中叶以后多以中常侍兼任,或典禁军,或持节收捕大臣,权势尤盛。三国沿置,管理宦者、宫人。魏、晋改隶光禄勋,侍从皇帝左右
中黄门从官
官名,掌护从,居则宿卫,守护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后汉书刘玄传》:“遣中黄门从官奉迎迁都。”
中黄门署令丞
官名。北齐长秋寺所属有中黄门署,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所属有中黄门冗从仆射及博士四人。其所掌同中黄门,参见该条。
小黄门郎
官名,汉朝置,低于黄门郎一级的宦官。《后汉书百官志三》:“小黄门(郎),六百石,宦者,无员。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
给黄门郎
官名,为给事黄门侍郎的省称。秦和西汉有给事黄门,到东汉与黄门侍郎合为一职,称给事黄门侍郎,也简称给黄门郎或黄门侍郎。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车驾出,给黄门郎兼受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右属光禄勋》。
黄门署长
官名。东汉置,名义上归属少府,秩四百石,以宦者任之,分主中宫各处。官名,为黄门署长官,宦者,俸四百石,掌中宫别处。见《后汉书百官志三》。
黄门都监
官名。三国魏置,宦官张当曾任此职。见《三国志曹爽传》。官名,三国魏置,掌监黄门官。《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
黄门省
官署名。即门下省,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五年复名门下省。参见“门下省”。即门下省。唐玄宗开元元年改门下省为黄门省。见《新唐书玄宗纪、百官志二门下省》。
黄门监
官名。①三国魏置,以宦者充任。《三国志夏侯玄传》: “(李)丰密语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曰:‘卿诸人居内,多有不法。’”②即侍中。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为监,五年复旧。参见“侍中”。官名,三国魏置,为黄门长官,由宦者担任,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