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高昌
高昌馆
参见“提督四夷馆”。
高昌令尹
官名。新疆吐鲁番文书所见高昌麴朝政务部门长官。由王子充任,相当于中原各朝的相国、尚书令。因首都所在郡长官不名首而名尹,高昌令尹实为尚书令与高昌尹的结合。
高昌僧调俗调
新疆吐鲁番文书所见高昌麴朝税制名称。高昌“调”分僧调、俗调两类,据地而征。又有大调、小调之称,大调所征系谷物。另有据丁而征的薪柴征调。
高昌馆
见“提督四夷馆”。
高昌郡
公元327年十六国前凉张骏击擒戊己校尉赵贞后置。治高昌城,辖境相当今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哈拉和卓以东一带。历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皆有此郡。
高昌县
①西汉置。治今山东博兴县西南。属千乘郡。东汉废。②三国吴置。治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为庐陵郡治,西晋至南朝属庐陵郡。南朝梁废(一说隋废)。
高昌壁
古西域地名。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故城即其遗址。吐鲁番所出突厥文Qoco或Khoco,高昌即其对音。又称高昌垒、亦都护城。自公元前48年至公元327年,两汉、魏、晋的戊己校尉屯驻于此。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为高昌郡郡治。后又为高昌国国都。唐先后为高昌县、前庭县治所。
高昌王
元代诸王封号,授驼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驸马受封,帖睦尔普化、篯吉、太平奴、月鲁帖木儿、桑哥等袭封。
高昌国
①公元442年沮渠无讳率北凉余众逐高昌太守据有其地,次年自立为凉王,为高昌地区建国之始。460年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遂以高昌为国号。481年高车灭阚氏,立敦煌人张孟明为王。国人杀孟明,立马儒。497年,儒通使北魏,欲求内迁。国人不愿,杀儒,立右长史金城
高昌道役俗役
新疆吐鲁番文书所见高昌麴朝税制名称。分道役、俗役两类,按常田、厚田、簿田等土地等级,计田承役。徭役名称有丁输、营家、供人、作人、突门等多种。坐商所服役称商人役,旅居高昌者所服役称羇人役。
高昌僧俗田租
新疆吐鲁番文书所见高昌麴朝税制名称。高昌麴朝田租分俗租、僧租两类,以银钱、麻布、粟、麦、酒等交纳。其方式为计田征租,计田依据土质、水源之不同,分为常田、厚田、薄田、潢田等不同土地等级。此制是十六国时北凉计貲制度之沿袭。
高昌国大王府
辽之北面属国官署。用以统治西州回鹘。一说,阿萨兰或阿思懒回鹘大王府亦即高昌国大王府。《辽史百官志》:“辽制,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恩威兼制。”
高昌偰氏家传
篇名。元欧阳玄撰。《圭斋集》、《国朝文类》(《元文类》)均收录。偰氏以居偰辇杰河得名。其始祖暾欲谷本突厥人,因子孙为畏兀儿贵臣,遂成高昌畏兀儿巨族。入元后,其宗支又有人历仕元朝,因成为当时中州著姓。是研究元代畏兀儿较重要的参考资料。
高昌私属作人
新疆吐鲁番高昌麴朝文书所见封建隶属人口之一。在名籍中附于主人名下,可供买卖和继承。此种人口为主人田作,或供主人出租劳力取利;具有一定的私人经济,可以拥有小块土地,并有承担经济赔偿的一定财力。除在主人名义下提供官役外,官府亦向作人征收田租和赋钱。其劳动时间分
高昌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设在汉高昌壁(今新疆吐鲁番东),即唐西州(后称和州)而得名。
高昌故城
高昌都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47公里处。北依火焰山,南凭大漠,源自天山的木头沟水绕流城下。城分三重,外城方形,内城居外城中部,宫城居北,尚存建筑台基多处。外城西南角有大型寺院遗迹,占地1万多平方米。汉为高昌壁,前凉置高昌郡,北魏至唐初为高昌国王都,唐置西
高昌行记
一作《王延德使高昌记》、《王延德历叙高昌行程所见》。书名。宋王延德撰。一卷。延德,开封东明(今河南兰考北)人,太宗时为供奉官。太平兴国六年(981)五月出使高昌,经夏州,渡沙碛,至西州,见其王于北庭。雍熙元年(984)四月返宋。此行旨在说高昌绝于辽,旋以夏国立于河西,
王延德历叙高昌行程所见
即“高昌行记”。
王延德使高昌记
即“高昌行记”。
高昌回鹘佛寺遗址
高昌回鹘王室寺院。在今新疆吉木萨尔高昌回鹘陪都北庭故城西北角。建于公元十世纪,毁于十四世纪中叶。遗址南北长约70米,宽约43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寺院塔殿结合,北为正殿,南为庭院、配殿。布局对称,规模宏大。塑像壁画贴金妆彩,富丽堂皇。壁画多回鹘装供养人及回鹘文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