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左骐骥副使
官名。宋太宗雍熙 (984—987) 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 ,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德郎。
左骐骥使
官名。宋太宗雍熙 (984—987) 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德大夫。官名,唐有飞龙使和小马坊使,后唐长兴元年(公元930年)改飞龙使为左飞龙院使,小
骐骥副使
即“骐骥院副使”。
骐骥院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置,分左、右二使,简称骐骥副使。初为骐骥院副长官,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改武德郎。
骐骥院使
官名。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置,分左、右二使,简称骐骥使。初为骐骥院长官,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改武德大夫。
骐骥使
即“骐骥院使”。
骐骥院
官署名。宋朝养马机构。宋初有左右飞龙院,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置天驷监。雍熙二年(985),改骐骥院。初设骐骥使、副使为正、副长官,后改设监官,为堂除差遣。真宗咸平三年(1000),令隶群牧司。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隶太仆寺。南宋置行在骐骥院。官署名。宋置,分左
右骐骥副使
官名。宋太宗雍熙 (984—987) 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 ,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德郎。
右骐骥使
官名。宋太宗雍熙 (984—987) 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德大夫。官名。宋置,见“左骐骥使”。
左右骐骥副使
官名。北宋太宗雍熙(984—987)中置,为骐骥院副长官。其后,用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为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武臣阶官名,换为武德郎。
左右骐骥使
见“骐骥院使”。
骐骥院使
官名。北宋雍熙二年(985)置,分左、右二使,简称骐骥使。初为骐骥院长官,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阶官,属西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为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改武德大夫。
骐骥院
官署名。宋代养马机构。宋初有左右飞龙院,太平兴国五年(980)置天驷监。雍熙二年(985),改左、右骐骥院。分设左、右二使,后改设监官,为堂除差遣。咸平三年(1000),令隶群牧司。元丰改制,改隶太仆寺。南宋初置行在骐骥院。
左骐骥使
官名。北宋雍熙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武德大夫。
左骐骥院
官署名。中央养马机构。宋初为左、右飞龙院,太平兴国五年(980)改为左、右天厩坊,雍熙二年(985)改为左、右骐骥院。勾当官各三人,掌国马,辨别良驽以待军国之用。
左骐骥副使
官名。宋雍熙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元丰改制,改从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德郎。
左骐骥院使
即“左骐骥使”。
右骐骥院
见“左骐骥院”。
右骐骥使
官名。北宋雍熙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元丰改制,改正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武德大夫。
右骐骥副使
官名。宋雍熙中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西班诸司使。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元丰改制,改从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德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