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驻防
稽察宝坻等处驻防大臣
官名。又名两翼稽察大臣。清朝负责稽察驻防八旗官兵之大臣,额定二人,每翼一人,于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每三年前往各驻防处巡视一次,阅看官兵骑射,分别奖惩兵丁,且甄别官员优劣具奏。
驻防将军
官名。清朝八旗驻防地之最高长官,见“将军”。官名。清代八旗兵世驻各省重地,称为驻防旗,其领兵将军,称驻防将军,如陕西的西安将军,江苏的江宁将军,浙江的杭州将军,湖北的荆州将军,广东的广州将军,四川的成都将军等。驻地的军政、民政皆由将军以下各官掌管,惟纯属地
驻防都统
武官名。清置,秩从一品,官阶与驻防将军同。员额仅有二人,分驻于张家口与热河,统辖驻防八旗军队。张家口都统兼辖察哈尔游牧之事,故亦称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兼管木兰围场及游牧之事。
驻防副都统
武官名。清置,秩正二品,置于各战略要地,统辖驻防八旗兵。其驻防地区设有将军者,受将军的节制,无将军的地区,则独当一面。独当一面的副都统有四人,直隶密云副都统、山海关副都统、山东的青州副都统,甘肃的凉州副都统,其防务直接汇报于兵部,并可直接向皇帝奏事。属于将
携眷驻防兵
清代新疆驻防兵。向有驻防、换防之分。伊犁之锡伯、索伦达虎尔、察哈尔、厄鲁特四营;伊犁、乌鲁木齐、古城(今奇台)、巴里坤、吐鲁番之满营,均为携眷永驻。绿营为换防兵,然伊犁绿营屯兵后亦改为携眷永驻。参见“换防兵”。
荆州驻防八旗志
书名。清希元撰。十七卷。康熙二十年(1681),荆州始定驻防之制。光绪年间,希元任荆州将军时,延聘师儒,分任撰校,据国史家乘有关资料,编为是书。首制诏,余分为建置、风土、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仕宦、人物、列女、艺文等,对八旗制度及其驻防湖北、湖南的沿革,
驻防庄田
清代官庄之一。系拨给八旗驻防官兵土地所建立之庄田。分盛京、吉林、黑龙江驻防官兵庄田和直省驻防官兵庄田两种。盛京、吉林、黑龙江驻防庄田,清初按旗分处,各有定界。继因边内地瘠,粮不足支,展边开垦,两黄旗移于铁岭、两白旗移于安平、两红旗移于石城、两蓝旗移于大城。
驻防将军
清以八旗兵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顺治二年(1645),派八旗兵驻守顺德、济南、德州、临清、徐州、潞安、平阳、蒲州等地,为八旗兵驻防之始。后陆续在各省险要之地增派八旗兵分驻,各按专城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防守尉等官,统率所属旗兵。各地驻防官兵旗籍仍属
驻防八旗
清代兵制名称。驻守畿辅和各地的八旗官兵,称为“驻防八旗”。顺治二年(1645)始置,以后于各要冲之地陆续增派。各按专城设将军、都统、副都统、城守尉等为驻防长官,下设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职,统率所属官兵,镇守一方,控制险要。凡驻防八旗官兵均合满洲、蒙古、汉军
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
书名。清张大昌撰。二十五卷。杭州驻防,始顺治二年(1645),十七年设总管,康熙二年(1663)改将军,满营地居杭之西偏。张氏据《东华录》、《江南闻见录》、《宗室王公列传》、《满汉名臣列传》、《八旗通志》等有关资料,编为是书。分为定浙志功、靖腆志威、平藩志伐、乡会试题
湖北驻防
湖北驻防的词语属性 拼音h bi zh fng拼音字母hu bei zhu fang拼音首字母hbzf 湖北驻防的百科含义 八旗制度。清代直省驻防八旗之一。驻扎荆州府(今湖北江陵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置,满洲、蒙古合驻。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五四五载, 额设驻防将军一人, 副都统左、
驻防将军
驻防将军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fng jing jn拼音字母zhu fang jiang jun拼音首字母zfjj 驻防将军的百科含义 清以八旗兵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顺治二年(1645年),派八旗兵驻守顺德、济南、德州、临清、徐州、潞安、平阳、蒲州等地,为八旗兵驻防之始。随后陆续在各省险要
驻防兵
驻防兵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fng bng拼音字母zhu fang bing拼音首字母zfb 驻防兵的百科含义 驻防八旗是被清政府派驻到全国各地扼要守险的八旗军。
乌鲁木齐驻防
乌鲁木齐驻防的词语属性 拼音w l m q zh fng拼音字母wu lu mu qi zhu fang拼音首字母wlmqzf 乌鲁木齐驻防的百科含义 清代八旗驻防之一。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额设副都统1名,协领6人,佐领24人,防御24人,骁骑校24人,侍卫3人,笔帖式2人,前锋、领催、马甲共2712人,步
驻防
驻防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fng拼音字母zhu fang拼音首字母zf 驻防的词语解释驻防[ zh fng ] 军队在一定区域长期驻扎防守。 驻防的百科含义 驻防,zhùfáng,指军队驻扎防守。 驻防的详细含义 驻扎防守。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后随夫驻防西域。”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