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马司
茶马司
官署名。北宋初曾设市马务,掌管向西北少数民族买马事宜。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于熙、河二州置买马场,另设提举成都府路买茶公事,以蜀茶买西北马。后合为都大提举茶马司。南宋时,都大提举茶马司辖秦(陕西)、川(四川)两茶马司,掌用蜀茶与藏、羌等少数民族贸易战骑和马纲运
总领内外厩马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皇帝宫帐马匹之事。官署名。辽置,掌领内外厩马,属北面诸厩官。以总领内外厩马为主官。
御马司
官署名。明初置,掌御马。其官有司正,正五品;副司正,从五品。见《明史职官三》。
马司
宋朝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省称。
纳溪盐马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置于四川纳溪县(今四川纳溪县),掌该处盐政、马政。设司令,以常选官为之,司丞,以内使为之。十三年罢,寻复置。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各一人进行管理。后革该司。
茶马司
官署名。宋朝始置。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神宗熙宁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以供秦凤熙河路买马之费,遂置茶场司。元丰四年(1081)合二司为一司。宁宗庆元六年(1200)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嘉泰三年(1203)复分二司。凡市马于边区则以茶交易。置
白渡盐马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置于四川白渡地方,掌该处盐政、马政。设司令,以掌选官为之,司丞,以内使为之。十三年罢,寻复置。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各一人进行管理。后革。
主管茶马司
官名。北宋都大提举茶马司置,掌收茶利以供市马经费,位在都大提举下、同主管上。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始于秦州(今甘肃天水) 及成都府利州路分别置茶场司和买马司。元丰四年(1081),合并为茶马司。掌收茶利以佐用度,凡市马于蕃部者,率以茶易之。设都大提举、都大主管、同主管、提举、同提举,各因其资品高下而除授之。凡产茶及市马州郡官属,
茶马司大使、副使
官名。明清置,见“茶马司”。
茶马司司令、司丞
官名。明初置,见“茶马司”。
估马司
官署名。北宋真宗咸平元年 (998)置,后隶群牧司,掌诸州所市马匹,估值验记,分给诸马监牧养。设勾当官一人,以诸司使、诸司副使充任。仁宗嘉祐三年 (1058) 废。
茶马司大使
官名。明设茶马司大使,为茶马司长官。
盐马司
官署名。明朝掌管以盐市马的机构。洪武五年(1372)设纳溪、白渡二盐马司,设司令、司丞,司丞以内使为之。十三年罢,后复置。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又设顺龙盐马司,后均革。官署名。明洪武五年置纳溪、白渡二盐马司,又有顺龙盐马司,掌卖盐买马事。其官有令、丞。见《明史职
提举茶马司
见“都大提举茶马司”。
主管茶马司
官名。北宋都大提举茶马司置,掌收茶利以供市马经费。位在都大提举下,同主管上。
盐马司
官署名。明代掌管以盐市马的机构。洪武五年(1372)设纳溪、白渡二盐马司,设司令、司丞,司丞以内使为之。十三年罢,后复置。十五年改设大使、副使。又设顺龙盐马司,后均革。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官署名。简称茶马司。掌以茶交换西北及西南少数民族马匹。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别于秦州(今甘肃天水)及成都置官署,主管榷茶与买马事。元丰四年(1081)并为茶马司。其长官名称前后不一,元丰时为专切提举陕西买马监牧、兼同提举成都府利州秦凤熙河等路等场公事,南宋时陕西诸
估马司
官署名。北宋咸平元年(998)置,后隶群牧司。掌诸州购买马匹,据良驽定其价格,分给诸马监牧养事。设勾当官三人,以内侍押班、诸司使、诸司副使充任。
茶马司
官署名。宋代始置。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熙宁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以供凤熙河路买马之费,遂置茶场司。元丰四年(1081)合二司为一。庆元六年(1200)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嘉泰三年(1203)复分二司。凡市马于边区则以茶交易。置都大提举及主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