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省
见“陕西行省”。
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司于凤翔府。八年,改为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移司于京兆府,简称为京兆按察司。十六年,改为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司。
河东陕西等处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掌措办盐货。蒙古太宗时,以平阳课税所掌盐课。后置立运司,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为陕西都转运司,掌诸色课税。二十九年,置盐运司,专掌盐课。仁宗延祐六年(1319),定名为河东陕西等处转运盐使司,隶户部。设转运使二员,同知、副使各 一员。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简称陕西(道)廉访司。属元陕西行御史台所辖。置司于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见“陕西行省”。
陕西诸道行御史台
官署名。元御史台分遣机构。简称西台,监察陕西、云南、四川、甘肃四行省。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云南已置省,原设之按察司不足节制,乃立云南诸路行御史台于中庆(今昆明)。大德元年(1297),以甘肃、陕西两省所领之地边远,诸王驸马分布其地,钱粮供应甚重,遂移云南行台于京
陕西教育官报
杂志名。清宣统二年(1910)冬在西安创刊。月刊。陕西学务公所主办。专刊学务章奏、文牍等内容。辛亥革命爆发后停刊。
陕西四川行省
见“陕西行省”。
陕西龙山文化
即“客省庄二期文化”。
陕西铁路有限公司
商办企业。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1906.1)陕西巡抚曹鸿勋曾倡议设立公司修筑西安潼关间铁路。三十四年十一月由其后任恩寿奏请成立,经邮传部核准设立西潼铁路有限公司。以阎迺竹为坐办总理,晏安澜为驻京总理,刘昌晋、王文海为坐办协理。至宣统三年(1911)仅招股八十余万两,路
陕西格致实学书院
学校名。即崇实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陕西巡抚张汝梅奏请在泾阳筹建,二十三年在味经书院之侧落成。分四斋:致远斋,以《周易》、四书、《孝经》为本,兼考外国教务风俗人情而致力于格致各学;学古斋,以《书经》、春秋三传为本,兼讲外国古今时局、刑律、公法条约;求志斋
陕西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陕西巡抚魏光焘创办于西安。丁士彬任总办,廖化龙为教习。招本省武举、武生、武童及各府厅州县愿入学者。学生分三等:凡识字多,文理通顺,能学习测量算法者为上等,入正课;未曾读书而心思灵敏、臂力过人、枪炮有准者为次等,入附课;身体强壮、有
陕西机器局
官办军用企业。清光绪二十年(1894)由陕西巡抚鹿传霖创设于西安。所造军械弹药均供省内驻军使用。
陕西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陕西司。(1)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陕西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陕西部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科、度支科、金科、仓科等四科治事。兼掌宗人府、文思院等在京衙门宗室、勋戚、文武官吏之廪禄及延绥等各镇之俸饷。洪熙元年(1425)南京
陕西汉中道
①宣慰司名。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领安西、延安、开成、凤翔、兴元等五路。二十二年罢。②肃政廉访司名。蒙古至元六年(1269)置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治京兆路(治今陕西西安市)。八年改陕西四川道。十六年改陕西汉中道。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大德元年(1297)罢,三年复。七
陕西中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由西安游艺学塾扩建而成。丁士彬、端方先后任总办,吴廷锡、周茂诚、程伯诚相继任提调。丁信夫、萧开太、葛道殿任教习。以招本省贡生、监生、文童为主,兼及外省官商子弟。分三等,中学深通兼能究心时务及西政西学者,为上等;中学通而略知西
陕西盐场
明代盐场之一。包括灵州盐课司所辖大小二盐池及漳县、西和县(今皆属甘肃)盐井。洪武时,岁办灶课三百五十一万四千五百余斤。万历时,岁办一千二百五十三万七千六百余斤。其盐行于陕西巩昌(今甘肃陇西)、临洮(今属甘肃)二府及河州(今甘肃临夏西北)。岁解宁夏(今宁夏银川)、延绥
陕西行省
蒙古中统元年(1260)设秦蜀行省。治京兆府(元至元十六年改为安西路,皇庆元年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称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省,简称陕西四川行省,亦称陕蜀行省或陕西行省。至元二年(1265)移治兴元路(治今陕西汉中市),次年又移治利州(治今四川广元市)。八年二月又
陕西光复
清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井勿幕、王荣镇等联合会党预定九月八日(10.29)起义响应。陕西护抚钱能训以新军多会党,调驻省陆军分防西境各地,招防营进省,拟渐次捕杀党人。党人新军营督队官钱鼎(一名定三)以事机急迫,主张提前发动,众推协参谋官兼营管带张凤翙任指
陕西三边
总督名。明弘治十年(1497)遣重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十五年后或设或罢。嘉靖四年(1525)始定设,初称提督军务,七年改提督为总制,十九年改为总督三边军务。驻固原州(今宁夏固原),防秋驻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辖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巡抚及延绥(榆林)、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