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营阳郡
三国吴甘露元年(265;一作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以在营水之阳得名。治营浦县(今道县东北),属荆州。后废置不常。东晋穆帝后定置,改属湘州。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宁远、新田等县地。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天监十四年(515)改为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废。
渔阳郡
战国燕置。秦、汉治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市海河以北,北京市怀柔县、通州区以东地区。西晋废入燕国。十六国后赵石勒时复置。北魏移治雍奴县(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旧县)。北齐移治潞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城子)。隋开皇初
蔡阳郡
南朝齐置。治东蔡阳、西蔡阳(梁并为蔡阳,在今枣阳市西南)。辖境约当今湖北枣阳市地。梁以后辖境缩小。隋开皇初废。
寻阳郡
西晋永兴元年(304)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治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属江州。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湖北武穴市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其后屡有伸缩。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梁太清中又迁治湓口城(今九江市)。隋开皇九年(589)废。
义阳郡
三国魏文帝置。治安昌(今湖北枣阳市南)。属荆州。不久省。西晋武帝复置国,治新野(今属河南)。东晋改为郡,治所屡有迁徙,东晋末移治平阳(今信阳市)。南朝宋改属南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罗山等市、县和桐柏县东部,湖北广水、大悟、随州等市、县部分地区。宋末为司州治。
范阳郡
①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属幽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东,固安、永清等县以西,霸州市、保定市、紫荆关以北和北京市房山区以南地区。西晋泰始元年(265)改为国。此后辖境屡有减缩。十六国后赵复为郡。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幽州置
博阳郡
汉高帝六年(前201)分济北郡东南地置。治博阳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泰安、莱芜、新泰、章丘等市及济阳、邹平等县地。惠帝末,迁治济水南之东平陵(今山东章丘市西),因改名为济南郡。
历阳郡
西晋永兴元年(304)置。治历阳县(今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二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和州为历阳郡。
英阳郡
英阳郡的词语属性 拼音yng yng jn拼音字母ying yang jun拼音首字母yyj 英阳郡的百科含义 英阳郡(Yeongyang County,Yeongyang-gun,영양군)位于韩国庆尚北道东北部内陆地区的一个郡, 交通不便,常被称为内陆的海岛。在庆尚北道中是人口最少的一个郡。多山多谷,只有10%的土
潭阳郡
潭阳郡的词语属性 拼音tn yng jn拼音字母tan yang jun拼音首字母tyj 潭阳郡的百科含义 潭阳郡(朝鲜语:담양군),是大韩民国全罗南道北部的一个郡,位于光州广域市东北,北邻全罗北道。面积455.12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50,865人。下分1邑、11面。1395年设郡,1416年改潭州为潭
渔阳郡
渔阳郡的词语属性 拼音y yng jn拼音字母yu yang jun拼音首字母yyj 渔阳郡的百科含义 渔阳郡,是中国古代郡级行政区划。秦置,治渔阳县,故城在今北京怀柔区北房镇梨园庄村,《史记燕世家》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秦二世发闾左戍渔阳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