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无阳县
西汉置,以在无水之阳得名。治今湖南芷江县东北。东汉废。西晋太康中复置,作舞阳县。东晋义熙中移治故镡成县(今靖州县西南)。南朝齐作㵲阳县。梁改为龙檦县。历朝皆属武陵郡。
圜阳县
西汉置。以在圜水(今秃尾河)之北得名。治今陕西神木县南。属西河郡。东汉末废。
杜阳县
西汉置。治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两汉属右扶风,三国魏属扶风郡。西晋废。
沮阳县
秦置。治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大古城村古城。为上谷郡治。西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周勃破卢绾军于此。三国魏为上谷郡属县。西晋仍为上谷郡治。北魏废。
棘阳县
①战国楚黄棘邑,汉初为棘阳侯国。高帝七年(前200)封杜得臣为棘阳侯。元朔五年(前124)改为县。以在棘水之阳得名。治今河南南阳县南。《资治通鉴》:王莽地皇三年(22),刘縯自湖阳“进拔棘阳”,既而败于小长安聚,收兵“还保棘阳”,即此。汉魏属南阳郡,晋初属义阳郡,惠帝改
女阳县
女即汝。见“汝阳县”。
稒阳县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古城湾乡古城。属五原郡。东汉废。汉代为北边交通要地,《汉书地理志》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由此途经光禄等城,通往塞北和匈奴。
洮阳县
①西汉置。以处洮水之北得名。治今广西全州县西北。属零陵郡。隋平陈废入湘源县。②见“洮阳”。③隋大业初以洮河县改名。治今甘肃碌曲县东。属临洮郡。唐废。
渔阳县
①秦置。以在渔水之阳得名。治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为渔阳郡治。秦二世发闾左戍渔阳,即此。西晋废,后复。北魏属渔阳郡。北齐废入密云县。②隋大业末改无终县置。治今天津市蓟县。为渔阳郡治。唐开元后为蓟州治。明洪武初废入蓟州。
枝阳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永登县东南、庄浪河东岸 属金城郡 晋废。前凉复置。十六国时属广武郡,北魏又废。
承阳县
承一作烝或蒸。西汉置,以在承水之阳得名。治今湖南邵东县东南。属长沙国。元始五年(5)封长沙孝王(《汉书王子侯表》误作“剌王”)子景为承阳侯。东汉属零陵郡。三国吴属衡阳郡。东晋废。
蔡阳县
西汉置。治今湖北枣阳市西南。属南阳郡。东汉改为侯国,建武十三年(37)封城阳恭王祉子平为蔡阳侯,灵帝封张酺子根为蔡阳乡侯,并即此。三国魏复为县。西晋武帝改属义阳郡,惠帝改属新野郡。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废。齐复置东蔡阳、西蔡阳二县。梁仍并为蔡阳县,为蔡阳郡治。西
成阳县
成一作城。秦县。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南。《史记曹相国世家》:秦二世二年(前208),“击王离军成阳南”,即此。西汉为侯国,属济阴郡。《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高帝七年(前200)封奚意为成阳定侯。东汉改为县。北魏属濮阳郡。北齐废。
芷阳县
唐武德二年(619)分万年县置。属雍州,治今陕西西安市东北灞河东。七年废。
首阳县
西汉置。治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属陇西郡。《汉书冯奉世传》:永光二年(前42),征陇西羌,冯奉世为中军“屯首阳西极上”,即此。西魏大统十七年(551)改为渭源县。
扶阳县
①西汉置。治今安徽萧县西南。属沛郡。宣帝封韦贤为扶阳侯。东汉废。②东晋太元中于淮南侨置。治今安徽无为县西北。属谯郡。南朝梁废。唐武德三年(620)分襄安县(今巢湖市)复置。属巢州。七年又废。
嵫阳县
北宋大观四年(1110),因避孔丘讳,改瑕丘县为瑕县,寻又改为嵫阳县。因在嵫山之阳,故名。治今山东兖州市。宋为袭庆府治,金、元为兖州治。明洪武初省入兖州。洪武十八年(1385)复置。成化七年(1471)改“嵫”为“滋”。明清为兖州府治。1958年并入曲阜县。
番阳县
秦置番县,西汉称番阳县。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古县渡。属豫章郡。东汉“番”加邑为鄱阳。
育阳县
育一作淯(《后汉书光武帝纪》)。西汉置。治今河南南阳市南、白河西岸。属南阳郡。东晋孝武帝时为避简文帝讳,改淯阳为云阳,后周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淯阳县,八年又废。
石阳县
东汉永元八年(96)分新淦县置。属豫章郡。治今江西吉水县东北。西晋太康中为庐陵郡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庐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