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长史
吏部长史
官名。麴氏高昌国吏部长官。职掌同尚书。
王国长史
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相一人,职如郡守,置长史一人,职如郡丞,为相之佐官。见《后汉书百官志》。
右长史
官名。①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右,总领相府诸曹。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府例置。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司徒或置或缺,其左、右长史则常置,统领诸曹。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加崇者方分置左、右。秩千石。②十六国的政权机构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
八长史
麴氏高昌国吏部、祠部、库部、仓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长史的合称,为诸部长官。分见各条。
主客长史
官名。麹氏高昌国主客部长官,职掌同尚书。参见“主客”③ 。
相国长史
魏晋南北朝相国属官。职权品秩与丞相长史略同。或亦分置左、右。参见“丞相长史”。
征南长史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魏书陈矫传》:“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
行长史
行长史即代行长史。长史,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皆置,为事务长官;将军也置为幕僚之长。《后汉书彭宠传》:“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及都尉严宣、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与上谷军而南。”参看“长史”条。
护乌桓长史
官名,汉置,为护乌桓校尉属官,俸六百石,为事务长官。见《后汉书百官志五》。
留府长史
官名。三国两晋诸公、军府皆置长史,为幕僚之长。府主出征,则权置留府长史,掌留守府事。《三国志 徐奕传》: “太祖征孙权,徙为留府长史。”《后主传》: “以丞相留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官名,汉魏皆置,掌所留府事。《三国志魏书徐奕传》:“太祖征孙权,
太府左长史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总领政务,实际地位相当于尚书令、仆射。谢艾以败麻秋功,自军师将军进此职。参见“太府”。
太府右长史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与左长史共同处理日常政务,位在其下,实际地位相当于尚书仆射。参见“太府”。
民部长史
官名。麴氏高昌国民部长官。职掌同尚书。参见“民部”。
参军长史
官名,三国蜀置,掌参军事及丞相府诸曹事。《三国志蜀书杨仪传》:“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
长史司
即“王府长史司”。
护羌长史
官名,西汉始置,属护羌校尉,为诸吏之长,俸六百石,为事务长官。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护羌校尉”条。
牧府右长史
官名。十六国西凉置。《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李暠以)张条为牧府左长史,令狐溢为右长史。”为州牧府主要僚属,参议军政事务。参见“牧府”。
牧府长史
官名。十六国北凉置。《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蒙逊)乃遣建忠(将军沮渠)拏,牧府长史张潜见(姚)硕德于姑臧。”为州牧府主要僚属,参议军政事务。参见“牧府”。
丞相参军长史
官名,三国蜀置,为参军之长,掌参谋军事,为丞相府高级属吏。《三国志蜀书杨仪传》:“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
王府长史
官名。南朝梁皇弟皇子府始置,陈沿置;北魏、北齐及隋诸王府亦均置之。唐制亲王府长史秩从四品上,与司马皆掌统府僚,纪纲职务。宋王府亦置长史,但不任命。辽亲王内史府中有长史,属南面王府官,地位在内史之下。明代王府长史司设左右长史,掌王府的政令,辅相规讽,以匡正王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