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行长乐卫尉事
兼行长乐卫尉之职事。《后汉书马援传》:“复以五官中郎将行长乐卫尉事。”长乐卫尉,掌长乐宫门卫士和宫中巡逻。参看“长乐卫尉”条。
长乐谒者
官名,汉置,掌传达上章报问,为长乐宫太后官属。《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将兵诛武、蕃等。”
长乐户将
官名,汉置,掌守卫长乐宫门户,属长乐卫尉。《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长乐又有卫尉,仆为太仆,皆二千石。”长乐卫尉的属官有丞、户将等。《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尹更始为谏大夫,长乐户将。”官名。西汉设置,《汉书儒林传》记尹更始为“长乐户长”,当是长乐卫尉的属
长乐长御
女官名,汉置,为太后宫侍御,掌侍御太后,皇后宫也置长御,掌侍御皇后。《汉书王莽传上》:“(王莽)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莽乃复以所益纳征钱千万,遗与长乐长御奉共养者。”注:“师古曰:太后之长御也。”“长御”之“长”,读chng、zhng均可,都能讲通。官名。西
长乐御府
府库名,其官有令、丞,属少府。御府是太后的珍宝库。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长乐御府令”条。
长乐厩丞
官名,为长乐厩长官,主养马,员吏十七人,卒驺二十人。见《后汉书百官志》。
长乐太仆
官名,也称中太仆。汉置,掌太后车马,主驭,秩二千石。《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帝祖母称长信宫,故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位在长秋上,及职吏皆宦者,秩次如中宫。长乐又有卫尉,仆为太仆,皆二千石,在少府上
长乐宫
宫名,帝母所居。有时也用来代指帝母太后。其所属官吏有长乐少府等,掌长乐宫。参看“长信宫”条。
长乐食监
官名。东汉长乐宫宦官。《后汉书宦官列传曹节传》: “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将兵诛武、蕃等”。官名,汉置,掌监长乐宫太后膳食,宦者。《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
长乐屯卫司马
官名。《汉书冯奉世传》:“功次迁长乐屯卫司马”。官名,西汉置。西汉长乐宫有卫尉,掌守卫长乐宫。卫尉属下有司马,掌领屯卫兵守卫。参看《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和“长乐少府”条。
长乐少府
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后4)改长信少府置,秩二千石。掌皇太后宫中事务。东汉因之,不常置,皇太后卒即省,位在大长秋上,其职吏皆宦者。三国蜀亦置。官名。汉置,职如长秋,掌太后宫、宣太后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
长乐卫尉
官名。汉朝置卫尉,主宫门警卫、长乐宫、建章宫、甘泉宫亦置。长乐卫尉掌长乐宫警卫,不常置,武帝时名将程不识曾任此职。属官有长乐司马、长乐屯卫司马等。东汉沿置,秩二千石。官名,汉置,为太后属官,掌长乐宫卫士守卫宫门和宫中巡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卫尉》:“卫尉,
长乐五官史
官名,汉置,属五官中郎将,掌五官郎宿卫长乐宫门户。《后汉书宦者列传曹节》:“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
长乐御府丞
官名,为少府属官,佐令掌太后府库珍藏宝物。见《汉书王莽传》,参看《长乐御府令》条。
长乐御府令
官名,为少府属官,掌太后府库珍藏宝物。《汉书王莽传》:“长乐御府、中御府及都内、平准帑藏钱帛珠玉财物甚众,莽愈爱之。”注:“师古曰:(长乐)御府有令丞,少府属官也,掌珍物。中御府者,皇后之府藏也。”
戴长乐
西汉人。宣帝微时与其友善,及宣帝即位,任为太仆。后被人告发非所宜言,心疑光禄勋杨恽所指使,遂上书言恽罪。事下廷尉。俱免为庶人。
长乐少府
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更名长信少府置,秩二千石,掌皇太后宫中事务。东汉因之,不常置,皇太后卒即省。位在大长秋上,其职吏皆宦者。三国蜀亦置。
长乐卫尉
官名。西汉置,掌长乐宫卫士。《汉书百官公卿表》:“长乐、建章、甘泉卫尉皆掌其宫,职略同,不常置。”东汉沿置,秩二千石。
长乐
十六国后燕慕容盛年号(399—401)。凡三年。
长乐宫
西汉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本秦兴乐宫。汉高帝五年(前202)迁都长安后改建,至七年竣工。周围十公里,内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钟室等建筑。汉初,高祖在此听朝。自惠帝至平帝朝移至未央宫,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