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容闳不得不放弃的铁路建造计划
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人,早年留学美国,是第一个完整地接受了美国高等教育,他策划并实际组织了中国幼童留美学习计划,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蜂拥迭起的出国留学潮,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19世纪末,国际国内风云变幻万端,遭受甲午战败的清廷宣称要力行以修铁路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中国修筑山海关内外铁路向英国借款的合同,前此中国曾以筹造中后所至新民铁路及营口支路、并归还津榆、津芦各路所欠款项为由,于1898年6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与英方草签合同,筹借英款合银一千六百万两,声明签押后三个月内,由英方公司决定允否。英公司允按草
矿务铁路总局
官署名。又称“统辖矿务铁路总局”。清末中央行政官署之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掌理全国开矿铁路事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二人兼管,下设会办大臣一人,并提调、章京等。二十七年,改隶外务部考工司。二十八年复设,置督办大臣二人兼管,总办大臣一人专理,下设提调、
督办铁路大臣
官名。清末各官办铁路行政长官。光绪二十二年(1896)设铁路总公司,筹办芦汉铁路,始置。嗣后关内外、津镇、汉粤川等路均置之。路各一人,品秩不等,特简。掌司该路筹款、建设诸事宜。官名。清末设置,专办铁路营建事务。清政府最初为筹办海防,才同意修建铁路,故于光绪十一年
铁路管理局
交通部直属机构。清末置铁路总局,北洋政府时期各国有铁路管理局的组织一般比较复杂,而且各不相同。民国八年(公元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北洋政府交通部呈准公布《京汉京绥铁路管理局编制专章》,京汉铁路管理局以局长为主官,内部分置总务、工务、车务、机务、材料、会计六处,
铁路会计司
官署名。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北洋政府设置,属交通部。其职掌为:一、稽核各路进出款目册报;二、稽核各路预算、决算;三、管理各路公产、公物;四、其他铁路所属一切款目收入。以司长为主官,下设佥事、主事,分理司事。
铁路警察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在各铁路局设置警察署,掌理全路警务,其名称按驻在路的名称,定名为铁道部直辖路警管理局派驻某某铁路警察署,直隶于路警管理局,并受驻在路局的指挥监督。署内得设总务、行政、司法、督察各股。总务股掌文件收发、翻译、缮校、编存、典守印信,员司长警的
铁路督办
官名。清末各官办铁路行政长官。品秩不等。光绪十七年(1891),筹筑关东铁路,始置,由直隶总督兼充。嗣后龙州等路亦置。掌司该路筹建事宜。
铁路监督
官名。清末正太铁路长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修正太铁路,设总局于石家庄,始置。品秩无定制。又称局长、总管。三十四年改为总办。掌监督总理该路建筑经营事宜。
铁路总监督
官名。清末京汉铁路长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一人,品秩无定制。隶邮传部。掌监督该路总管理处事务、养路、厂务诸事宜。三十四年改为总办。
东省铁路督办
官名。清末帝俄在中国东北筑成中东铁路后,东省铁路公司的实权由帝俄控制,清政府只在名义上派有一个督办。民国时期沿置,北洋政府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二月一日正式设督办公所于哈尔滨,督办由交通总长呈请简派。其属官依照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八月二十八日公布的《修正东
铁路总局
清末邮传部直辖机构。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十一月设置,掌借款各路交涉、建设、保存、运输各项事务。设局长一人为长官。局内初分为建设、计理、考工、统计四科。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正月改为营业、建筑、交涉、计理、机汽五科,并增设录事处。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又改并
开平铁路
清光绪十二年(1886),开平矿务局因新开运河淤塞,运煤迟滞,乃设开平铁路公司,将唐胥铁路由胥各庄延长65里至阎庄。业务由运煤扩展到运输其他货物和客运。
福建全省铁路有限公司
商办企业。由福建籍京官张亨嘉等倡议,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设,经商部奏准立案。举陈宝琛为主持总理,陈炳煌为驻局总理,黄猷炳等五人为协理。专招华股,筹办闽省铁路。反对日本干涉,聘用法籍工程师勘路,并以华人陈庆平、王迥澜为筑路正副总工程师。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借款续约
《中日新奉吉长铁路协约》之续约。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九日(1908.11.12)订于北京。凡七款。规定新奉路借款数为三十二万日元,吉长路为二百十五万日元,年息五厘,九三折实付,聘日人为总工程师和司账人员。
中英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
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四日(1908.3.6)订于北京。凡二十四款。为筑沪杭甬铁路,清政府向英国中英公司借款一百五十万英镑,九三折实付,年息五厘,三十年为期,以本路进款及关内外铁路余利作保。
道清铁路
河南道口(今滑县县治)至清化(今博爱县治)铁路。英商福公司为运煤而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开工。三十年底修成道口至柏山村145公里一段。因晋南各矿尚未出煤,铁路亦难维持,遂要求中国收归铁路公司办理,以福公司投资之建筑费改作借款七十万英镑,三十一年订立合同。三
台湾铁路
清光绪二年(1876)福建巡抚丁日昌为开发台湾,加强海防,曾奏请修筑台湾铁路,后因丁离职而作罢。十三年经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准,招商集股兴筑基隆至台南铁路。次年改归官办。十七年筑成基隆至台北段。十九年十一月台北至新竹段亦通车。因资绌而止。基隆至新竹,全长107.7公
湖南铁路学堂
学校名。清宣统元年(1909)龙毓峻等在长沙创办。分设本科和预科。本科设建筑、机械、营造三科,三年毕业。预科两年毕业。该学堂骨干教员多为同盟会员。
湖北铁路学堂
学校名。由张之洞筹拨经费收购日本东京路矿学堂后,迁徙校舍至小石川区水道町,始改名湖北铁路学堂。为中国在日本自办的唯一的学校。聘请日本岩仓铁道学校理事榊原浩逸为校长,另委派廖正华为驻校提调,管理校务。以培养湖北铁道官生为目的,定学额为湖北官生六十名(在校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