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金部
金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设郎 (郎中、侍郎) 为长官,隶度支尚书。唯北魏前期置为尚书曹,设尚书、长、郎等官,孝文帝改制后仍为郎曹。掌审核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帐籍、钱币铸造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隋初仍隶度支,文帝开皇三年(583) 改度支为民部,置侍郎、员外郎
金部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魏书毛修之传》:毛法仁“高宗初,为金部尚书。”
金部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金部郎”互称,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唐朝定置为户部金部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大夫、司金郎中,寻各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为职事官,置二员,从六品。明太祖洪武十三
金部侍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金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定置为金部司长官,正六品,文帝开皇三年(583) 升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金部郎。参见“金部”、“金部郎”。官名。隋置此官,掌库藏、金宝、货物、权衡、度量等事。隋炀帝即位后,复改称金部郎。见《隋书百官下
金部员外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 始置,为民部金部司次官。炀帝大业三年(607) 省,后置承务郎行其职。唐朝复名员外郎,为户部金部司次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员外郎、司金员外郎,寻各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六品寄禄官,不预司务,神宗元丰 (1078—1085)
金部员外郎
官名。隋开皇六年(586)始置,为民部金部司次官。大业三年(607)省,后置承务郎行其职。唐复名员外郎,为户部金部司次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员外郎、司金员外郎,寻即复名。五代因之。北宋前期为六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置二员,正
金部侍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金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定置为金部司长官,正六品,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大业三年(607)改名金部郎。参见“金部”、“金部郎”。
金部尚书
官名。北魏太武、文成二帝之际始置。北魏后期以金部曹领属于度支尚书。北齐同北魏,金部亦属度支尚书,掌权衡量度,外内诸库藏文帐等事。
金部郎中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金部郎”互称,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隋文帝置金部侍郎,炀帝改为金部郎。唐定置为户部金部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珍大夫、司金郎中,寻各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预司务,元丰改制后,始为职事官,置二员,从
金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设郎(郎中、侍郎)为长官,隶度支尚书。北魏前期置为尚书曹,设尚书、长、郎等官,孝文帝改制后仍为郎曹。掌审核全国库藏钱帛出纳帐籍、钱币铸造及有关度量衡的政令。隋初仍隶度支,开皇三年(583)改度支为民部,置侍郎、员外郎为正
金部尚书
金部尚书的词语属性 拼音jn b shng sh拼音字母jin bu shang shu拼音首字母jbss 金部尚书的百科含义 金部尚书,北魏时期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金部曹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