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直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从六品。官名。北齐置,详“直卫正都督”条。
直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领直卫副都督。五品上。官名。北齐设左右卫府,掌左右厢,其属官有直卫正都督、直卫副都督。见《隋书百官中左右卫府》。
行台都督
官名。十六国大魏冉闵置。统军出征。《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 “(冉)闵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为行台都督,使其将王泰、崔通、周成等帅步骑十二万次于黄城,闵躬统精卒八万继之。”
同都督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始置,以执政兼任,为都督府副长官。
阁内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统领皇帝左右的侍卫禁军,位在阁内都督之上。《周书 杨宽传》:“孝武与齐神武有隙,遂召募骑勇,广增宿卫。以 (杨) 宽为阁内大都督,专总禁旅。”
阁内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佐阁内大都督统率皇帝左右的亲信侍卫。《周书宇文神举传》:“及 (孝武帝) 即位,擢授 (字文显和) 寇军将军、阁内都督,封城阳县公,邑五百户。”
中都督
官名。宋朝置,合班位在郡公下、上都护上。不常设。
中都督曹
官署名。西晋始置,为御史台下属十三曹之一。设侍御史掌其事,监察京都畿内诸军府长官。东晋、南朝宋沿置。其后置否不详。
乌丸都督
官名。三国魏时乌丸酋长称号。《三国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辽西乌丸都督率众王护留叶,昔随袁尚奔辽西,闻(母丘)俭军至,率众五千余人降。”三国时辽西乌丸首领称号。《三国志魏书乌丸传》:“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注:“《魏略》曰:
子都督
官名。北魏置,西魏沿之。为统兵武官,位在都督下。亦可作为起家官。见《周书李贤传》。
下都督
官名。宋朝置,不常设。参见“都督”。
翊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侍卫。从五品。
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位在备身正都督下,佐其协领备身五职,负责宫禁侍卫。从五品上。东宫亦设,称“太子备身副都督”。
州军府都督
武官名。北魏置,为州军府督将之一, 掌领兵之职。《金石萃编》三十《敬史君碑阴》有都督四十人。其时州军府都督有领民者, 《周书赵昶传》载:“氐梁道显……款附。……徙其豪帅四十余人并部落于华州,太祖(宇文泰)以昶为都督,领之。”
都督水军
武官名。三国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以陈群为之,假节,不常置。见《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都督徼道虎贲
武官名。三国魏曾以许定为之,不常置,见《三国志魏书许褚传》。
都督中军宿卫禁兵
武官名。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以许褚为之,不常置。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都督七军
武官名。三国魏置,掌征伐。曹仁曾任此职,不常设。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都督二十六军
武官名。三国魏建国前置, 掌征伐。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征孙权时以夏侯惇为之。不常设。
直荡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荡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从五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