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营军都督
官名。三国魏置,为大将军及太尉府属官。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作七品。西晋三品将军以上军府皆置,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亦置。官名,三国魏置,为太尉府、大将军府属吏,掌军营事务,七品。西晋将军府三品以上者皆置;公府及开府位从公而加兵的也置。
前锋都督
官名。两晋十六国汉、前秦、后燕及北魏置。大军出征时,统率前锋部队。《晋书陆云传》:“(成都王司马) 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晋书苻坚载记上》: “(苻)坚率中外精锐以付之,以其前将军杨安、镇军毛盛等为前锋都督。”
右都督
官名。北魏置,为统兵将帅,位在大都督下,西魏亦置。元末朱元璋置,为大都督府副长官,正二品,吴元年(1367)改为大都督府长官,正一品。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五军都督府长官。位次左都督。参见“左都督”。
左右大都督
官名。北齐置。统领皇帝左右亲军,随从征伐。《北齐书 皮景和传》:“后从袭库莫奚,加左右大都督。”
郡都督
郡分职吏名。东晋置,掌郡所属武装。建宁郡所属有都督二人,见《八琼室金石补正》九《建宁太守爨宝子碑》。
太子内直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下统太子内直备身副都督、内直备身五职,内职备身等,掌东宫侍卫。从四品。
别部都督
官名。 十六国前秦置。 《晋书慕容载记》: “(苻)坚征寿春, 以(慕容)为平南将军、 别部都督。”
讨虏大都督
官名。北魏置。《魏书 肃宗纪》:“以卫将军、讨虏大都督尔朱荣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镇城都督
官名。北魏末、东魏各州置,负责城防等军事事务。员数可在一人以上。见《北齐书窦泰传》、《韩轨传》。官名。北魏置。详“镇副将”条。
镇城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北齐书刘丰传》:“魏(孝庄帝)永安(528—530)初,(刘丰)除灵州镇城大都督。”参见“镇城都督”。
五部大都督
官名。西晋置。掌入居塞内的五部匈奴事务,下设左部、右部、南部、北部、中部都尉,分治各部。《晋书刘元海载记》: “杨骏辅政,以元海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立义都督
官名。东魏置。《周书裴文举传附高宾传》:“(高宾) 仕东魏,历官至龙骧将军,谏议大夫、立义都督。”
立义大都督
官名。西魏置。《周书陈忻传》:“魏孝武西迁之后,忻乃于辟恶山招集勇敢少年数十人,寇掠东魏,仍密遣使归附。大统元年 (535),授持节、伏波将军、羽林监、立义大都督,赐爵霸城县男。”
平蜀大都督
官名。北魏宣武帝征蜀时置,权任甚重。《魏书世宗纪》: “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步骑十万西伐。”
都督诸军事
官名。北魏置。出征时作为一路的军事长官,总管所部的军事事务。《魏书 显祖纪》:“诏北部尚书尉元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诸军事,镇东将军、城阳公孔伯恭为副,出东道救彭城。”
都督诸路军马
宋朝都督全称。参见“都督”。
都督部大
官名。十六国汉置。《晋书 石勒载记上》: “ (刘) 元海署 (张) 㔨督为亲汉王, (冯) 莫突为都督部大,以 (石) 勒为辅汉将军,平晋王以统之。”
都督同知
官名。元末朱元璋于大都督府置,又称同知都督。初一人,从二品。吴元年 (1367) 改从一品。隶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1380) 改设五军都督府,均置。永乐元年 (1403) 所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及后设行在五军都督府亦置。恩功寄禄无定员。武官名。明置,见“五军都督府”。
都督行府
参见“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