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都尉
典铠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太平御览》卷二四一《都尉》条引《魏略》:“积弩都尉,秩比二千石,后更为典弩都尉。又有典铠都尉,秩与典弩同,皆属积弩。”官名,三国魏置,掌铠甲。《太平御览》241卷《都尉》条引《魏略》曰:“又有典铠都尉,秩与典弩(都尉)同。”
殄寇折冲都尉
将官名。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侵宋时置,位在殄寇郎将下,掌领兵作战,事毕则免。见《金史百官一》。
殄寇果毅都尉
将官名。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侵宋时置,位在折冲都尉下,掌领兵作战。见《金史百官一》。
行破贼都尉
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领兵征伐或镇守。行:代行某某职事。《三国志吴书凌统传》:“(孙权)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
破贼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领兵。《三国志凌统传》: “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官名,东汉建安年间孙权置,掌领兵征伐。《三国志吴书凌统传》:“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亦以(凌)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
破羌都尉
官名。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寔置。掌管凉州地区的羌族事务,张诜曾为之。见《晋书张轨传》。
兴业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三国志周瑜传》:“(周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官名,三国吴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子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
左部都尉
官名。三国魏末置,西晋沿置。为匈奴左部长官,由“左部帅”改名。一说西晋武帝太康(280—289) 中改。所统万余落,居于太原故兹氏县。见《晋书 北狄传》、《刘元海载记》。参见“五部都尉”。官名,为匈奴左部长官,统帅其部众。《晋书北狄传》:“魏武帝始分其众为五部,部立
太子辅义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钟离牧于吴赤乌五年(242)曾任此职。官名,三国吴置,为太子的护卫官。钟离牧在吴大帝孙权赤乌五年任此官。
归汉都尉
官名。西域车师前国等置,员一人,见《汉书 西域传》。官名,西汉时西域车师前国置。都尉与校尉为同级军官,位在将军下,掌领兵镇守或宿卫。《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辅国侯、左右将、都尉、归汉都尉、车师君、通善君、乡(向)善君各一人。”
八关都尉
洛阳周围的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 旋门、 孟津、 小平津诸关都尉的合称。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二月,爆发黄巾起义,三月,灵帝于上述八关置都尉,以加强京城洛阳的防卫。
捕盗都尉
官名。新莽置。地皇二年(后21)王莽因三捕“盗贼”群起,故置此官,以镇压之。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掌捕盗贼。《汉书王莽传下》:“三辅盗贼麻起,乃置捕盗都尉官。”
振忠都尉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勒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石勒)旦召(王)假以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
司盐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两晋、北魏沿置。设于郡国产盐处,掌盐政。东晋时王允之以建武将军、钱唐令领之。魏、晋六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官名,三国魏置,六品,设于产盐处,掌盐政。《通典职官十八》“魏官置九品……第六品……司盐
司染都尉
官名。掌造作宫廷衣物。北魏置。见《魏书京兆王传》。
犁汙都尉
匈奴官名。《汉书匈奴传》:“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余级”。
武翼都尉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从三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三品封怀远将军,乾隆二十年(1755)改武翼大夫;属八旗者从三品封通议大夫。三十二年,统一为武翼大夫。五十一年,改此称,遂为定制。官名。清代官制,武阶从三品授武翼都尉。见《清史稿职官一兵部》。
却胡都尉
官名。汉朝时西域龟兹等国置,员一人。官名,汉时西域龟兹国有此官,主要负责抵御匈奴的入侵。见《汉书西域传龟兹国》,参看“却胡君”条。
平北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三国志吕蒙传》: “(吕蒙领兵)从讨丹阳,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帅兵作战。《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
西部都尉
官名,为次于将军的武官,掌镇守边地,防敌侵略。西部,指某地某郡的西部,而非全国的西部。如金城西部都尉(金城故郡在今兰州市西),辽东西部都尉(驻辽东郡昌黎城)等。《后汉书孝和帝纪》:“缮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十二月,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
1
2
3
4
5
»